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鬼針草
柳葉鬼針草 |
中文學名:柳葉鬼針草 拉丁學名:Bidens cernua L. 界:植物界 |
柳葉鬼針草(學名:Bidens cernua L.),一年生草本,高10-90厘米。生於岸上的有明顯的主莖;生於水中的常自基部分枝,節間短,主莖不明顯。莖直立,近圓柱形。葉對生,極少輪生,通常無柄,不分裂。頭狀花序單生莖、枝端,開花時下垂,有較長的花序梗。
總苞盤狀;托片條狀披針形,約與瘦果等長。舌狀花中性,舌片黃色,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或有2-3個小齒,盤花兩性,花冠管細窄,冠檐擴大呈壺狀,頂端5齒裂。瘦果狹楔形,具4棱,棱上有倒刺毛,頂端芒刺4枚,有倒刺毛。
產中國多省區。多生於草甸及沼澤邊緣,有時沉生於水中。廣布於北美、歐洲和亞洲。全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目錄
目錄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生長習性
繁殖方式
危害防治
化學成份
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0-90厘米。生於岸上的有明顯的主莖,中上部分枝,節間較長;生於水中的常自基部分枝,節間短,主莖不明顯。莖直立,近圓柱形,麥稈色或帶紫色,無毛或嫩枝上有疏毛。 葉對生,極少輪生,通常無柄,不分裂,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14 (22) 厘米,寬5-30毫米,先端漸尖,中部以下漸狹,基部半抱莖狀,邊緣具疏鋸齒,兩面稍粗糙,無毛。頭狀花序單生莖、枝端,連同總苞苞片直徑達4厘米(不包括總苞片及舌狀花,直徑僅1-2厘米),高6-12毫米,開花時下垂,有較長的花序梗。
總苞盤狀,外層苞片5-8枚,條狀披針形,長1.5-3厘米,葉狀,內層苞片膜質,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開花時長6-8毫米,先端銳尖或鈍,背面有黑色條紋,具黃色薄膜質邊緣,無毛;托片條狀披針形,約與瘦果等長,膜質,透明,先端帶黃色,背面有數條褐色縱條紋。舌狀花中性,舌片黃色,卵狀橢圓形,長8-12毫米,寬3-5毫米,先端銳尖或有2-3個小齒,盤花兩性,筒狀,長約3毫米,花冠管細窄,長約1.5毫米,冠檐擴大呈壺狀,頂端5齒裂。
瘦果狹楔形,長5-6.5毫米,具4棱,棱上有倒刺毛,頂端芒刺4枚,長2-3毫米,有倒刺毛。
產地生境
產中國東北、華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多生於草甸及沼澤邊緣,有時沉生於水中。廣布於北美、歐洲和亞洲。
生長習性
喜長於溫暖濕潤氣候區,以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及粘壤土為宜。
繁殖方式
種子可繁殖。以種子繁殖和傳播,種子成熟後落入土中,休眠越冬後,豎年3-6月間溫濕度適宜時萌發,幼苗胚根伸入土中,胚芽伸出土面,形成鬼針草細苗。 [4]
危害防治
主要危害
與農物爭奪水分、養分和光能
雜草根系發達,吸收土壤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很強,而且生長優勢強,耗水、耗肥常超過作物生長的消耗。雜草的生長優勢強,株高常高出作物,影響作物對光能利用和光合作,干擾並限制作物的生長。
雜草是作物病害和蟲害的中間寄主
不少雜草是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病菌和害蟲常年在雜草上或根部寄生或過冬,次年春天再遷移到作物上進行危害。
降低農作物產量和品質
由於雜草的直接和間接(病蟲害傳播)危害,會明顯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影響人、畜健康
如麥田雜草毒麥和種子,含有毒麥鹼,混入小麥粒內,可引起人和牲畜中毒;蒼耳籽內也含有毒物質,誤食多量後,會造成人、畜中毒。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產成本
雜草較多的農田,其除草的用工量消耗多,同時由於大量用工,增加了生產成本。
防治措施
嚴格雜草檢疫
對國外引進的種子必須嚴格執行雜草檢疫制度,杜絕傳入中國及蔓延危害。國內要加強和健全檢疫制度,防止蔓延。
合理輪作
這是改變雜草生態環境抑制和減輕雜草危害的重要農業措施。
物理除草
最常用的是利用地膜覆蓋,提高地膜和土表溫度,燙死雜草幼苗,或抑制雜草生長。
土壤耕作[1]
利用犁、耙、中耕機等農具,在不同時間和季節進行耕作,對雜草有殺除作用。
化學成份
柳葉鬼針草中含鞣質(tannins)4.5%-5.8%,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即維生素 C)121。7mg%-139.3mg%,胡蘿蔔素(carotene)0.4%-1.5mg%,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es)0.5%-2.8%和精油(essential oil)。黃酮類化合物為紫黃素-7-O-β-D-葡萄糖甙(butin-7-=O-β-D-glucoside),異奧卡O-β-D-葡萄糖(isookanin-7-O-β-D-glucoside),槲皮甙(quercitrin),硫黃菊甙(sulfurein),海生菊甙(maritimetin)。 [6]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濕關節疼痛、瘧疾等症,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性味】味苦;性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克。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平。有清熱解毒,活血利尿的功能。用於腹瀉痢疾、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癰腫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