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梅籍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梅籍芳,1908年8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阜寧縣小麥育種栽培學家[1]。其家鄉位於蘇北濱海地區,是個"多見蘆花少見人"的窮鄉僻壤,耕作粗放,廣種薄收,農民生活奇苦。少年時代的梅籍芳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崇尚科學,立志學農,主張科學救國。1922年考入南京第一農校,1929年入金陵大學農學院就讀,1934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1940年夏進修碩士研究生課程,1942年獲碩士學位,仍留校任副教授。1943年夏赴湖北恩施任湖北農學院教授。1945年先後赴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研究實習。

梅籍芳畢生致力於高等農業教育和作物科研事業,育成了"華東1號"等早熟小麥品種,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在組織開展小麥抗赤霉病育種和為適應改制需要進行早熟性育種與栽培的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2]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湖北農學院教授、小麥育種栽培學家、

出生日期----1908年8月12日

出生地點----江蘇省阜寧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逝世日期----1983年10月11日

主要成就----育成了"華東1號"早熟小麥品種

畢業院校----南京第一農校

人物簡介

生平

梅籍芳,1908年8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阜寧縣。他的家鄉位於蘇北濱海地區,是個"多見蘆花少見人"的窮鄉僻壤,耕作粗放,廣種薄收,農民生活奇苦。少年時代的梅籍芳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崇尚科學,立志學農,主張科學救國。1922年考入南京第一農校,1929年入金陵大學農學院就讀,1934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1940年夏進修碩士研究生課程,1942年獲碩士學位,仍留校任副教授。1943年夏赴湖北恩施任湖北農學院教授。1945年先後赴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研究實習。

早年研究

梅籍芳早年對粟的育種基礎研究下過不少功夫,取得一些成果,粟的花很小,人工雜交十分困難,但也有一定的天然雜交率。他曾用了兩年時間觀察粟的開花習性,掌握其中規律。發現不同粟的品種苗色不同,有紅、綠色之分,他利用紅苗是顯性這一指示性狀,把兩個不同苗色的品種穗頭套在一起使其天然雜交,從而獲得5%左右的雜交結實率。此實驗為粟的育種研究提供了方便,研究結果曾先後發表在《金大農學院叢刊》和《美國農藝學雜誌》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粟類作物雜交育種的方案。此後梅籍芳還參與編寫郝欽銘教授編著的《作物育種學》等書,以及《農藝論文摘要》期刊的譯編工作,歷時數年之久。這些工作進一步充實了梅籍芳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

留學美國

在美國學習期間,他轉而從事小麥育種研究並與當時美國主要的小麥遺傳育種學家有過廣泛接觸,使他更加開闊了思路,擴大了視野,增強了在這一專業領域中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信心和力量。

回國工作

1946年梅籍芳由美返國後,面臨着三種工作崗位的抉擇:一是去農林部當官,享受簡任待遇,薪水高,有地位;二是回金陵大學任教授、工作清高;三是到中央農業試驗所當技正,做研究工作,但只能給他薦任一級的待遇。梅籍芳果斷地選擇了去中央農業試驗所繼續搞他的小麥育種研究工作,以實現其科學救國之抱負。然而,由於解放戰爭時期科研單位資金短絀、條件簡陋,徒有報國之心也難以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科學研究

梅籍芳在小麥科學研究上的貢獻主要是組織開展早熟品種的選育和抗赤霉病品種的研究。

早熟品種的選育

我國長江流域歷來複種指數高,除稻麥兩熟以外,還有麥棉、麥豆、麥玉米等多種輪作倒茬方式,其中既有兩熟制也有三熟制。這在國內外具有獨特性,也有典型性。因此,開展小麥早熟性的研究對適應多熟制的種植制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他的主持下先後選育出"華東5號"、"華東6號"和"矮稈早"等早熟小麥品種,在生產上發揮過積極的作用。

他在早熟育種的基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他應用階段發育理論研究了早熟性,指出:小麥早熟主要是要縮短小麥抽穗前的生長發育時間,因此欲加強品種的春性和減弱光周期的敏感性,是一般提早小麥熟期的有效途徑,但如欲進一步提早小麥的熟期,則要考慮縮短小麥抽穗後的發育進度。開花早則籽粒形成起步早,這對灌漿進度有利。實驗資料表明,不同類型品種由於其對溫度的反應不同,即使同時抽穗,開花期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只有深入探明小麥後期發育的特性及其品種間的遺傳差異,才能更有效地在早熟育種中加以應用。梅籍芳通過大量的資料證明,我國長江下游地區,許多小麥地方品種的早熟性特別突出,有的品種早熟性的遺傳傳遞力很強,江東門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品種。這些品種應該是我國小麥早熟育種的重要基礎材料。梅籍芳還通過雜交試驗得出早熟性在遺傳上屬於顯性或部分顯性,除有主效基因外,還受微效基因的控制的結論。所以梅籍芳強調應在分離世代中進行定向選擇,"早中選早"。實踐證明,這樣做對提高小麥早熟性確有明顯效果。他的上述觀點對小麥早熟育種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

