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芽菜(張杰)
作品欣賞
柳芽菜
進入了三月,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與時令同步的是,各種野菜也應節而來。大自然無愧於世間最傑出導演的光榮稱號,它讓野菜依次登場表演。薺菜,蘆蒿,麵條菜,柳芽,榆錢,它們好像排好了班,或依次,或交替,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野菜,對年輕人來說,有多少吸引力,我不得而知;但是,對於有些年紀的人來說,野菜是難得的美味。
母親打電話說要點柳芽菜。我想附庸一番,於是隨口背誦了唐朝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其它的有關柳芽的詩句,即使再怎麼搜腸刮肚,也一時想不起來了。
妻子看出了我的窘態,又隨口吟誦了兩首。
一首是唐朝白居易的《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雨來萌盡達,雷後蟄全蘇。柳眼黃絲縲,花房絳蠟珠。」
一首是唐朝元稹的《寄樂天》:「冰銷田地蘆錐短,春入枝條柳眼低。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
這是兩首可能有酬答意味的詩。妻子愛花,更愛詩,她能熟背數百首詩詞。女兒小的時候,每每入睡之前,妻子總是給孩子講詩背詞。這一生,妻子恐怕離不開詩詞了,詩詞已經融入了她的靈魂。女兒也深受妻子的影響,報考大學的時候,報錄了漢語言文學專業。
這不是一道難題,柳芽只要是時令適合,家鄉到處都是。採摘要趕在柳芽開花之前。一會兒功夫,我和妻子就摘了好多。
做柳芽菜,母親早已成竹在胸,她熟練地忙活開了。
母親先將柳芽放入清水中,放入適量的小麥粉,浸泡了約半個小時,用筷子反覆攪拌,又用清水沖洗了幾遍,洗淨控干。鍋內加水燒開,加入適量的鹽和油,將柳樹芽放入鍋中,焯水後撈出過涼,然後浸泡了幾個小時,中間換幾次清水,以去除柳樹芽的澀味。撈出,攥干水分,裝入盆中,加入適量的鹽、五香粉和蛋液,用筷子攪拌均勻。熱鍋涼油,倒入鍋中,用鏟子翻炒一下,待蛋液炒至定型以後,關火出鍋。一道美味的蛋炒柳芽就誕生了。
我夾了幾筷子來嘗,嗯嗯,還是童年的味道。淡淡地有點苦,少許的苦味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我熟悉這種味道,它伴隨我過了五十年。
小時候,冬天是最難挨的。入了冬,農活很少了,農村人進入了冬眠狀態。麵粉不是天天有的,地瓜和蘿蔔是餐桌的主角。青菜,沒有。寬裕的家庭可能還有點白菜和蘿蔔,就是這些,也不能盡着肚子吃,要留下一些過年的時候待客用。鹹菜,沒有。稍好一點的家庭,冬天還有鹹菜吃;如果是日子難的家庭,連鹹菜也沒有。就是有點,也不捨得吃,有的會把鹹菜瓮用泥抹起來,等來年春忙的時候再揭開。為啥?有鹹菜吃,會多吃糧食。冬天,又不幹活,哪有那麼多的糧食來飽餐。
好不容易開了春,大地的饋贈來了。整整一冬天沒有見青的人們,爭先恐後地走出了家門,走進了田野,柳芽也成了難得的美味。人們出動了,拖家帶口的親近了柳芽。早到的採摘一些嫩的。嫩的性價比高,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錢,或者換家用的其它東西;也可以用來饋贈親友,這種習俗至今還有。來晚的了,就采些老的 ,芽越老,苦澀的味道越重。這也是無奈之舉,總比啥也沒有吃強吧。
那時候,自家庭院裡和院外,都種着一些有經濟價值的樹,棗樹啦,香椿啦,柳樹啦,榆樹啦,家家戶戶都有種。要采柳芽,先採沒有主的,留着自家的。於是,沒有主的柳芽最先成了人們的心頭好。或許你會問,為什麼不種植綠植?綠植能美化環境,但沒有經濟價值,不能填飽人們轆轆的飢腸。實用成了人們當時的第一考量。柳芽成了春天的一口鮮,成為了人們的搶手貨。下面的柳芽采玩了,就讓孩子們爬上柳樹去采高處的。小孩子身體輕,柳枝的柔韌性高,有時候看見小孩子在枝條上顫顫巍巍的,地面上的父母免不了要擔心,瞪大了眼睛,緊盯着孩子的一舉一動。
柳芽採回來了,家人們用清水洗淨,放上少許的大粒鹽巴,條件好的還滴上幾滴熟蓖麻油。一家人開始分享美味。
家裡人多,一會兒工夫,盆子見了底。盆底的那點汁水也不能浪費,用饅頭蘸了來吃。饅頭是多彩的,紅色的是高粱粉做的,黑色的是紅薯粉做的,黃色的是玉米粉做的。有時候,一種饅頭裡面也摻了好幾種麵粉,讓人有些難以辨別它的組成。
我意猶未盡,回城的時候,又在路邊采了一些柳芽,想回家做給女兒和女婿吃。
柳芽菜端上了桌。
女兒問:「爸爸,這是啥菜呀?怎麼聞起來有股苦味。」
「是柳芽菜。」我答道。
「柳芽也能吃呀?」女兒又問。
我報之微笑:「嘗嘗看,味道不錯的。」
女兒和女婿只是一笑,就再也沒有問。整頓飯,兩人都沒有動一筷子。
我一直以為,吃苦澀的柳芽,就是在品味百味的人生。可是……
柳芽菜的美味停止了,停止在了我熟悉的那個年代。
人,也回不去了。
作者簡介
張杰,中學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牢記「立德樹人」的理念,自覺把理論學習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多年擔任高中語文學科組長,協調同事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工作。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