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強縣
棗強縣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南端,界於東經115°35′—115°58′,北緯37°08′—37°35′之間。東隔清涼江與景縣、故城相望,西臨冀州區,南靠邢台地區南宮市,北接桃城區、武邑縣。縣城北距首都北京272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124公里。截至2013年,棗強縣轄8鎮3鄉,總面積829平方公里,人口39.7萬人(2010年)。
棗強縣是」全國皮草商品示範市場「,「中國玻璃鋼工業基地縣」和「玻璃鋼材料產業化基地」。皮毛產業和玻璃鋼產業是棗強縣的支柱產業,2013年納稅分別達到2.7億元和7100萬元。
2013年,棗強縣完成生產總值78.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9.2%。
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棗強縣退出貧困縣序列。[1]
目錄
地理環境
位置
棗強縣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南端,界於東經115°35′—115°58′,北緯37°08′—37°35′之間。東隔清涼江與景縣、故城相望,西臨冀州區,南靠邢台地區南宮市,北接桃城區、武邑縣。轄區總面積829平方公里。
地形
棗強縣屬於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瀘河兩岸有少許沙丘外,地勢平坦,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23-29米。在總體平坦之中,尚有不少窪地:重點大窪12個,小片窪地500多個。
地質
截至2010年,棗強縣土壤以潮土為主,有兩個土類,4個亞類,8個土屬,48個土種,在93910.47畝耕地中,有沙質土13917.6畝、沙壤土132925.95畝、輕壤土712199.16畝、中壤土80033.76畝。土壤礦物質養分較為豐富,但有機質、速效氮、磷養分缺乏,易受旱澇、鹽鹼化威脅。
氣候
棗強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南端,屬於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為暖溫帶半濕潤區,其特點是:夏季高溫,降水集中,冬季寒冷乾燥,雨雪稀少,秋季有時有連陰雨出現。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水量481.5毫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棗強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紅薯等。果樹有紅棗樹、蘋果樹、梨樹、杏樹等。盛產紅富士蘋果和馬蓮小棗。此外,有養豬、養雞、養羊、養狐狸、養獺兔等基礎養殖業。
水資源
棗強縣地表水平均徑流深1.5mm,2000年末至2002年初通過清涼江引黃輸水,棗強縣總入境水量22175.7萬立方米,總出境水量21757.6萬立方米。
2001年棗強縣地下水資源量為5411.8萬立方米,加上2-3g/1和3-5g/l微鹹水量,地下水總量為9403.7萬立方米,2001年末棗強縣淺層地下水平均埋深為13.06米,深層地下水平均埋深63.82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棗強縣總人口為39.7萬人(包括外來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棗強縣總人口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的37.669萬人相比,共增加了2.08萬人,增長2.64%,平均每年增加0.2088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46%。
民族
棗強縣是以漢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雜散居地區。2001年,棗強縣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76921人,占總人口的99.9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9人,占總人口的0.02%。
經濟發展
概述
2013年棗強縣完成生產總值78.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6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6.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6.8%;全部財政收入突破8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36.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7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0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6871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全部財政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外貿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總量晉位。
