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原圖鏈接栽培菊苣

栽培菊苣(學名:Cichorium endivia L.)是菊科菊苣屬植物,莖直立,高達100厘米,瘦果長2.5-3.5毫米,冠毛膜片狀,長0.4-0.8毫米,生於濱海荒地、河邊、水溝邊或山坡,分布於南歐。

  • 中文學名栽培菊苣
  • 拉丁學名Cichorium endivia 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舌狀花亞科
  • 族菊苣族
  • 屬菊苣屬
  • 亞 族菊苣亞族

目錄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高達100厘米,有鋪散分枝,全部莖枝無毛,極少下部有剛毛。基生葉及下部莖葉有短翼柄,羽狀全裂至不裂,但邊緣通常有鋸齒,中上部莖葉長橢圓形至寬卵形,基部無柄,圓耳或尖耳狀抱莖。頭狀花序通常多數,1個或數個單生或集生莖端或腋生於莖中上部的葉的葉腋中。總苞鍾狀,長9-14毫米,總苞片2層,外層總苞片邊緣多少有緣毛,下半部革質。舌狀小花藍色,極少淡白色。瘦果長2.5-3.5毫米,冠毛膜片狀,長0.4-0.8毫米。花果期不詳。

生長環境

生於濱海荒地、河邊、水溝邊或山坡。

分布範圍

原產南歐。早年在中國南京華東藥學專科學校校園有引種栽培。現已不多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只有一張早年采自南京華東藥學專科學校的殘缺不全的標本。 [1]

主要價值

栽培菊苣的葉可以食用。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

播種前7~10天,將種子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晾曬1~2天,可提高發芽率,但是不要在水泥地面暴曬。為保證全苗,播種前宜測定種子發芽率再行播種。一般進口的菊苣種都用殺 菌劑處理過,可以干播(有紅顏色或綠顏色的種子是用農藥處理的,用手接觸後用肥皂洗手)。如是自採種子或國內繁育的種子,可用涼水浸種,除去浮面的種子,下沉的飽滿種子出水後,晾去水分後即可播種。

播種期

冀中南部7月22日至8月5日播種,7月25日至28日為最佳播種期。冀東地區7月中下旬播種,張承地區6月上旬播種。直播每畝需種子120~150克。穴盤育苗採用精量播種,畝用種量18~20克,比直播大大節省用種量。

播種前準備

播前20~25天,將前茬的根茬用旋耕機破碎,破碎得越爛越好。施足底肥,每畝施腐熟優質廄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深耕整地,將底肥撒於地表後機械翻耕,耕深25~30厘米,整平土地,拾淨根茬。播單壟時按40~50厘米距離起壟,壟高15~17厘米;播雙壟時按80~90厘米距離起壟,壟高12~15厘米,並做成10~15米長的畦。澆水均勻,並做到旱能澆、澇能排。

播種

直播

菊苣適宜直播。直播播種方法是起壟栽培,等行距40厘米,播種在壟的頂部。雙壟播種可大小行播種,小行距30厘米。先用竹竿劃0.5厘米深的小溝。將種子攥在手中,用兩個手指往溝里捻籽,用鋤輕輕推平即可。 播種後隨即澆水,不要串壟,不要漫過頂。出苗前澆一水,出苗後再澆一水定棵。菊苣2~3片葉時第一次間苗,4~5片葉時第二次間苗,去病弱苗,適當疏開。7~9片葉時定苗,株距單行播種的17厘米,雙行播種的19厘米,每畝留苗8500~10000株。

育苗

育苗設施可用小營養土方或穴盤育苗。選用288孔苗盤育苗,起苗時不散坨,不傷根,成活率高。

育苗基質。可就地取材用無病園田土做基質,有條件時,可用草炭2份、蛭石1份,或草炭、廢菇料、蛭石各1份混合。若用288孔苗盤,種1畝地菊苣需用苗盤40~50個,每立方米基質可裝300盤,在配製基質時,每立方米的基質加入複合肥0.7公斤,或用0.5公斤尿素和0.5公斤磷酸二氫鉀,與基質拌勻後填入穴盤備用。

移栽管理

 
栽培菊苣

定植時要澆透水,定植後4~5天澆一次緩苗水,以後視墒情澆水。蓮座後期,根株進入膨大期,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追肥1~2次,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定植或定苗後及時中耕除草1~2次,以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促進根子膨大。

栽培技術

建栽培池

在日光溫室或小暖窖內,挖長5~6米、寬1.2米、深0.5米的栽培池。地窖內可做寬1.2米,長5~6米或根據窖長而定,深0.3米的水泥栽培池,立體2~3層。

種根分類

根據種根大小分級栽培,根頭直徑4厘米以上為一級,根頭直徑3~4厘米為二級,根頭直徑3厘米以下為三級。

囤栽時間

種根收刨後,品種有休眠特性的冷處理20天後,根據上市時間,向前推移35~40天,即可囤栽。無休眠特性的品種可不進行冷處理。

根株處理

將根株上部削成尖塔狀,留好頂芽,然後剪去下部根尖,最適長度為20厘米。根株的整理方法:在根冠上約6厘米處切除葉叢,掰掉外部的黃葉、爛葉,把大、小根分別堆放,然後運至冷涼處貯存備用。整理時要注意根株上的葉茬不宜過長或過短。留得過長,貯存時易發生腐爛,傷及株根;留得過短,易切傷生長點而不能形成合格的商品芽球。整理和貯運工作務必在嚴寒來臨前完成,切勿使根株受凍害,否則在軟化栽培時會因根株凍傷而腐爛。

