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棱角丝瓜

稜角絲瓜照片來自
稜角絲瓜照片來自

稜角絲瓜 ( Luffa acutangula Roxb.) 為葫蘆科 (Cucurbitaceae)蔓性植物,原產印度,主要栽培在亞洲,為東方蔬菜之一。 依據果實長短約可分為細長型 ( 果長 ≧ 60 公分 ) ,長棍棒型 ( 果長 50 ~ 60 公分 ) ,中間型 ( 果長 40 ~ 50 公分 ) 及短棍棒型 ( 果長 ≦ 30 公分 ) 等 4 種。 在民營種苗公司的努力下,已育成平安、三喜、三喜 2 號、美菱、綠美、景美及麗華等外形與產量俱優之長型稜角絲瓜,增加了消費者對稜角絲瓜之選擇性。[1]


目录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稜角絲瓜

‧英文名稱: Vegetable Sponge

‧學名:Luffa acutangula (L.) Roxb.

‧科名:瓜科(Cucurbitaceae)絲瓜屬(Luffa)

‧別名:十角絲瓜、角瓜、廣東絲瓜、澎湖絲瓜、金門菜瓜、雨傘瓜、雨傘絲瓜

‧原產地: 熱帶亞洲、中國、印度。

‧分佈: 主要栽培地區為澎湖,現在台灣全島各地均有栽植。[2]

‧莖: 蔓性藤本性草本,莖伸長,長 2~6 公尺,有稜角,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略帶有毛茸。

‧葉:葉外形為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 10~25 公分,寬 8~24 公分,先端鈍,基部心形或淺心形,紙質或膜質,五至七裂片,邊緣有粗鋸齒且為毛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略帶有毛茸,近基部處有壓縮性的腺體;葉柄長 5~10 公分,有柔毛;捲鬚細長,先端有二至數分歧。

‧花:雌雄同株,有時在同一花序上有雄花及雌花的生長;雄花多呈總狀花序排列,在同一結節上常呈對生長,少數總狀花序中會會混雜雌花的生長;花柄長 1~4 公分,近頂端處有關節,基部有苞片,覆蓋著壓縮性的腺體;花萼筒有明顯的角稜,裂片上有明顯的龍骨突起;花冠的裂片有小的尖突,雄蕊三枚;雌花有時混在雄花序上生長,大多數為一總狀花序;花序梗長 3~5 公分,授粉後可伸長至 10~15 公分;花萼裂片有一盤狀的腺體。

‧果實: 果實為瓠果,圓柱形至伸長的圓柱形,有時亦為棍棒狀,近基部較狹,先端膨大而圓,長 15~30 公分,徑 5~10 公分,有 10~12 條稜角,果肉較薄,有甜味,成熟的種子粗糙、黑色,扁橢圓狀,不具翼翅。


用途

1.食用:嫩果可以炒食或煮湯。

2.日常洗滌用:老熟果實纖維化,曬乾後可作為擦洗器物及洗澡用。

3.遮陰植物:植株可以攀爬於棚架上作為遮陰植物

4.絲瓜露降火解毒:當產期結束,將莖蔓切斷插入瓶中,可源源不絕的流出汁液,稱為絲瓜水(絲瓜露),為天然的化妝水

5.藥用:性味:果實的維管束:甘、平。效用:果實的網狀纖維:通經和絡,清熱化痰。治風濕骨痛,肺熱咳嗽;根:活血,通絡,消腫。治偏頭痛,腰痛,乳癰,喉風腫痛,腸風下血,痔漏;莖汁:消痰火,清內熱,鎮咳;藤:舒筋活血,健脾殺蟲;葉:清熱解毒。治癰疽腫毒;花: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果實:清熱化痰,涼血,解毒。治肺熱咳嗽,煩渴。[3]


特性

稜角絲瓜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是絲瓜的一種變種,果體有十條明顯突起的稜,形狀特殊,原產熱帶亞洲中國印度

1925年引進澎湖栽植,葉形近五角形,淺鋸齒緣,有細毛,具卷鬚。雌雄同株,異花,花瓣五片,黃色。稜角絲瓜之果實表面有稜角十條,果肉較薄,有甜味,成熟的種子黑色,成扁橢圓狀。適時採收嫩果,其肉質細脆,纖維少,風味佳,且耐炒煮,雖經高溫顏色不變反呈鮮綠色,是稜角絲瓜之一大特色。

稜角絲瓜因為較不耐潮溼,早年以澎湖種得較多,也叫「澎湖菜瓜」,但目前台灣本島也普遍栽培。稜角絲瓜的品質亦佳,但老熟後較不適合當菜瓜布。[4]


稜角絲瓜栽培管理

 
葡匐式栽培照片來自
 
垣籬式栽培照片來自

稜角絲瓜栽培管理之良窳影響絲瓜之產量及品質,適當的栽培管理技術,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減少農藥用藥及確保產量,並可生產質優之果實,增加瓜農收益。

1.栽培季節:

