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龍藏族鄉
桃龍藏族鄉隸屬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地處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部,東連小壩鄉,南靠禹里、馬槽兩鄉,西臨白什鄉、青片鄉,北與片口鄉接壤。鄉人民政府駐地距永昌鎮85千米。總面積67.22平方千米。 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唯一的藏族聚居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設龍藏鄉。2004年5月,更名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截至2019年末,桃龍藏族鄉戶籍人口3311人。截至2020年6月,桃龍藏族鄉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鐵龍村。
2018年,桃龍藏族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95.6萬元,比2017年增長9.58%;實現農業生產總值6585.62萬元,比2017年增長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4元,比2017年增加1168元、增長8%。截至2019年末,桃龍藏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設龍藏鄉。
1952年3月,析小壩鄉西南部地域置桃龍鄉。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鄉。
1985年4月,改桃龍羌族藏族鄉。
1992年10月,併入小壩羌族藏族鄉,設桃龍辦事處。
2003年1月,析置北川縣桃龍羌族藏族鄉。
2004年5月,更名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鐵龍、桃花、大鵬、芽地、九成等7個村(居)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桃龍藏族鄉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鐵龍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桃龍藏族鄉地處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部,東連小壩鄉,南靠禹里、馬槽兩鄉,西臨白什鄉、青片鄉,北與片口鄉接壤。鄉人民政府駐地距永昌鎮85千米。 總面積67.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桃龍藏族鄉地處龍門山脈北段,屬高山深谷地帶,河谷平壩零星分布,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400米。境內最高點位於白崖,海拔2722米;最低點位於鳳凰橋,海拔896米。
氣候
桃龍藏族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顯著,冬暖夏涼、無霜期長、降水豐沛,夏季多暴雨、秋有綿雨,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5.3℃,1月平均氣溫5.2℃,極端最低氣溫-4.8℃;7月平均氣溫24.6℃,極端最高氣溫36.8℃。最低月均氣溫2.4℃(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4.2℃(200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0.2℃,最大日較差17.4℃(1986年5月13日)。生長期年平均321天,無霜期年平均262天,最長達274天,最短為24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79.2小時,年總輻射78.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87.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4天,最多達185天(1975年),最少為124天(198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175.3毫米(1967年),極端年最小雨量619.8毫米(2002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7月最多。
水文
桃龍藏族鄉境內河道屬涪江流域通口河支流,有二級河白草河,主要支流五龍河和鐵龍河,總長43千米。
自然災害
桃龍藏族鄉境內自然災害以滑坡、洪澇和乾旱為主。
自然資源
桃龍藏族鄉境內探明礦藏資源是千枚岩,顏色有青灰、豆綠、白色和黑色。有杜仲、黃柏、厚朴、黃連、蟲樓等草本藥材;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銀杏、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青樹、羅漢樹;國家一級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等。
2018年,桃龍藏族鄉有耕地面積6875畝、林地面積66000畝。
人口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轄區總人口347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5人。總人口中,男性1802人,占51.8%;女性1674人,占48.2%。總人口中,主要有羌、藏、漢3個民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人。
2017年,桃龍藏族鄉常住人口3310人。
2018年,桃龍藏族鄉總人口981戶3298人,其中農業人口842戶2807人。少數民族中羌族1780人,藏族837人,其他少數民族5人。場鎮常住人口280人。
截至2019年末,桃龍藏族鄉戶籍人口331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桃龍藏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699元,比上年增長16.1%。2011年,桃龍藏族鄉財政總收入285.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21.87元,比上年減少11.8%。
2018年,桃龍藏族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95.6萬元,比2017年增長9.58%;實現農業生產總值6585.62萬元,比2017年增長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4元,比2017年增加1168元、增長8%。
截至2019年末,桃龍藏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桃龍藏族鄉農業總產值3489萬元,比上年增長6.3%。
桃龍藏族鄉糧食作物以玉米、土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010噸,其中玉米1048噸,土豆34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茶園、魔芋等。2011年,藥材種植面積5800畝,產量222噸;茶園面積610畝;油菜籽種植面積2324畝,產量169噸;花生種植面積57畝,產量5噸;蔬菜種植面積4327畝,產量3389噸,主要有大白菜、捲心菜,其中大白菜163噸;水果種植面積68畝,其中蘋果40畝,枇杷28畝。
