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桃城區,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1996年7月,設立桃城區。桃城區面積為591平方公里。桃城區屬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乾旱型。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642.8小時,年蒸發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為496.4毫米。

2012年,區域GDP預計實現168億元,比2006年增長59.2%。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3.6%,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97.5%,分別比2006年增長4.1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79億元,均比2006年增長一倍。

目錄

行政區劃

2016年底,桃城區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3個鄉,全區66個社區居委會、342個村民委員會、349個自然村:河西辦事處、河東辦事處、路北辦事處、中華大街辦事處、趙家圈鎮、鄭家河沿鎮、鄧莊鎮、何家莊鄉、彭杜村鄉、大麻森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桃城區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北緯界於東經115°25′17″~115°51′12″、北緯37°36′10″~37°49′55″之間。北部、西部與深州市交界,南部與冀州區,毗鄰,東南部與棗強縣相連,東部與武邑縣接壤。面積為591平方公里(2013年)。

氣候

桃城區屬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乾旱型。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冷暖乾濕差異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邊緣的偏南氣流影響,潮溫悶熱,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增溫快,秋季多秋高氣爽天氣,有時有連陰雨天氣發生。

桃城區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642.8小時。年蒸發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為496.4毫米。全年偏南風為主,平均風速為3.0米/秒。年平均氣溫為12.7℃。年平均地溫為15.1℃,年際變動一般在13.7℃~16.7℃之間。年平均降雪日數為8.1天。

水文

桃城區為河北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黃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滏陽河沖積洪積區,北、西部屬滏陽河流域,東南部屬黑龍洪流域。

地貌=

桃城區境內地勢較平坦,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高程在22.4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地形因受歷史上古河道經常改道及洪水泛濫,沖刷淤積的影響。

桃城區境內頒布着淺平封閉窪地。這些淺平窪地最深點低於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頃窪),有的僅低於地面1米左右(呼家窪、胡堂窪)。有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於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於地面達3至4米。面積由幾畝、十幾畝到幾十畝不等。道溝、自然排水溝遍布全境。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3年,桃城區地下水資源量0.92億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鹹水量,全區地下水總量為1.07億立方米。位於城區南郊的衡水湖,面積 7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到1.88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2006年,桃城區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油氣、地熱、礦泉水和磚瓦用粘土資源等4個礦種。其中油氣分布面積約9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儲量約300多萬噸,原油日產量約35噸。油氣藏類型屬古潛山油氣藏和第三系油氣藏。

經濟

綜述

1998年,桃城區國民生產總值42億元,比1949年增長117倍。桃城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648元,比49年增長155倍。第二產業增加值20.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億元。1978年至1998年,全區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9億元,其中1998年為9.2億元。

2006年,桃城區GDP突破60億元大關,完成65億元,比2002年增長72.7%。全部財政收入達到3.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6億元。

2008年,桃城區屬GDP完成67億元,同比2007年增長8.7%。全部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同比2007年增長1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95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6元,分別增長10.2%和5.9%。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上年的203.6%提高到了222.8%,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91.1%提高到了93.95%,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了6.02%,一般預算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了66.8%。

2010年,桃城區GDP完成18.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9.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3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8.2∶51.9∶39.9,分別同比2009年增長5.8%、10.8%、9.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0105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2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765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4.7%。

2011年,區域GDP實現168億元,比2006年增長59.2%。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達到9.2:57.5:33.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2.8億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3.6%,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97.5%,分別比2006年增長4.1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

第一產業

2005年,桃城區第一產業增加值3.5億元,已發展100畝以上的育苗基地7個,300畝以上的2個,500畝以上的2個。

2006年,桃城區蔬菜業占種植業、畜牧業占大農業比重分別達到48%和44%。大力實施項目農業,共建設實施各類農業項目60個,完成投資6億元,全區農業產業化龍頭經營組織達27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7%。

2008年,桃城區蔬菜總面積達到10萬畝,其中設施菜6.5萬畝,達到65%,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晉升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新增養殖小區15個、規模養殖場20個,畜牧業占大農業的比重達到了48%,比2007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共建設實施各類農業項目19個,農業產業化龍頭經營組織達到29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0.4%,比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節水型社會建設紮實推進,發展試點69個。建成了農業節水綜合示範園1.2萬畝。

2014年,桃城區已完成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12000平米的高智能溫室一棟,高標準日光溫室48棟,大拱棚15棟,打地熱井一口。新引進草莓品種3個、葡萄品種10餘個。園區面積由原來的500畝發展到1000畝。

第二產業

2006年,桃城區城鄉工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80億元大關,拉動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入統企業增加到103家。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了8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利稅分別達到26.7億元和7.8億元。

2008年,桃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9.3億元,利稅8.8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0.9%和12.7%,年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了21家。「二十強」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利稅分別占到規模以上工業的78.6%和80%。民營經濟單位發展到了23624家,比2007年增加了632家,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了77.1%。

2010年,桃城區工業實現增加值12.9億元,同比增長9.8%,工業實現利稅3.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5.8%。三大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增加值11.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7.8%,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88.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了222.5%,同比2009年提高了19.38個百分點。

2011年,桃城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79億元,均比2006年增長一倍2011年,桃城區城鄉工業完成產值380億元,比2006年增長近1.5倍。工程橡膠、化工、黑色金屬壓延三大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5億元,上繳稅金5.6億元,三大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