台灣各地區經濟栽培的播種期,北部12月下旬~3月上旬,中南部12月 中旬~3月中旬,東部12月中旬~3月中旬。

2.育苗:

採穴盤育苗,一般經25~30天可育成本葉4片左右的苗株,即可定植。

3.整地與作畦:

依栽培方式之不同,可分為葡匐式﹑垣籬式與水平棚架式,澎湖季風強且 長,若非有完善防風設施,不宜採行後者。因生育期長,子蔓又多,為避免莖葉過多, 不易著果,分別詳述其方法:

a.葡匐式:畦寬6m,依畦溝旁單行植,行株距為3m×1m,此法雖較節省成本,但瓜果易彎曲變形,施肥﹑打藥及採收等栽培管理等均不方便。

b.垣籬式:作單行畦,每穴植1株,行株距2.0m×1.2m,此法雖成本較高,但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採收等均方便,於早春或晚秋時期在簡易溫室內生產,非但因果 實重掛生長,果形直而優美,且品質較佳,產量與產值均高。

4.施肥管理:

稜角絲瓜因生育期長,應配合施用緩效性的有機堆肥,以提高產量。一般性 土壤每10公畝施肥量為堆肥2,000公斤,過磷酸鉦55公斤,充分打入田中,以做為基肥,追肥共分四次施用,第一次為定植存活後7~10天,將硫酸錏10公斤, 氯化鉀5公斤充分混勻後,作溝施下。第二次施追肥,硫酸錏10公斤混合氯化鉀5公 斤充分混勻後,在抽蔓時,條施並培土之,第三次施追肥,蔓長約60公分時,以硫酸 錏10公斤混合氯化鉀5公斤充分混勻後,條施並培土之,第四次施追肥,在子蔓第一 雌花開花時,以硫酸錏10公斤混合氯化鉀5公斤充分混勻,條施並培土之。

5.灌溉及排水:

為促進植株之生長和嫩果的發育,適量的灌溉是必須的,一般以傍晚為宜 ,排水亦應好,以免根腐病之發生。

6.整枝:

a.葡匐式栽培:一般不整枝,順其自然生長,但發育較差的子蔓應及早剔除,以利通風。

b.垣籬式栽培:在簡易溫室內,利用每一尺編一格高5尺(5格)之塑膠網,搭設成垣籬式 栽培網架,母蔓不摘心,令其沿網而上生長,位於塑膠網3格以下之側蔓及早摘除,令 母蔓各結果1~2果於4~5格之網架上,然後摘心。留三條由基部長出之子蔓,令其 各佔一格攀塑膠網而上,整枝及留果方式與母蔓相同。

7.病蟲害防治:

露地栽培時,利用套袋防止瓜食蠅的危害,以維持果實品質與產量

8.採收:

稜角絲瓜以採收嫩果供蔬菜用為目的,故應在果實發育到固有大小(約授粉後7 ~9天),且肉質和種皮未硬化前採收為宜,採收時用剪刀由果柄部剪斷,需長途運輸 者,可用紙包裝盛入紙箱內待運。[5]


稜角絲瓜料理

小管稜角絲瓜麵線

食材;小管【澎湖野生水產】1尾 絲瓜【澎湖名產】3條 西衛麵線【澎湖名產】2小把 水800cc 塩少許

將澎湖小管【澎湖野生水產】除去內臟、外膜、眼嘴等部位後切段,絲瓜【澎湖名產】洗淨並削皮,切塊,西衛麵線【澎湖名產】,備用;

鍋中放入800cc的水,並開大火滾煮,等待水滾沸後,依序放入絲瓜【澎湖名產】、澎湖小管【澎湖野生水產】、西衛麵線【澎湖名產】,並加入少許塩調味,

最後,即可盛碗享用Q彈海之味道、地美味家常料理-「小管絲瓜麵線【澎湖野生水產】」。[6]

澎湖絲瓜炒蛋

食材:澎湖絲瓜1條 雞蛋3顆 薑1塊

備料: 絲瓜削皮切小長條, 雞蛋打散,薑切成絲備用

起油鍋先將蛋炒散撈起備用

原本的熱鍋再加少許油放入絲瓜翻炒約3~5分鐘

倒入約100cc的水再放入薑絲煮至水滾

最後放入炒好的蛋塊,加入適量的塩巴即可起鍋[7]

牡蠣澎湖絲瓜

材料:澎湖絲瓜1條、牡蠣半斤、薑

調味料:塩巴、米酒、柴魚粉

作法:

1. 絲瓜切成長條狀備用

2. 鍋中燒一鍋水,水滾後將牡蠣放入馬上撈起

3. 鍋中放入油,將薑絲爆香,放入絲瓜拌炒

4. 加入米酒、塩巴、柴魚粉拌炒

起鍋前加入燙過的牡蠣炒約2分鐘即可起鍋


視頻

澎湖特種角瓜 70公分變長!-民視新聞

澎湖特種角瓜 70公分變長!-民視新聞

如何處理絲瓜 How to prepare Luffa | 入廚101 | Prep Tips | Skills & Techniques | 烹飪技巧 | 食材處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