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梵净山冷杉·

梵净山冷杉(学名:Abies fanjingshanensis W. L. Huang, Y. L. Tu & S. Z. Fang)是松科、冷杉属乔木,高达22米,胸径65厘米;

树皮暗灰色。叶长1-4.3厘米,宽2-3毫米。球果圆柱形,熟前紫褐色,熟时深褐色,

中部种鳞肾形,长约1.5厘米,宽1.8-2.2厘米,鳞背露出部分密被短毛,种子长卵圆形,

微扁,长约8毫米,种翅褐或灰褐色,连同种子长约1.5米。

梵净山冷杉分布区位于中国贵州东北部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县交界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长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旬带。

梵净山冷杉是中国贵州唯一残存的冷杉属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古气候有科学意义。

因其分布区狭窄局限,种群数量稀少,应予保护。

目录

生长环境

梵净山冷杉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凉冬冷,雨量充沛,云雾多,温度大,霜降频繁,冬季积雪。

海拔2200米的烂茶顶年平均温7.3℃,最热月平均温16.2℃,最冷月平均温-2.3℃,年降水量2600毫米,

平均相对湿度92.5%。小地形多为接近山脊的陡峻山坡,坡向北、北西或北东,坡度一般在50-60°。

土壤为山地黄棕壤,较湿润肥沃,土层一般较薄,成土母质为板溪群板岩,

表层有机质丰富,腐殖质层厚2-3厘米,有机质含量17.17-23.88%,pH值4.5-6.5。梵净山冷杉为阴性树种,

耐荫性强,喜冷湿,一般多为纯林,也有混交,主要伴生植物有铁杉、扇叶槭、灯笼花、樱花等。[1]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2米,胸径65厘米;树皮暗灰色。一年生枝红褐色,无毛。

叶长1-4.3厘米,宽2-3毫米,先端凹缺,上面无气孔带,下面气孔带粉白色;

树脂道2,在营养枝上为边生,果枝上则位于叶横切面近两端的叶肉薄壁组织中,近边生。

球果圆柱形,熟前紫褐色,熟时深褐色,长5-6厘米,径约4厘米,具短柄,

中部种鳞肾形,长约1.5厘米,宽1.8-2.2厘米,鳞背露出部分密被短毛;

苞鳞长为种鳞的4/5,上部宽圆,先端微凹或平截,凹处有由中肋延伸的短尖,

尖头1-2毫米,不露出,稀部分露出,种子长卵圆形,微扁,长约8毫米,种翅褐或灰褐色,连同种子长约1.5米。[2]

分布范围

梵净山冷杉分布区位于中国贵州东北部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县交界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区山体庞大,地势隆起显著,凸立于贵州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区,地理位置为27°46′50"-28°1′30"N,108°35′55"-108°48′30"E。

梵净山冷杉的分布局限于山体上部,海拔2100-2390米处的烂茶顶、白云寺和锯齿山一带,分布范围比较狭窄。

主要价值

梵净山冷杉是中国贵州唯一残存的冷杉属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古气候有科学意义。因其分布区狭窄局限,种群数量稀少,应予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 ver 3.1——濒危(EN)。[3]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级。

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濒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