桃龍藏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3600頭,年末存欄8600頭;羊飼養量1500隻,年末存欄100隻;牛飼養量600隻,年末存欄400頭;家禽飼養量1.4萬羽,年末存欄6800羽;畜牧業總產值1716.2萬元。
截至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累計造林4400畝,其中用材林1900畝,經濟林2500畝。
2018年,桃龍藏族鄉種植玉米6237畝,小麥70畝,油菜籽2845畝,花生58畝,薯類作物753畝。種植白蘿蔔1242畝,黃瓜62畝,魔芋1300畝。有桃子134畝,獼猴桃128畝,枇杷186畝,李子46畝,高山核桃4000餘畝。中藥材種植面積5.5萬餘畝,藥材苗圃4000餘畝。生態豬年出欄1.5萬餘頭、肉牛出欄1000餘頭,白山羊出欄1500餘頭,林下藥雞出欄5萬餘只。
第三產業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有商業網點21個,職工26人。
2011年,桃龍藏族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23%。
交通運輸
2011年,桃龍藏族鄉有縣道桂墩主幹道過境,境內長10千米。鄉村公路21條,總長96千米。農村客運點2處,年客運量2.5萬人次。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有小學1所,在校生141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
2018年,桃龍藏族鄉有幼兒園1所,中心學校1所(小學),在校學生69人,教職員工20人,適齡中、小學入學率達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有各類科技人才26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4人,經營管理人才8人,技能人才16人,農村實用人才236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2590冊;公共閱報欄2個。
2018年,桃龍藏族鄉有各種文藝團隊7支,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6個村級文化站和1個社區文化站。農家書屋7個,藏書5萬餘冊,6個村安裝有健身器械。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個;病床2張,固定資產總值15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
2011年,桃龍藏族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740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87.7/10萬,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
脫貧攻堅
2018年, 桃龍藏族鄉減貧7戶17人,新增貧困戶3戶8人。2014至2018年,累計實現130戶439人脫貧,2個貧困村(桃紅、九成)退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
社會保障
2018年,桃龍藏族鄉城鎮低保36人次,發放城鎮低保金1.056萬元;農村低保2332人次,發放農村低保金60.9686萬元。農村五保戶14戶,發放救助金4.5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人次,救助金額0.7461萬元。臨時救助困難群眾29人次,救助金額8.62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人,發放撫恤事業金12.9891萬元。救濟定補2人,救助金額0.96萬元。參加新農村養老保險1775人,領取607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614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桃龍藏族鄉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400份(冊)。電話交換機容量100門,固定電話用戶134戶;移動電話用戶1829戶,比上年增加566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90%。
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桃龍藏族鄉有發電企業1家。高低壓輸電線路9條,總長度70千米,用電負荷50萬千瓦,年用電量累計完成47.4萬千瓦時,供電可靠率96%。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桃龍藏族鄉境內有大小桃紅寨和龍藏寨,乃以寨名首字合為鄉名桃龍。
文物古蹟
桃龍藏族鄉境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九成號遺址。
民族文化
桃龍藏族鄉境內藏族風情濃郁,人文習俗保留完整,全鄉於2011年組建了一支民間的藏羌歌舞表演隊伍。
桃龍藏族鄉把藏族自稱為"堆巴",其節慶、禮儀和婚俗獨具特色。
節慶:農曆四月八日為沐佛節,人們先轉山祭祀山神,然後支起帳篷野餐、演藏戲、跳弦子舞。農曆四月十五日,相傳這一天釋迦牟尼成佛、文成公主抵藏,故要舉行宗教活動。農曆五月初五日過採花節,紀念傳說中教會他們開荒種地、織布縫衣並為他們治病的蓮芝姑娘。農曆六月二十為藏曆小年,也是當地藏族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穿着盛裝相互拜年,併到喇嘛廟朝拜祈福,殺羊祭祀祖先,節慶期間跳鍋莊時,人們一般都要同唱古歌《桃龍瓦色色》。
待客:迎接客人,要先用手蘸酒彈三下,再在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席桌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一口,繼而一飲而盡,接着客人才能飲用。喝茶時,客人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來飲用,否則失禮。下酒菜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製作時須在靠近尾巴處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接待客人最高規格的禮儀,是敬獻哈達。
婚俗:婚禮前一天,男方派婚使、媒人攜帶酒和哈達等物到女家迎娶新娘;是夜,女家為姑娘進行宗教洗禮和梳妝打扮。次日,新娘拜別家神、祖宗、父母,由伴娘攙扶上馬,由伴娘陪伴哭嫁,然後隨送親者、婚使和媒人一同起程。男方須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設路席,向新娘一行敬酒致意。到了男家門前,男方須用撒有青稞、羊毛的新白氈鋪在新娘馬前,為送親者和媒人獻哈達、敬酒。婦人扶新娘下馬,用奶汁洗臉後再打"醋炭",除災避邪。入門後,喇嘛誦經祈禱,新娘新郎拜天地、家神、父母。禮畢,新娘入洞房,賓客入宴席。當晚,唱歌跳舞,徹夜不眠。從第二天起,男方家屬輪流宴請賓客,饋送禮物,延續三兩日方畢。
榮譽稱號
2018年,桃龍藏族鄉榮獲"2017年度綿陽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北川羌族自治縣貧困縣摘帽工作先進集體"。
2020年12月28日,桃龍藏族鄉被授予"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