碼根

從池子一頭開始碼放菊苣根,每行16~20根,邊碼根邊填土,要求上齊下不齊。碼好之後,用園田土、沙土或鋸末等填充根子間隙。

澆水

用塑料管伸到池底部澆水,以防止水流衝倒根子,把水澆足。澆水後上面不平處,再撒一些土補平。

畦子上面擺上竹竿,竹竿上覆蓋黑色膜,不露任何光線。窖溫保持15~20℃。窖溫高時揭開草苫降溫,低時增加覆蓋物。剛入窖時結露較多,應在晚上放開小口透風,但不要見光。

根株露地越冬原位軟化栽培

菊苣根株露地越冬原位軟化栽培是秋天生長好的根株不收刨,露地直接越冬或用玉米秸稈稍加覆蓋越冬,第二年春季驚蟄前清除覆蓋物,澆水,用黑塑料膜就地小拱棚覆蓋,

覆蓋草苫保溫,進行軟化栽培。此方法僅適用於小面積栽培,不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

家庭簡易軟化栽培方法

 
栽培菊苣

菊苣桶栽是利用高40厘米左右的塑料桶(箱)或木桶(箱)等,桶內擺放菊苣根株,加水於根株高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水培,或者在根株間隙填土後加水,桶上加蓋遮光。 放在溫度適宜的房間中,可於晚上查看芽球的生長情況,經常換水或加水,可一周栽培一桶,陸續栽培,陸續生長,陸續收穫,陸續採收食用。而且桶可以重複利用。

芽球的收穫儲藏

待菊苣芽球長到高10~15厘米或重80~150克時即可採收。用刀在根莖結合部切下。將採下的芽球去除外葉、雜質,然後裝箱。芽球收穫後,將種根繼續培養,即可形成側芽,一般每個重10~12克即可採收。菊苣芽球較耐儲藏,以不凍為原則,於黑暗冷涼處1~5℃條件下貯藏,可存放30天左右。冷庫可儲藏6個月。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

霜霉病

霜霉病以春未和秋季發生最普遍,嚴重時可造成20%~40%產量損失。菊苣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由基部向上部葉發展。發病初期在葉面形成淺黃色近圓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氣潮濕時,葉背產生霜狀霉層,有時可蔓延至葉面。後期病斑枯死連片,呈黃褐色,嚴重時全部外葉枯黃死亡。 腐爛病

腐爛病是菊苣生產最常見的病害,一般在生產中、後期開始發病,造成腐爛,嚴重時損失可達80%以上。腐爛病多從植株基部葉柄或根莖開始侵染,開始呈水浸狀黃褐色斑,逐漸由葉柄向葉面擴展,由根莖或基部葉柄向上發展蔓延。空氣潮濕時,表現為軟腐,根基部或葉柄基部產生稀疏的蛛絲狀菌絲。空氣乾燥時,植株呈褐色枯死,萎縮。另外一種腐爛類型,多從植株基部傷口開始,初呈浸潤半透明狀,後病部擴大成水浸狀,充滿淺灰褐色粘稠物,發出惡臭氣味。 [4] 防治方法

霜霉病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適當稀植,採用高畦栽培,澆小水,嚴禁大水浸灌。保護地栽培的,雨天注意防漏。棚室栽培的,首先應用粉塵劑或煙霧劑防治。

發病前可選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平方米1千克噴粉預防,每隔10~15天噴一次;或選用45%安全型百菌清煙劑熏煙預防,每667平方米0.5千克,每隔7~10天一次。或者在發病初期選用50%安克可濕性粉劑對水1500倍,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噴霧,噴霧時應儘量把藥液噴到基部葉背。

腐爛病防治

種子處理。可用種子重量0.4%的40%拌種雙或50%多菌靈拌種。

加強栽培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期播種,高溫季節應用遮陽網遮蔭,多雨季節及時排水,並注意防治蟲害,發現病株及早拔除。

發病初期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對水600倍,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對水500倍噴霧,重點噴灑植株基部。

下級分類

栽培菊苣 Cichorium endivia L.

腺毛菊苣 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

菊苣 Cichorium intybus L.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可作野趣園材料或疏林雜植。

藥用價值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治濕熱黃疸;腎炎水腫;胃脘脹痛;食欲不振。

還具有健胃等功效。[1]

植物文化

菊苣是其中一種最早有文學作品紀錄的植物。2000前多年,古羅馬詩人賀拉斯在一篇記述自己飲食的文中寫下「橄欖、菊苣及冬葵是我的糧食。」"("Me pascunt olivae, me cichorea, me malvae")。蘇格蘭學者蒙博杜則於1779年認容為"chicoree",而法國烹飪中用栽培方法作為葉菜食用亦由來以久。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時期,菊苣根經過處理後開始作為攙雜物加進咖啡中,這也是今天菊苣根在英、美等地作為廉價咖啡代用品的起源。菊苣葉也作為羅馬食譜中一種有代表性的食品:以大蒜及紅椒炒香,伴以肉類及馬鈴薯,突出菊苣葉的微苦口味及辛香。

2005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中國及美國是菊苣食材及生菜的主要產地。

參考來源

  1. 菊苣中醫世家,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