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鏽病
棗鏽病
棗鏽病俗稱棗霧、串葉病、霧煙病,是由棗多層鏽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棗樹葉片的一種流行性病害。棗鏽病只危害葉片,發病嚴重時,葉片提早脫落,削弱樹勢,降低棗的產量和品質。
棗鏽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尤其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棗主產區發生普遍。一般年份病葉率10-30%、病株率30-60%,流行年份達90%以上,常造成棗樹提前大量落葉,影響翌年生長和產量。6-7月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時,越冬夏孢子開始萌發,從葉片氣孔侵入,潛育期約12天;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形成新的孢子堆並成熟,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8-9月夏孢子數量增多,不斷進行再侵染,發病達到高峰。
目錄
基本信息
症狀表現
棗鏽病只發生在葉片上,初在葉背散生淡綠色小點,後逐漸凸起呈暗黃褐色,這就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狀不規則,直徑約0.5mm,多發生在中脈兩側、葉片尖端和基部。以後表皮破裂,散出黃色粉狀物,即夏孢子。在葉片正面與夏孢子堆相對應處發生綠色小點,邊緣不規則。葉面呈現花葉狀,且逐漸失去光澤,最後乾枯早期脫落。落葉自樹冠下部開始逐漸向上部蔓延。冬孢子堆一般多在落葉以後發生,比夏孢子堆小,直徑02-0.5mm,黑褐色,稍凸起,但不突破表皮。[1]
病原特徵
棗鏽病由擔子菌亞門的棗多層鏽菌(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 (P.Henn.) Diet.)引起,該菌為嚴格的寄生菌,具有高度的變異性,對作用點單一的殺菌劑極易產生抗藥性。其生活史中,只發現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2個階段。夏孢子淡黃色至黃褐色,近球形或橢圓形;冬孢子長橢圓形或多角形,栗褐色,平滑,頂端壁厚、下端稍薄,色淡。
夏孢子球形或橢圓形,淡黃色至黃褐色,單胞,表面密生短刺,大小(14-26)微米×(12-20)微米。冬孢子長橢圓形或多角形,單胞,平滑,頂端壁厚,上部栗褐色,基部淡色,大小(8-20)微米×(6-20)微米
侵染循環
棗鏽病的越冬方式還不十分清楚,可能以冬孢子在落葉上越冬,也有人認為夏孢子可越冬。據檢查,棗樹芽中有多年生菌絲活動,因此推測病菌能在病芽中越冬。一般於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8月下旬至9月初出現大量夏孢子堆,不斷進行再次侵染,使發病達到高峰,並開始落葉。發病輕重與當年8、9月間降雨量有關,降雨多發病就重,乾旱年份則發病輕,甚至無病。
流行規律
6-7月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時,越冬夏孢子開始萌發,從葉片氣孔侵入,潛育期約12天;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形成新的孢子堆並成熟,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8-9月夏孢子數量增多,不斷進行再侵染,發病達到高峰。中國河北省中南部地區最早在7月上旬,一般年份7月中下旬出現夏孢子堆,7月下旬至8月病葉率和嚴重度迅速上升,開始落葉。落葉嚴重時只剩棗果掛在樹上,很難成熟。
氣候:棗鏽病的發生流行與當年天氣狀況關係密切。棗鏽病在不同年份間的流行變化,主要取決於當地降雨時間的早晚和陰雨天持續時間的長短。陰雨天多、田間濕度大是誘發棗鏽病的主要原因。凡降雨早、頻率高、降水多的年份發病早且重;反之,則發病晚且輕。據觀察,棗鏽病的發病輕重與當年5-7月的露、霧次數和8月的降雨頻率、降雨量呈正相關。5-7月露、霧的次數決定着初侵染和再侵染頻率的高低,而8月雨量和頻率決定着病害流行速度,二者共同作用,決定當年病害流行程度。
栽植密度:據調查,棗鏽病危害程度隨栽植密度的加大而明顯加重,密植棗園較稀植棗園重。其原因主要是密植棗園的葉面積係數較大,樹冠茂密、通風透光差,園內濕度較大,有利於該病的發生髮展。
間作物種類:據觀察,有間作物棗園發病率明顯高於無間作物棗園,棗園內間種玉米等高稈作物較間種花生等低杆作物發病重,這主要是由於通透性差、造成田間濕度大所致。
栽培管理水平:凡管理水平高,施肥合理、修剪及時,樹體結構合理,枝系分布均勻、樹勢良好的棗園,鏽病發生輕;相反,大量偏施氮肥,有機肥用量少,加上管理粗放,園內、園外野草叢生,地表潮濕、土壤板結以及修剪不及時、樹形紊亂、枝條茂密、通透性差造成植株抗逆能力差的棗園發病重。 品種:棗樹不同品種對棗鏽病抗性有很大差異。河北贊皇大棗、河南新鄭九月青、安徽小棗等抗性較強,河北滄州金絲小棗、河南新鄭灰棗、河南靈寶大棗抗性次之,陝西團棗對棗鏽病的抗性最差。
防治方法
第一:在栽培上要注意搞好整形修剪,使樹體保持通風透光。在雨季,要及時排除棗園內的積水。
第二:在平時要及時清掃落葉,集中處理或深埋,以減少初侵染源。
第三:提前預防該病的發生。在6月底或7月初、7月中、下旬或8月上、中旬,各噴一次1∶2∶200倍量式的波爾多液;或 800倍液濃度的高銅(三鹼基硫酸銅)溶液;也可用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施。每隔10天左 右1次,連噴3-5次即可。 如天氣乾旱,可適當減少噴藥次數或不噴;如果雨水較多,則應增加噴藥次數。[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