1978年,梅籍芳在《中國農業科學》上發表了《小麥早熟育種問題的探討》一文,對我國小麥早熟研究與早熟育種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系統的闡述和總結。主要論證了下述五個關係:階段發育特性與早熟性關係;物候期長短與早熟性的關係;溫光生態因素與早熟性的關係;早熟性的遺傳分析以及早熟性與豐產性的關係。這篇文章受到作物學界的高度評價。此文的"編者按"指出:"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一讀,還由於它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把理論與豐富的育種實踐結合起來,育種工作有規律。而階段發育的理論本身也因而更加充實,更加豐富起來。"其實,此文不但對小麥也對其它作物的熟期研究和早熟性育種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他的這些學術觀點在他參加撰寫出版的《小麥育種學》中已形成了體系。

抗赤霉病品種的研究

在小麥抗赤霉病育種問題的研究方面,梅籍芳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認為,小麥赤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是非專化性的,寄主範圍廣泛,並能通過有性世代擴大其變異性,迄今尚未發現對赤霉病免疫的小麥品種。同時在一般條件下,由於不能有效控制濕度,植株發病時輕時重,這對鑑定抗病品種帶來了困難。因此,有些學者一度認為選育抗赤霉病品種是不可能的。但生產和科學實踐表明,不同小麥品種對赤霉病的感病程度確有輕重之分。病輕的品種發病只局限於個別受侵染的小穗,而不發生葉枯,對小麥產量造成的損失很輕,這證明了小麥品種對赤霉病的抗性存在着差異。這種抗性差異主要表現在抗擴展的程度上,它是一種相對抗性。梅籍芳肯定了抗擴展這個性狀在抗赤霉病育種中的作用與價值,並指出:一個品種感病的普遍率高,而嚴重度低,也就是說感病的病穗多而每穗只有個別小穗感病,其病粒的絕對數少、損失輕,在生產上可以不致成災,這類品種也是很可取的。從這一意義上講,選育抗病品種作為解決小麥赤霉病問題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上,本地區不少地方種和經過選育的某些改良品種,對赤霉病是具有相當抗性的。這一觀點梅籍芳曾多次在國內有關學術會上進行了宣傳,現已被廣大育種專家所接受。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近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在小麥赤霉病的人工接種和鑑定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並選育出一批對赤霉病有穩定抗性且兼抗當地其它病害的新品系。這一新進展引起了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的重視。該中心曾邀請江蘇省農科院等單位派員前往協助建立赤霉病病圃,並正在和我國開展小麥抗赤霉病的穿梭育種工作。可以說,我國抗赤霉病育種工作的發展,是和梅籍芳的奔走呼籲和積極參與分不開的。

深入基點總結經驗,以辯證觀點指導科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梅籍芳長期主持我國華東地區小麥育種與栽培研究,在組織和推動這一地區小麥科研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認為,農業科研活動的重點任務,首先是要解決農事活動中的迫切問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從50年代到60年代,每年他都要抽出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農村田頭調查研究,以發現問題。他的足跡遍及蘇、皖、魯三省。在掌握大批農業生產第一手資料後,他又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有的放矢地搞試驗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技術途徑。然後,再抽出三分之一時間參加各種科研,生產會議或到現場考察。是我國深入農村,聯繫實際,系統總結群眾經驗的有影響的農業科學家之一,多次受到各級政府表揚,並獲得勞動模範稱號。50年代初期,以梅籍芳為首的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淮北工作組赴蘇皖、淮北農村駐點,系統調查總結當地小麥生產中存在的一些科學技術問題,對推動當時小麥生產的發展起了很好的作用。通過這些調查並結合試驗研究撰寫了11篇論文報告,收入由他主編的《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小麥研究資料匯編》中。這些論著迄今對指導小麥生產具有參考意義。

