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旺石窟
林旺石窟位於河北邯鄲市涉縣固新鎮林旺村東南約500米,現存石窟及摩崖浮雕覆缽塔1座。石窟鑿於清漳河南岸的岩壁上,窟前為一條寬近2米的小路。窟內正壁及左右兩壁有明萬曆年間用荒石、土坯等構築的佛壇。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簡介
響堂石窟歷北齊、隋唐、宋明,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但由於地處偏僻,學界很少有人關注,其「摩崖碑記」亦未見前代金石書籍著錄。「涉縣林旺響堂石窟」分別刊刻於北齊末年(約550~577)、隋開皇七年(587)、宋淳化三年(992)、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的五塊摩崖碑記,確證了北齊臨水縣治「松谷」即今天的涉縣固新鎮,可補《北齊地理志》之一處不足;旁證了涉縣於隋開皇十年(590)復置,可糾正《隋書·地理志》、明嘉靖版《涉縣誌》以及《讀史方輿紀要》中有關涉縣復置時間和政區歸屬的錯誤。
位置
涉縣林旺響堂石窟位於今河北省涉縣城東南21公里處的固新鎮林旺村與匡門口村之間、清漳河北岸,座東北朝西南,石窟門臉通高6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高3米,寬1.6米的石龕;下層開洞,洞口高1.6米,上窄下寬,寬度為0.9米至1.05米。洞口外靠上半部兩邊雕有小佛像7尊;洞口兩邊各雕力士1尊,高約1米。石窟進深3.04米,面寬3.18米,高2.45米,穹頂距地面最高程約3米,頂部用紅、黃、黑三種顏色繪飛龍兩條;北、東、西三面剔出的台階上原各有5尊石造像,但現存只有殘軀四座。此外,從穹頂往下三面壁上分三排分別雕有高0.27米的小佛像113尊,可惜頭部已全部被砸掉。據林旺村民崔水元老先生介紹,佛像被砸應該是七十年前的事,兩個外地人幹的,具體原因不清楚。
洞門外西側,有隋代摩崖記事碑一通,保存基本完好。碑高2.48米,寬1.18米,側寬0.34米,陰刻隸書24行,滿行32字。據碑文可知,林旺石窟始由北齊楊王府戶曹參軍、前臨水縣正李子良開鑿,但「莊嚴未就,便值齊亡,玄教陵遲」;隋開皇七年(587),由朱先率子、侄接續前功、續修完成。在該記事碑兩側下部可見一雙殘存的石足,據此不難推斷,該記事碑處本有一尊高大佛像,但在北周武帝滅佛期間被毀,該記事碑應為將佛像殘軀磨平後所改刻。
洞門外東側磨平的石壁上,刻有捐資者的姓名和稱謂。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捐資人的姓名和稱謂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三行與下部三行的字體和年代都不一致。其中,上部三行的稱謂分別為「邑子」、「大邑正」、「都維那」、「都邑主」、「大世主」、「文殊主」、「觀音主」、「寶塔主」,且均無職官表述。下部三行的稱謂分別為「都維那」、「邑子」、「聖僧主」、「菩薩主」、「西龕像主」、「北龕像主」、「東龕像主」,且大部分有職官表述。
在隋代記事碑的碑側,有「揖暉考躬林旺村。淳化叄年(992)官中聞怗」題記兩行和「涉縣故縣村民劉進厫萬曆四十二年(1614)季春重修石窟」題記四行。
此外,在捐資者姓名題記右上方的一塊天然石壁上,刻有劉進厫與妻程、陳氏捐資重修林旺響堂石窟的一些具體情況,落款日期為「萬曆四十二年三月初六日」。由文意可知,劉進厫在石窟內重塑的神像頗為龐雜,可辨識者有「救苦三皇」、「玉帝」、「三官」、「藥王」、「彌勒佛」、「關公」和「二郎」等。據此似可推定,石窟內的雕於北齊時代的石佛像,在北齊亡國、北周武帝滅佛時應已毀壞;隋開皇年間的續修,應是在被毀石像的殘基上重塑佛頭等;而明代劉進厫的所謂「重修」,更像是「改造」,莊嚴的佛教石窟被改造成了「三教混雜」的廟宇。
小魯轉步
由石窟順崖根東行百米,距地面八米上下的石壁上,刻有「小魯轉步」四個楷體斗方大字,題款為「皇明庚午秋,東齊梁升題,尼山後人孔聞諦識」。據新編《涉縣誌》卷三十二所載清·伍中柱《修路碑記》:「自涉城東南行,兩岸翼然皆山。中則漳流一帶,千迴百折,奔趨而下。……其最艱者,由林望(旺)至達城。漳流忽折而北,復折而南中橫巨嶺,行者非逾嶺無由達。……仰視石壁上,鐫『小魯轉步』四字,明·邑侯曲阜·孔公聞諦所書也,筆勢蒼遒可愛。
結構特徵
石窟窟門呈圓角長方形,高1.7米,寬1.05米。門邊飾束蓮珠頂圓柱。門頂雕尖拱狀額楣,額內填飾火焰寶珠、穿壁龍等。門兩側雕力士1尊,圓形光頭,頭手殘失,上身袒 帛於胸前交叉,下着裙,赤足立於須彌山形台座上。兩力士外側面各雕摩崖大碑一通,據碑文載:該窟為北齊楊王府戶曹參軍臨水縣令李子良出資鑿建,至隋開皇七年續營而成。窟門上方雕單層覆缽塔1座,高4.8米。塔身方形,中部鑿尖拱額龕1個,內雕一佛二菩薩3尊,殘損嚴重。疊澀塔檐,兩端飾風鐸。檐上雕覆缽、山花蕉葉。覆缽上方中央為相輪和寶珠頂塔剎,兩側各雕寶珠頂柱一根,柱身盤龍,現左側上半部殘失,剎杆部雕飾四龍頭。
窟內平面方形,穹隆頂。面寬3.1米,進深3米,高3.05米。正、左、右三壁各置1壇,壇高0.38米。壇上造像均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5尊。正壁本尊坐佛高1.34米,壁面上方造千佛像3排,計36尊。左壁本尊坐佛通高1.35米,圓形卷忍冬紋頭光,方形須彌座。右側肋侍像全毀。左側弟子像頭失,身着敷搭雙肩式袈裟,赤足立於覆蓮座上,菩薩像全毀。壁面上方造像千佛像3排,計38尊。右壁本尊坐佛通高1.35米,忍冬紋光頭,方形須彌座。脅侍諸像均毀,僅存輪廓。壁面上方造千佛像3排,計39尊,上排中央9尊已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