第一產業
2013年棗強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0.4萬畝,達到20.6萬畝。42個扶貧村共投入各類幫扶資金3800萬元,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棗強縣新增棚菜種植面積4130畝,達到1萬畝;新增林果種植面積2900畝,達到11萬畝。唐林鄉「三基地一長廊」高效農業初具規模,有望爭列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肖張鎮萬畝海棠園、馬屯鎮千畝密植梨園啟動建設。棗強縣特色養殖場達到40家,註冊家庭農場7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841家。
第二產業
2013年棗強縣的皮毛、玻璃鋼、機械製造產業納稅分別達到2.7億元、7100萬元和5700萬元。大營鎮晉升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三個項目列入國家產業振興計劃,一家公司獲批全市唯一一家省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27家骨幹企業新上技改項目21個,投資18億元,全年納稅1.2億元,占全部財政收入的17%。
棗強縣擁有總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的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每天客流量近萬人,年交易額達36億元,被評為「全國皮草商品示範市場」。此外,莫斯科裘皮服裝市場,80%以上的皮毛產品都來自棗強大營,棗強在北京雅寶路裘皮服裝市場攤位80多個,占全部市場的60%。浙江桐鄉崇福鎮皮毛市場的300多個經銷攤位中,棗強占到70%。
棗強縣有玻璃鋼生產企業及攤點678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5家,超5000萬元企業13家,35家企業通過了ISO質量體系認證(全國玻璃鋼行業共62家)。先後湧現出了恆潤集團、棗玻集團、大有集團、科力公司等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玻璃鋼從業人員3萬多人,其中初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有1100多人,中高級職稱的160人,技師400多人。
第三產業
2013年棗強縣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3.6%;外貿出口7.8億美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41.1%。棗強縣積極構建「一線兩城」發展格局,投資1.7億元、全長18.7公里的肅臨線南段升級改造工程建成通車。 2013年棗強縣共發放糧食直補、綜合直補等各類補貼9584萬元。發放五保、低保金1765萬元。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舞陽縣共有醫療機構26家,其中鄉鎮衛生院11所,街道服務站12所,此外還有棗強縣計生門診部門、棗強縣衛校醫院和棗強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棗強縣另有藥品零售企業71家。
教育
截止2013年,棗強縣有幼兒園117所,小學若干,中學26所。截至2012年,棗強縣總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3580人,占0.95%;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28216人,占7.48%;接受初中教育的171863人,占45.59%;接受小學教育的125241人,占33.22%。棗強縣總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21913人。
交通
鐵路
京九鐵路(棗強站、大營站),邯黃鐵路(棗強西、流常站),石德鐵路,京九高鐵(十二五規劃),眾多鐵路交匯使棗強縣成為貫通東西南北的重要鐵路交通樞紐。每天都有經過棗強站開往北京、上海、天津、海口、哈爾濱、杭州、漢口、深圳、武漢等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列車。京九鐵路大營站客車停車達六對,是同級站停車最多的。
公路
