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桫拉木
图片来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桫拉木,中药名。为翅子藤科植物五层龙SalaciaprinoidesDC.的根。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证,血瘀腰痛。[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桫拉木
汉语拼音: Suō Lā Mù
性味归经:味涩,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祛风除湿,通经活血
主治:常用于风湿痹证,血瘀腰痛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桫拉木

拼音名: Suō Lā Mù

英文名: Root of Prinos-like Salac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acia prinoides (Willd.) DC.[Tontelea prinoides Willd.]

出处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翅子藤科植物五层龙的根。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700m的山坡、丘陵、丛林、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五层龙 攀援灌木,长达4m。多分枝,小枝具棱角。根皮金黄色,断面常有五圈环纹。单叶对生;叶柄长0.8-1cm;叶革质,椭圆形或窄卵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11cm,宽1.5-5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浅钝齿,两面有光泽,干时上面橄榄绿色,下面褐绿色;侧脉6-7对。花小,两性,淡黄色,3-6朵簇生于叶腋内的瘤状突起体上;花柄长6-10mm;萼片5,三角形,长约0.5mm,宽达1mm,边缘具纤毛;花瓣5,阔卵形,长约3mm,广展或外弯,先端圆形;花盘杯状,高约1mm;雄蕊3,花丝短,扁平,着生于花盘边缘,药室分歧;子房藏于花盘内,3室,花柱极短,圆锥形。浆果球形或卵形,直径仅1cm,成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果柄长约6.5mm。花期12月,果期翌年1-2月。

化学成分

根皮含无羁萜(friedelin),1-无羁萜烯-3-酮(friedel-1en-3-one),无羁萜烷-1,3-二酮(friedelane-1,3-dione),1,3-二氧代羁萜烷-24-醛(1,3-dioxofriedelan-24-al),7a-羟基无羁萜烷-1,3-二酮(7a-hydroxyfriedelane-1,3-dione),7,24-环氧无羁萜烷-1,3-二酮(7,24-oidofriedelane-1,3-dione),25,26-环氧无羁萜-1,3-二酮(25,26-oxidofriedel-1,3-dione),无羁萜烯-1,3-二酮-7a-醇(friedelene-1,3-dion-7a-ol),无羁萜烯-1, 3-二酮-24-醛(friedelene-1,3-dion-24-al)。

药理作用

卫矛醇即半乳糖醇,与甘露醇、山梨醇同为异构体,在人体内很少(21%)被代谢,不能缓解胰岛素休克,也不引起糖尿,在大鼠可作肝糖元之前驱物。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涩;温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通经活血。主风湿痹证;血疼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桫拉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桫拉木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