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梨树腐烂病

梨树腐烂病

梨树腐烂病
原图链接

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是由梨黑腐皮壳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梨树上的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梨树的主干、主枝和侧枝的树皮,常造成树体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甚至造成死树或毁园。

梨树腐烂病是危害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其以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危害较重。有2个发病高峰:春季盛发,夏季停止扩展;秋季再次活动。夏季树皮产生落皮层至落皮层组织上,出现新的病变,但危害较春季轻。

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以增强树势,提高寄主的抗病力,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在药剂防治病害方面,应加强对现有药剂和防治措施的评价和筛选,以确定出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梨树腐烂病

外文名:Pear cankerValsa canker of pear

别 名:烂皮病、臭皮病

 
梨树腐烂病特征
原图链接

为害植物:梨树

为害部位:枝干和果实

病 原:梨黑腐皮壳

病原特征

病原病原为梨黑腐皮壳(Valsa ambiens (Pers.). Fr.),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真菌。无性时期为迁回壳囊孢(Cytospora carphosperma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真菌。

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座内,1个子座包藏1个分生孢子器,孢子腔多室,不整形,具一孔口。分生孢子器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单孢,不分枝。分生孢子香肠形,两端钝圆,无色,单孢,尺度为5-6.5微米×1.0-1.2微米。

生理特性

刘振宇等1998年的研究表明,梨树腐烂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温度为25℃,在45℃温度下恒温处理10分钟就失去萌发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的酸碱度范围为pH为3.0-7.0,最适为pH 4.0。分生孢子萌发需要98%以上的相对湿度,有营养的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空气充足、黑暗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

2002年刘振宇等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var. pyri Y.J.Lu)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生长温度为5-40℃,最适为25-30℃,该菌在没有营养的水琼脂上不能生长,在PDA、PM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在pH为1.5-6.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pH为4.0;在中性和偏碱的条件下不能生长,这与其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酸碱条件类似。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氮源和碳源,其中对蛋白胨的利用最好,对有机氮的利用比无机氮好;碳源中对蔗糖、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的利用都很好;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王兰2008年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香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高温、低温和最适温区内生长差异显著,在20-30℃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利于菌落的生长,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4-5,二者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酸性条件下生长的菌丝差异显著。香梨树皮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好,与其它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差异显著;菌落在含有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光照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影响。

王旭丽对采自4个省份的9个梨树腐烂病菌分离株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点的研究还发现,梨树腐烂病菌各分离株无论在菌落颜色、产孢特点,还是在37℃高温下的生长情况,都和苹果腐烂病菌有一定差别。

表现症状

梨树腐烂病也被称为“臭皮病”,是由真菌危害所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梨树的枝干和果实,可是说是对梨树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腐烂病对枝干的危害多发生在主枝和侧枝,主干和小枝的危害较少发生。

发病初期枝干的树皮表层会开始变得松弛,能看到病斑处的伤口微微隆起,颜色为红褐色或者是暗褐色,呈水渍状湿腐。梨树果实在受到腐烂病危害时,在表皮上会出现圆形的腐烂病斑,颜色为褐色或者是红褐色,随着病害的严重,到了后期腐烂部位不断扩大,腐烂的病斑上还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最后整颗果实腐烂,从枝头掉落。[1]

分布范围

梨树腐烂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河南、山东、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均有分布。

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早春树液流动时病菌开始活动和侵染,病菌靠风,雨水传播,但病菌为一种弱寄生菌,不能直接侵入寄主体内,只能通过、虫伤、日伤、修剪伤口等伤口侵入。梨树腐烂病多发生于主干主枝上,小枝较少发生,枝干阳面发病较多,阴面发病少,在树干分杈地方易发病,春季3月~5月发病多,其次为6月~7日、9月底停止发展。梨树腐烂病的轻重与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如修剪过重、施肥不足、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树势衰弱、低温、高湿、高温、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灌溉等发病都严重。[2]

梨树腐烂病枝枯型和溃疡病型两种

1、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隆起呈湿腐状,红褐色至暗褐色,按压病部下陷并流出褐色汁液,病组织松软,易撕离,有酒精味。病斑失水干缩后凹陷,周边开裂其上散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树皮潮湿时,从中涌出黄色丝状孢子角。

2、枝枯型:病斑多发生于衰弱植株的小枝上,形状不规则,干腐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大迅速,很快环切,引起树枝枯死。病部表面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潮湿时从中涌出黄色孢子角。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枝干病斑内越冬。次年春季,病斑内菌丝体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继续扩展,并在雨后出现黄色卷须状物(孢子角)。分生孢子藉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只有在侵染点树皮长势衰弱或死亡时才容易扩展,产生新的病斑。

防治方法

1、在秋末冬初清园时,结合修剪将病枝剪下与落叶、落枝集中烧毁,减少病菌源。

2、选种抗病梨树品种,如京白梨、秋白梨、慈梨鸭梨

3、加强果实管理,适当要适当疏花疏果,不要让树体负担过重,更不要为了近期利益而过多采取拉枝、环剥等增加结果量的措施。适时对果树浇灌防止干旱,对果树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4、及时防治干害虫:吉丁虫、透羽蛾、天牛等枝干害虫既是伤口的制造者,又是携带和传播病菌的媒介,应彻底防治这些害虫。

5、梨树枝干的向阳面昼夜温差较大,容易遭受冻害;如果各阳面没有叶片覆盖,夏季容易因日晒而死皮。防止冻害比较有效的措施,一是树干涂白,降低昼夜温差;二是树干捆草,遮盖防冻。常用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2~13公斤。加石硫合剂原液(20波美度左右)2公斤,加食盐2公斤,加清水36公斤;或者生石灰10公斤,加豆浆3~4公斤,加水40~50公斤。涂白亦可防止枝干日灼。

6、定期检查果树,发平邮腐烂病病斑,应及时刮去病组织,用70%甲基托布津性粉剂1份加植物油2.5份,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加植物油1.5份混合均匀涂抹病部。也可涂抹波美5~10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50倍液以防治病疤复发,对较大的树干上病疤及时桥接,尽快恢复树势。刮下的树皮及病枝,集中烧毁。[3]


相关视频

梨树腐烂病防治及施肥管理

梨树腐烂病_标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