梅籍芳是小麥專家,但他並不是就小麥論小麥,而是把小麥科研工作放在農業生產的全局中來通盤考慮,使生產和科研緊密結合起來。60年代初期,他參加了江蘇省農業區劃研究工作,並參與主持了包括農作物區劃在內的部門區劃工作。他還用多年的科研貯備、生產實踐知識的積累,以及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為集體完成區劃研究做出了貢獻。此項工作起步較早,對開展全國農業區劃研究起了促進作用。

梅籍芳從事科研工作態度嚴謹,能辯證地考慮問題。他對作物栽培研究從不孤立地看問題的某一方面,而是注重處理好"三邊"關係,即對作物發育、環境條件、技術措施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正是由於梅籍芳在研究農業科學技術問題上注意採用辯證的分析方法,因而在紛繁複雜的現象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主流或本質,提出切合實際的技術措施。1954年在安徽宿縣調查春霜凍害便是一例。那年4月中旬下霜,小麥莖葉都被晚霜凍黃壞死,災情嚴重,人心惶惶,許多幹部群眾主張耕掉受凍麥苗,種植秋谷。梅籍芳和工作組的同志連日深入田頭,檢查了大量的田塊後發現,同樣的春霜凍害,在同一地帶不同田塊受凍程度並不一樣。他們發現麥苗發育進程、地力肥瘦、局部小氣候等差別,都是造成凍害程度不同的因素,而這些又都與前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有關。只要分櫱沒有全部凍死,或基部還有小分櫱成活,其中的潛伏芽仍能成長抽穗。根據這些第一手資料,他提出了有理論依據和說服力的抗災方案。他認為,麥子即使受了某種程度的凍害,還可以立即分別採取適當的栽培管理和得力的措施,爭取一定收成。後來的實踐證明,霜凍後及時澆水、追肥和鋤地的麥田,都能取得較好收成,個別田塊還超過了常年的平均產量。這一補救措施為國家挽回了大量的損失,皖北人民至今對此事仍然記憶猶新,由衷欽佩。

梅籍芳關於"三邊"關係的觀點為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帶來很大益處。如1959年春,氣象部門發出類似1954年的低溫預報後,中共江蘇省委召開了全省性的電話會議布置防凍抗災措施。梅籍芳以顧問身份出席了會議,並提出:江南麥苗長勢大,易受凍,但江南氣溫不會降到致災低溫;徐淮地區氣溫雖低但麥苗長勢小,應不致受災;江淮之間地區,根據作物發育、環境條件和技術措施三方面綜合分析,即便有災也只會呈斑斑點點型分布,不致於大面積成片成災。他的結論是:從全省範圍看,凍害並不那麼嚴重,但在江淮之間的若干地區則應提高警惕,要果斷地採取各類抗凍補救措施。後來發生的情況證明,他的論斷是正確的。這樣,不僅在生產上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為防霜抗凍積累了寶貴經驗,總結出許多規律性的認識。

簡歷

1908年8月12日,生於江蘇省阜寧縣。

1925年9月-1927年7月,在南京江蘇省第一農校初中學習。

1927年9月-1929年1月,在南京江蘇省立第一中學學習。

1929年2月-1934年1月,在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習。

1934年2月-1940年7月,任金陵大學農學院(南京、成都)助教、講師。

1940年9月-1942年7月,在金陵大學農學院(成都)進修。

1942年9月-1943年7月,任金陵大學農學院(成都)副教授。

1943年9月-1945年5月,任湖北農學院(湖北恩施)教授。

1945年6月-1946年6月,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學習。

1946年7月-1949年5月,任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

1949年6月-1957年12月,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南京)研究員、副系主任。

1958年1月-1966年6月,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南京)研究員、系主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6年7月-1969年1月,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南京)研究員。

1969年2月-1974年3月,在江蘇省句容縣省"五七"幹校,學員。

1974年4月-1978年6月,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1978年7月-1983年10月,任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10月11日,在南京病逝。

做事做人態度

嚴謹治學

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政治風波,對待科學問題梅籍芳始終堅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1958年我國農業生產上出現了浮誇風,在種植技術上片面強調"密植高產",而且認為越密越好。梅籍芳沒有盲從起鬨,而是認真地進行試驗研究。一方面,他組織有關科研人員進行各類的密播試驗;另一方面,在大田生產中進行調查研究,總結影響密植增產的諸多因素及其內在規律。後來他在編寫《中國小麥栽培學》一書時,就更加成熟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闡述了密植與品種特性及各項條件的關係,進而由單一的播種密度提出苗、株、穗、粒動態、群體的合理密植概念,及其與產量形成的關係。這是他集中了同行科學家的試驗研究成果寫成的,對密植增產原理是個重要的發展。

