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叶悬钩子(原变种)
梨叶悬钩子(原变种) |
中文名称:梨叶悬钩子(原变种) 拉丁文名 Rubus pirifolius var. pirifolius 界:植物界 名称状态 来自中国植物志,未被SP2000收录 |
梨叶悬钩子(原变种),攀援灌木;枝具柔毛和扁平皮刺。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生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较阴蔽处。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目录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枝具柔毛和扁平皮刺。单叶,近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 长6一11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沿叶脉有柔毛,逐渐 脱落至近无毛,侧脉5—8对,在下面突起,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叶柄长达1厘米,伏生 粗柔毛,有稀疏皮刺;托叶分离,早落、条裂,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总 花梗、花梗和花萼密被灰黄色短柔毛,无刺或有少数小皮刺;花梗长4一12毫米;苞片条裂 成3-4枚线状裂片,有柔毛,早落;花直径.1-1.5厘米;萼筒浅杯状;萼片卵状披针形或三 角状披针形,内外两面均密被短柔毛,顶端、2—3条裂或全缘;花瓣小,白色,长3—5毫米, 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短于萼片;雄蕊多数,花丝线形;雌蕊5—10,通常无毛。果实直径1一 1.5厘米,由数个小核果组成, 带红色, 无毛;小核果较大,长5-6毫米, 有皱 纹。 花期4一7月,果期8—10月。[1]
用 途
全株入药· 有强筋骨、去寒湿之效。
产地分布
产福建、 台湾、 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生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较阴蔽处。泰 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此种和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产的R.Hexagynus Roxb. 相 近,区别在于后者侧脉较多8—12对,叶片下面全部或沿叶脉具柔毛或绒毛;叶柄和花序 均被绒毛,叶边锯齿较密;萼片全缘;雌蕊15,具毛 ; 果实熟时黑色。 本种有下列变种。[2]
悬钩子属介绍
属中文名:悬钩子属
属拼音名:xuangouzishu
属拉丁名:Rubus
中国植物志:37:10
描 述:Rubus L. 悬钩子属,蔷薇科,约500种,广布于全球,主产地为北温带,我国约150种,南北均有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尤盛,有些种类的果可食,有些供观赏用,有些可为覆盖植物。灌木,直立或攀援状,常有刺;叶为羽状或指状复叶,稀单叶而分裂;花两性,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通常白色,有时粉红色;萼5深裂,宿存,常有等数的附萼;花瓣5,下位;雄蕊多数而分离;心皮数至多个,有胚珠1颗,成熟时聚集于花托上而成一浆果状聚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