第三產業

1998年,桃城區屬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比建國初期增長109倍,比1978年增長10.6掊。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到61.9%。工商企業稅收占到了全部財政收入的94.8%。

2006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4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實現27億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到了40%。

2010年,桃城區利用省外資金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10萬美元,分別同比2009年增長39.8%和8.9%。對外貿易實現雙增長,完成對外出口7160萬美元,同比2009年增長28.6%,進口完成3284萬美元,同比2009年增長17.5%。共謀劃實施服務業重點項目94個,2010年和2011年兩年就有67個5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達到44.8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3.3%。

人口

據公安統計年報,2009年末全區總戶數137280戶,總人口4688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7102人。全區全年出生人口5623人,出生率為11.99‰,比上年下降1.51個千分點。2009年淨增人口4375人,自然增長率9.33‰。

交通通訊

鐵路交通:京九鐵路石德鐵路在桃城區交匯。衡水站為京九鐵路京南第一大站。是石德線聯接京廣、京滬、京九三條鐵路大動脈的中心樞紐。

公路交通:北京至廣州的106國道縱貫市區,石黃、石青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桃城區1998年末,全區公路通車裡程437.7公里。公、鐵全年客運量1112萬人次,貨運量348萬噸,旅客周轉量74119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23213萬噸公里。

通訊:2009年,桃城區程控電話總裝機容量達到4.7萬門,住宅電話3.7萬門,移動電話達到1.6萬戶。 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直撥全國各地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桃城區有大中專院校10所,中學19所。全區有聾啞學校、人民路小學、南門口小學、九中、十一中、利民路小學、實驗小學8所中小學校。2013年,桃城區投資6100萬元、占地15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的新六中已經交付使用,其他工程除利民路、實驗兩所小學外,也已基本完工。以上所有項目完成後,市區將增加學校占地158畝,新增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3年,桃城區共有大型綜合醫院五所,中醫院一所。其中市第一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市第二醫院分別為三級甲等醫院和三級乙等醫院。

基礎設施

2008年,桃城區實施了總投資575萬元的12座農橋重修工程。引進資金1641.5萬元,完成了27.2公里「村村通」工程等5項道橋改建工程。投資1500萬元實施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投入2008萬元進行了路橋、電力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籌集資金1.5億元用於改善城鄉辦學條件,先後投資9465萬元,實施了六中、人民路小學等8所中小學校的改擴建工程。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改擴建農村小學12所。投資459.2萬元,實施了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2010年,桃城區栽種法桐等觀賞樹200餘棵,修建45平米花壇,安裝照明路燈15盞。新修建了村民服務中心和120平米的文體活動廣場,安裝了8件體育健身器材和配置鑼鼓音箱等設備。規範了「農家書屋」,配置圖書1500冊、報刊20種,音像和電子製品100多張。趙圈鎮4所項目學校同時開工,齊頭並進,並全部完成主體工程。麻森鄉3所學校已全部開工建設。河沿鎮除1所正在準備開工外,其餘2所已經交付使用。王渡口村升級改造500米低壓線路,並配套安置一台20千伏的變壓器。

2014年,桃城區預計投資4000多萬元,涉及15個基建項目,將農村小學由82所調整為29所完全小學,並且全部按寄宿制學校進行規劃建設。全區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新建、改擴建農村小學12所,其餘3所全部完成。投資建設社區綜合文化站,共建立多功能活動室8個,加強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設立社區閱覽室13個,曲藝活動室3個。

社會保障

2008年,桃城區新增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人數共計6000多人,基金累計結餘達到了4305萬元。全區城鎮新增就業4160人,新增勞務輸出4056人次。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共計389.4萬元,為1140名家庭貧困生免費提供了教科書,為465名家庭貧困寄宿生補助了生活費總計15萬元。全年共發放救災款204萬元,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1460萬元,保障了7.1萬戶次、17萬人次的基本生活。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91萬元。累計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57萬元。發放城市住房低保金25.6萬元,緩解了155戶貧困居民的住房困難。

2014年,桃城區為207名貧困低視力患者免費驗配助視器。實施「復聽工程」,為有就學、就業能力的貧困聾人裝配助聽器17台,並進行康復訓練。實施「精神殘疾救助工程」,為7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住院治療,1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供應配發各類殘疾人輔助器具21件。完成肢體殘疾人康復訓練54名。開展「七彩夢行動計劃」,對聾兒、肢體矯治、腦癱、孤獨症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目前完成腦癱兒童康復訓練5名,完成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5名。

風景名勝==

安濟橋

安濟橋坐落于衡水市區內滏陽河上,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長116米,寬7.5米,橋面兩側各有石獅望柱60根,柱間鑲石欄板,橋墩砌有分水石台,橋孔頂部刻有石龍首。兩端對刻石獅,兩側砌石岸。 安濟橋始建於明天順元年(1457年),初為木橋,後改建為石橋。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命名為「安濟橋」。民國26年(1937年)10月5日,侵華日軍將該橋中孔炸毀。1956年將中孔修復為木結構。1982年全面維修,中孔改為水泥結構。 [16]

寶雲塔

衡水寶雲塔(原名擎天塔)坐落在衡水市桃城區河沿鎮舊城村東,宋代早期建築,坐北朝南,為八面稜錐體樓閣式磚塔。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寶雲塔保護修繕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2013年8月1日,一期本體工程正式動工。[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