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郡
建置沿革
漢代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置桂陽郡,一說五年立長沙國後分南部地區置,治所在郴縣(今湖南省郴州市)。轄境約當今湖南省桂東、郴州、嘉禾、寧遠、道縣以南,廣東省連縣、樂昌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等縣地。其後屢有變化。元鼎六年(前111年)分西部地區置零陵郡,宣帝以後相當今湖南省耒陽市以南的耒水流域、舂陵水流域和洣水下游及廣東省連江口以北的連江、北江流域。
西漢後期,桂陽郡領十一縣:郴、臨武、便、南平、耒陽、桂陽、陽山(侯國)、曲江、含洭、湞陽、陰山(侯國)。王莽時,改桂陽郡為南平郡[1]。東漢初,復為桂陽郡。後省陽山縣。漢順帝永和元年(136年),析置漢寧縣。
六朝
孫吳改漢寧縣為陽安縣。孫皓於桂陽郡南部分置始興郡,轄境縮小。晉武帝太康九年(589年),改陽安縣為晉寧縣。太康中,桂陽郡領六縣:郴、耒陽、便、臨武、晉寧、南平。東晉時,析置汝城縣。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桂陽郡,其地屬郴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郴州為桂陽郡。桂陽郡領三縣:郴、臨武、盧陽。梁蕭銑鳴鳳初,分郴縣置義章、平陽二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桂陽郡為郴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郴州為桂陽郡[2]。桂陽郡領八縣:郴、義章、義昌、平陽、資興、高亭、臨武、藍山。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桂陽郡為郴州。
參考文獻
人口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桂陽郡有28119戶,156488口。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桂陽郡有135029戶,501403口。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桂陽郡有11300戶。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桂陽郡有2219戶,22192口。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桂陽郡有4666戶。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桂陽郡有31303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