棗強縣縣內有衡德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邢衡高速公路等三條高速公路。棗吉路大修工程、肅臨路棗強至肖張路段中修工程、肅臨路大營南(營段路)大修工程使得棗強縣公路網化布局日趨合理,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4條國省道為主骨架,高速公路穿插其中,縣鄉公路縱橫交錯,鄉村公路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棗強縣公路通車裡程達10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公里,省道89公里,地方道路889公里。大廣高速京衡段正式通車,使該市真正成為「東出西聯、南北通衢」的重要節點,棗強到北京的行程縮短至2個小時左右,使棗強開始融入京津兩小時經濟生活圈。
旅遊
三十六烈士墓
在棗強縣縣城第二小學家屬院附近,有一座「三十六烈士墓」,這裡長眠着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殉難的36位英雄。
20世紀40年代初,在日寇發動「鐵壁合圍」對華北平原展開大掃蕩的背景下,當時的棗強縣縣長郭魯率縣政府人員和縣大隊與敵人展開游擊戰,不想在景村被數倍於己的敵人包圍。敵人裝備精良,我抗日力量為敵擊潰,共有36人被俘。
為搜集情報,日寇把36名抗日誌士擄至棗強縣城,對他們嚴刑逼供,可志士們鐵骨錚錚,無一屈服。1940年1月19日凌晨,他日寇把36名抗日誌士押至縣城東門外,殘忍地用刺刀殺害,屍骨棄於事先挖好的大坑內。
1954年4月,為緬懷先烈、告慰英靈,棗強縣人民政府在原址上立碑紀念,是為棗強縣抗日殉國三十六烈士墓。
通明宮遺址
通明宮遺址位於張秀屯鄉。該遺址近似正方形,長、寬約300米,分布面積近9萬平方米。遺址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遺址、前殿遺址、後殿遺址。
據清嘉慶八年版《棗強縣誌》第三冊卷八第二十三頁記載:「通明宮在東郭村開元至正元年建,明隆慶二年鄉耆徐平等,建兩廊十間,有邑人陳希南碑記,崇禎十一年重修。」原通明宮屬元代寺廟建築,建於1341年,幾經增修,建有殿堂、閣樓、廟宇、亭台等建築物共有七七四十九座,建築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築精美宏偉。有數百株古柏,最粗者胸徑一米餘。通明宮中心有一鐵碑,高二丈、寬五尺、厚三尺,上鑄有「棘津聖會」四個大字。各代石碑、石刻不計其數,雕刻非常精美,特別是鳥獸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西側有一口大井,直徑兩米多,口上有「井」字形樘木,每年九月十五廟會,經數萬人飲用十幾天,仍水量不減。通明宮內建築規模最大是玉帝大殿。大殿為金磚琉璃瓦斗拱結構,高約十一二丈,其外觀和北京故宮太和殿、乾清宮相似。
董仲舒祠堂遺址
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韓安甫及妻姚氏施財重修祠宇,明三暗五。匾額「闡道醇儒」,門兩側木雕對聯「才貫天人共仰廷陳三策,文兼敦化永傳學富五車」,綠瓦蓋頂,飾有脊獸,飛檐翼張,雕樑畫棟。木雕閣內奉董仲舒石像。院落幽深,蒼松參天,東西廊廡各二間,石碑一通。昂首怒目。歇山大門,門楣董子祠,門內一影壁,四周高牆圍繞,祠前有一角亭,內立三策碑,左右一古井一池塘,正前方有長方平台,寓意屬筆對策。歷經風雨滄桑,天災兵禍,民貧無力修善而傾圮。 隋朝開皇二年(583年)復遷縣治所於此。歷時五百餘載,其前稱董府莊。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修「董氏宗祠」,此石刻門楣及其清代道光年間拓片尚存。
金代天會四年(1126年),洪水沒城,蕩然無存。
民國十五年(1926年)蒙古經商者宮振嶺先生籌資又予重修。祠於1956年拆除。
1987年省文物局出資在董仲舒祠堂遺址上重建董仲舒保護室一間,置石像於內。
1998年,村民捐資挖土築台,栽松育桐,修善祠堂。
特產小吃
馬蓮小棗
馬蓮小棗以個大小來說,介於大棗和小棗中間。它的果實縱徑為3.3-3.6cm,橫徑為2.3-2.5cm。果實呈圓柱型,果個大小整齊,成熟期一致,平均單果重8.35g。鮮果果肉白綠色,果實汁液中等;鮮果含糖量為38.9%。乾果深紅色,含糖量為68.8%。它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營養元素鐵、鈣、磷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除生食外,還可做成許多食品,如棗糕、棗卷、棕子等。另外,還加工製做棗酒、棗醋、棗醬、棗泥、棗面、蜜棗、烏棗等多種加工品。
東方甘薯
東方甘薯是河北省棗強縣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優農產品,栽培品種為脫毒北京553,薯塊整齊、均勻,薯形較長,表面光滑,塊根皮色為黃色,維生素及胡蘿蔔素含量多,含糖量可達30%,除食用外,還是工業上製造酒精和澱粉的重要原料,也可製造乳酸、味精、檸檬酸、澱粉等,還可以加工成各種各樣的粉條、粉絲等。
棗強紅富士蘋果
棗強縣生產的紅富士蘋果,平均單果重250克,最大果重400克,果高樁,全紅果率80%以上,紅色鮮艷,果肉淡黃色,含糖14-15度之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品質上乘。
紹氏酥魚
「紹氏酥魚」源於乾隆十六年間到上虞白馬湖吃酥魚而得以成名。「紹氏酥魚」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核酸和鉀、鈉、碘等微量元素,加上湯料中的各種滋補調料,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