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勇,男,笔名"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刘勇
原文名 Ge Fei
出生 (1964-03-28) 1964年3月28日(60岁)
中国江苏丹徒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
知名作品 《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刘勇

外文名 Ge Fei

别名 格非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丹徒

出生日期 1964年

职业 作家,教授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 《格非文集》《褐色鸟群》《塞壬的歌声》等

人物简介

刘勇,男 ,笔名格非。1964年出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讲师(1987)、副教授(1994)、教授(1998)。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格非于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鸟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2015年以其“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写作思想

我国古典文学传统,作为一个体系的价值,显然还没被中国人认识到。张爱玲曾经说过:“几十年后中国可能没人能读得懂红楼梦。而依我看,现在就连一些学者也读不懂<红楼梦>。当代写作迫切需要走出西方文化的视野,进入真正‘中国化’的写作。”昨天下午,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作客“城市文学讲坛”,以当代小说的处境开始了他带有思辨色彩的演讲。

人物评价

他有学者风度的小说家。作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优雅、精致而纯粹,还有一种难得的矜持。他小说的诗性,更多的是来源于创造本身,而非社会人生。借鉴和引进在他那里似乎是一种责任,或者说是一种命定的选择。 格非始终坚持用规范、纯正的语言写作,他立足于语词本身的信息量,以繁复、深邃、多层面的叙述保证。 中短篇似乎是格非最拿手的,那些在文学圈子里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差不多都出自中短篇,如《褐色鸟群》、《大年》、《迷舟》、《青黄》等。但我认为格非叙述上的秘密是在长篇中体现的。他的几部长篇中,我最喜欢的是《边缘》。这部作品是他语言风度的训练,有一种唯美倾向。先于它的《敌人》则是结构上的实验。在第三部长篇《欲望的旗帜》中,作者的目光转向了现实,他以前所未有的兴趣,描写了自己最为熟悉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此后,他就更多地写类似的现实题材。这一转向,似乎从侧面表明了他前期写作中特别显著的实验性质

获得奖项

2015年8月,格非的作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1][3]

根据第九届届茅奖评委会公布的最终投票结果显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获得60位评委中的57票,成为第一。王蒙的《这边风景》获得55票紧随其后。李佩甫的《生命册》以一票之差位列第三。金宇澄的《繁花》和苏童的《黄雀记》则分别获得了51票和40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