梅籍芳在對待遺傳育種學界不同學派的爭論中也同樣表現出嚴謹的學風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在50年代初期,我國受蘇聯生物學界的影響,也發生了孟德爾學派與米丘林學派之爭,那時在科學技術上推行"一邊倒",對學術之爭也貼上政治標籤,把孟德爾-摩爾根學說斥之為"反動的"、"唯心的""形而上學的""資產階級的"等等。那時有人問梅籍芳對李森科學說有什麼看法。他回答說:"我是搞應用科學的,既要重視理論,更要考慮理論能否指導出成果。李森科的理論我正在學習,孟德爾的理論也正在檢驗。我的工作的重點是育種,能否育出優良品種以及品種的優良性狀能否穩定,顯然不是簡單地信奉哪一家學派所能解決的。嚴格地說,我是實踐派。"這一席話實質上體現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論斷。

團結協作

梅籍芳平易近人,善於團結他人共同工作,開展協作攻關。"文化大革命"以後他受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委託,負責南方冬麥區九省一市的小麥育種和栽培研究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在他主持下,這一地區的小麥科技工作者定期召開學術會議,交流經驗,交換材料,研究分析本地區小麥生產和科研上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協作研究計劃。這對順利完成南方小麥新品種選育和高產栽培技術及其規律研究的任務很有幫助。

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學科分工日趨狹窄、精深。在這種情況下,選育一個適合大面積種植的突破性品種,只靠育種專業的少數科技人員單幹是困難的。梅籍芳竭力提倡要發揮集體的智慧和不同專業的優勢,開展多學科協作攻關。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在小麥抗赤霉病育種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將植物病理、品種資源和作物育種等有關專業組織起來,進行多學科協作攻關的產物,在開展協作研究的過程中,梅籍芳經常教導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要學會尊重別人,特別是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並認為這是搞好協作的關鍵。他經常提醒周圍的同志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要求大家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少走彎路,有所突破。

培養人才

梅籍芳一貫重視對"後來人"的培養。他培養青年人多用啟發式,而不贊成保姆式的包辦代替,這樣做有利於提高青年人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他很樂於幫別人修改文章,但他又不贊成把別人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於是就採取"兩步走"的做法:首先將文章仔細看一遍,用鉛筆劃出他認為不妥當的觀點和提法,然後和作者商討,讓作者自己去思考修改;第二步他才親自動筆,從內容到文字,逐字,逐句,推敲,力求準確、簡煉、易懂。

梅籍芳特別注意讓青年人在科研和生產實踐中去鍛煉,增長他們的才幹。譬如,一些小麥科技會議的召開,在籌備過程中,他親自組織有關人員認真討論會議的內容和開法,而在會議進行中,他又常常把青年人推到第一線,讓他們參與主持會議,撰寫會議紀要和給上級領導部門的報告,從而培養青年人的組織能力和全局觀點,同時也提高他們的知名度,使其迅速成長。在生活上他也經常幫助青年人排憂解難,予以經濟上的資助。不少同志遇到苦悶或煩惱時,都願意找他談心,把他作為一個心地善良的長者和知心朋友。

梅籍芳不僅對中青年同志提攜關懷,對師長更是尊重愛戴。在他進入古稀之年,在社會上已有相當的地位時,仍然念念不忘前輩老師對他的栽培和教導。他病重期間,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便一一親自寫信向老師問候,感謝其教誨之恩。1983年,他的老師陳裕光校長前往腫瘤醫院探視他時,曾親切交談,合影留念,為此梅籍芳激動不已,引以為榮。臨終前還專門寫信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敬意。

梅籍芳從事教育和科學研究達半個世紀,就在他患癌症住院期間,仍抱病參加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農藝分支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中的"小麥"條目。他是《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的編委和主編,病中還不時過問該卷編寫工作進展情況。然而,終因醫治無效,於1983年10月11日在南京逝世,終年75歲。梅籍芳為麥類作物的研究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主要論著

1 梅籍芳.安徽宿縣地區小麥春霜凍害調查報告.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小麥研究報告匯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56.

2 金善寶主編.中國小麥栽培學.密植播種章.北京:農業出版社,1960.

3 梅籍芳.關於農作物群體的若干問題.江蘇農學報,1962,(1):2-8.

4 梅籍芳.小麥育種學.(早熟性)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

5 梅籍芳.小麥早熟育種問題探討.中國農業科學,1978,(1):42-49.

6 梅籍芳等.小麥特早熟與抗赤霉病育種問題.江蘇農業科技,1978,(4):19-27.

7 梅籍芳主編.麥類作物.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