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戈壁短舌菊(菊科 短舌菊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戈壁短舌菊(菊科 短舌菊属植物))

是菊科、短舌菊属植物。灌木,高4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开展。老枝外皮灰黄色,通常呈不规则条状剥裂;小枝白黄色或棕色。叶灰绿色,稍肉质,枝下部叶长1-2厘米,羽状3-5深裂,裂片线形或倒披针状线形。头状花序单生枝端,长圆形,长8-10毫米;总苞片外层者较小,卵圆形。无舌状花;管状花约16,花冠长约3毫米,下部淡绿色,疏被柔毛和腺体,上部黄色。瘦果略具3梭,长约2毫米,无毛。花果期8-9月。

分布于蒙古和中国(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及阿拉善盟)。生于典型荒漠及草原化荒漠地带的砂砾质戈壁,有时在阿拉善北部可形成面积较大的灌木荒漠群落。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戈壁短舌菊戈壁短舌菊是古地中海早生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仅为阿拉善荒漠东部所特有。另外,该种形态独特,是短舌菊属中唯一没有舌状花的种,在分类上也有重要研究价值。戈壁短舌菊还为骆驼等家畜所采食。不仅是菊花优良的种质资源,而且可以作为荒漠治理、盐碱地生态恢复、边坡绿化乃至中国北方植被屋面直接应用的良好材料。

目录

戈壁短舌菊(学名:Brachanthemum gobicum Krascheninnikov)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戈壁短舌菊
  • 拉丁学名:Brachanthemum gobicum Krascheninnikov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 :春黄菊族
  • 亚 族:菊亚族
  • 属 :短舌菊属
  • 种 :戈壁短舌菊
  • 命名者及年代:Krascheninnikov,1933
  •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4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开展。老枝外皮灰黄色,通常呈不规则条状剥裂;小枝白黄色或棕色,下部无毛,上部被或疏或密的短柔毛和腺体。叶灰绿色,稍肉质,枝下部叶长1-2厘米,羽状3-5深裂,裂片线形或倒披针状线形,先端钝,两面密被短柔毛和腺点;上部叶窄线形,全缘。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长圆形,长8-10毫米;总苞片外层者较小,卵圆形,内层者披针形,两者先端钝圆,边缘膜质,背部凸起,密被短柔毛和腺点。无舌状花;管状花约16,花冠长约3毫米,下部淡绿色,疏被柔毛和腺体,上部黄色。瘦果略具3梭,长约2毫米,无毛。花果期8-9月。

繁殖方法

材料类别

戈壁短舌菊半木质化的茎段。

培养条件

启动培养基:

  • ①MS+6-BA0.25毫克/升+NAA0.01毫克/升。丛生芽诱导培养基:
  • ②MS+6-BA0.5毫克/升+NAA0.05毫克/升;
  • ③MS+6-BA0.3毫克/升+NAA0.05毫克/升;
  • ④MS+6-BA0.25毫克/升+NAA0.05毫克/升。生根培养基:
  • ⑤1/2MS+IBA0.1毫克/升。上述培养基中分别附加30克/升蔗糖和7克/升琼脂,pH为5.8-6.0。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5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16小时/天。

生长与分化情况

初代培养:

取戈壁短舌菊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枝条,剪去大部分叶子,先用洗衣粉漂洗,然后用流水冲洗40 分钟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的酒精浸泡30-40秒,无菌水冲洗1遍,再用20%(V/V)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4遍,接种于培养基上。1周左右,侧芽开始萌动,培养基上的玻璃化15%左右,但侧芽萌发速度较慢。

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基中长出的侧芽及时切下,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3周后陆续分化出不定芽。接种于培养基中的玻璃化程度较轻,且丛生芽较为强壮,所以在短舌菊继代培养时宜采用培养基③的配方,繁殖系数为4。

根的诱导:将长势较好的无根苗接种到培养基⑤中,3周以后开始长出大量根系,生根率达到80%。

炼苗与移栽:先在培养室里将已生根苗的瓶盖打开,炼苗2天后拿到温室中,用清水洗净根系上的培养基,然后栽种到经过高锰酸钾灭菌的河沙中,浇透水,喷施绿亨2号,防止烂根,将移栽好的苗放到阴凉处1周,并注意保湿,待生长比较稳定后再放到阳光下让其生长,移栽后的成活率达85%左右。

主要价值

研究:戈壁短舌菊是古地中海早生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仅为阿拉善荒漠东部所特有。另外,该种形态独特,是短舌菊属中唯一没有舌状花的种,在分类上也有重要研究价值

饲料:戈壁短舌菊为中等饲用植物骆驼喜食其嫩枝,羊乐食或不喜食。

生态:戈壁短舌菊极其耐旱,耐盐碱,不仅是菊花优良的种质资源,而且可以作为荒漠治理、盐碱地生态恢复、边坡绿化乃至中国北方植被屋面直接应用的良好材料。 [1]

==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濒危原因:该种分布区狭小,种群数量少,属残遗分布,由于频繁的放牧使其分布区日益缩小,处于濒危状态之中。

保护措施:在该种分布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点,防止过度放牧。建议将一部分戈壁短舌菊群落围栏保护,进行生态生物学观测与研究亦应将其引种栽培,保存其种质资源。

短舌菊属(学名:Brachanthemum DC.)

是菊科下的一个属,小半灌木,被单毛、叉状分枝的毛或星状毛。叶互生或几成对生,羽状或掌状或掌式羽伏分裂。头状花序异型,单生顶端,或少数或多数排成疏散或紧密的伞房花序。

形态特征

边花雌性,舌状,1-15个,极少无舌状花而边缘雌花成管状的。中央盘花两性管状。总苞钟状、半球形或倒圆锥状。总苞片4-5层,硬草质,边缘光亮或褐色膜质。花托突起,钝圆锥状,无托毛,或花托平而有短托毛。舌状花黄色,少白色;舌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2-8毫米。管状花黄色,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线形,顶端截形。全部瘦果同形,圆柱形,基部收窄,有5条脉纹。无冠状冠毛。

草本或灌木状;叶互生;头状花序放射状,有梗,排成伞房花序,舌状花雌性,舌片近圆形;盘花两性,管状,均孕育;总苞片4-5层;花序托无托片;瘦果三棱形,顶端无冠状冠毛。

模式分布

属模式种:Brachanthemum fruticulosum (Ledeb.) DC. 全属约7种,分布亚洲中部。生草原及半荒漠地区。我国约有5种。

自广义的菊属Chrysanthemum中分出,7种,产中亚,我国有5种,产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2]

所有物种

* 灌木短舌菊 * 哈萨克短舌菊 * 吉尔吉斯短舌菊 * 蒙古短舌菊 * 星毛短舌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