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1](学名:Sinosuthora webbiana,英文名: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是莺科棕头鸦雀属的鸟类,俗称黄腾鸟、黄豆鸟、天煞星,一种全长约12cm的鸦雀。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棕头鸦雀的台湾亚种在台湾称作粉红鹦嘴。
目录
外形特征
棕头鸦雀全长约12cm。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后颈有时直到上背均为红棕色或棕色,头顶羽色稍深,眼先、颊、耳羽和夹侧棕栗色或暗灰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有的微沾灰、呈橄榄灰褐色。尾羽暗褐色,基部外翈羽缘橄榄褐色或稍沾橄榄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多为橄榄褐色具隐约可见的暗色横斑。两翅覆羽棕红色或与背相似,飞羽多为褐色或暗褐色,除小覆羽和第一枚飞羽外,其余各羽外翈均缀有深淡不一的栗色或栗红色,往先端逐渐变淡,内翈羽缘淡棕色或淡玫瑰棕色。颏、喉、胸粉红棕色或淡棕色具细微的暗红棕色纵纹,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褐色或灰褐色,腹中部淡棕黄色或棕白色。
虹膜--褐色或浅黄色;嘴--灰或褐色,嘴端色较浅;脚--铅褐色。
叫声:鸣声为高音的tw'i-tu tititi及tw'i-tu tiutiutiutiu等等,短间隔后又重复,并间杂有短促的twit声,有时仅作tiutiutiutiu。叫声为持续而微弱的啾啾叫声[2]。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000米 的中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林缘灌丛地带,也栖息于疏林草坡、竹丛、矮树丛和高草丛中,冬季多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地边灌丛、果园、庭院、苗圃和芦苇沼泽中活动,甚至出现于城镇公园,一般不进入茂密的大森林内。
生活习性
棕头鸦雀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也集成20或30多只乃至更大的群。性格活泼而大胆,常常在灌木或小树枝叶间活动,一般都短距离低空飞翔,不做长距离飞行。常边飞边叫或边跳边叫,鸣声低沉而急速,较为嘈杂。
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常结群在灌木荆棘间窜动,在灌丛间作短距离的低飞,觅食时叫声嘈杂。夏季多在山地。冬季迁到山坡草地、芦苇丛或者苗圃中。
繁殖方式
繁殖期4-8月。在贵州4月19日即见有已产卵的巢,4月27日即见有已孵出的雏鸟,而7月23日和7月29日仍见有正产卵的巢,或许1年繁殖2-3窝。在北方繁殖期稍晚,多在5-7月,1年繁殖1窝。通常营巢于灌木或竹丛上,也在茶树、柑桔等小树上营巢,巢距地在0.4-1.5m。巢呈杯状,主要用草茎、草叶、竹叶、树叶、须根、树皮等材料构成,外面常常还敷以苔藓和蛛网,内垫有细草茎、棕丝和须根,有时还垫有羊毛、猪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6-10cm,内径4-6cm,巢高6-9cm,巢深3.5-7cm。每窝产卵通常4-5枚,有时少至3枚。卵白色或淡蓝色或亮蓝色或蓝绿色或粉绿色、光滑无斑,卵为卵圆形、长卵圆形或阔卵圆形。卵的大小为15-19mm×12-13.4mm,平均16.7mm×12.mm,卵重1.5-2g[4]。
饲养
捕捉的棕头鸦雀雏鸟易养活,而成鸟却不易养活。捉来后,首先要喂玉米面加面包虫,保证其存活。然后逐渐减少面包虫数量,直至换成粉料,内掺玉米粉、豆粉、各种维生素和饲料添加剂。这样饲喂2~3周后就可畅鸣了。如能活1年以上,就可产蛋繁育了[5]。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越南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国内分布:棕头鸦雀在中国分布较广,遍布于中国东部、中部和长江以南各省,北至黑龙江南部、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一直往南到广东、香港、广西、浙江、福建和台湾,往西到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6]。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视频
参考资料
- ↑ 棕头鸦雀,鸟网,2019-10-18
- ↑ 棕头鸦雀,中国科学技术馆
- ↑ 棕头鸦雀的生活习性介绍,养宠网,2018-09-05
- ↑ 棕头鸦雀的蛋为啥是蓝色的?,果壳科技有意思
- ↑ 棕头鸦雀饲养需要注意的地方,波奇网
- ↑ 棕头鸦雀分布范围,中国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