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林傳光

林傳光(1910年-1980年),福建省閩侯縣人,1933年畢業於金陵大學。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植物真菌和病毒學家,農業教育家。在真菌孢子萌發生理、卵菌營養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居當時世界真菌生理學界前列。對馬鈴薯病毒病的研究有較深的造詣,他成功地應用了莖尖培養再生植株繁殖無病毒種薯,為防治馬鈴薯退化開闢了新的途徑。另外,在稻胡麻斑病、稻黃化病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成就。主編有《普通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原真菌學》,著有《植物免疫學》。

目錄

林傳光 - 生平簡介

林傳光於1910年10月30日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其父務農兼營商業。他從小秉承中國農民勤勞務實的傳統,加以天資聰穎,刻苦好學,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英華中學。當年入福州協和大學生物系學習,一年後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系,受教於戴芳瀾、俞大紱先生,1933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因學習成績優異留校任助教,1937年任講師。同年赴美國深造,在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主修植物病理學,副修植物生理和真菌學。194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因研究成績卓著,其論文在康奈爾大學農業試驗站作為第223號研究報告發表。當年回國,任金陵大學副教授,從事水稻病害的研究。1943年任國民政府農林部專員,1944年受該部派遣,前往美國考察一年,回國後任該部顧問。1946年應聘北京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系教授、系主任。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院系調整,到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任教授,1952年任系主任,1953年後任該校一級教授、副系主任直至去世。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河北省政協常務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文教委員會委員。1958年赴蘇聯參加國際植物檢疫會議。1964年去民主德國參加國際馬鈴薯對晚疫病菌和其他塊莖腐爛抵抗性的學術討論會。他領導的馬鈴薯晚疫病測報和防治獲1955年科學院科研成果集體二等獎;馬鈴薯退化問題研究成果獲1978年科學大會獎。1980年3月31日病逝於美國佛羅里達。

林傳光 - 個人簡歷

1910年10月30日 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城門鄉鰲峰村。

1928年-1929年 福州私立英華中學畢業。

1929年-1930年 福州私立協和大學生物系學習。

1930年-1933年 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植物病理系,獲學士學位。

1933年-1934年 福州協和農業職業學校高級部主任。

1934年-1935年 南京金陵大學植病系助教。

1936年4月-7月 福建省福清縣立初級農業學校教員兼教務主任。

1936年-1937年 福州協和大學農學系助教兼農場主任。

1937年2月-7月 南京金陵大學植病系講師。

1937年-1940年 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生院植物病理系學習,獲博士學位。

1940年-1943年 成都金陵大學植病系副教授。

1943年-1946年 國民政府農林部專門委員。

1944年-1945年 國民政府行政院派赴美國任善後救濟農業專家。

1946年-1949年 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兼植病系主任。

1949年-1952年 北京農業大學植病系教授。

1952年-1953年 北京農業大學植病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3年-1980年 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一級教授兼副系主任。後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副所長。

1980年3月31日 病逝於美國佛羅里達。

林傳光 - 成就貢獻

一、為中國真菌生理研究作出貢獻

林傳光畢生從事植物病理學的科研和教學事業。他基礎深厚,興趣廣泛,研究領域寬廣,從真菌到病毒、從寄生病害到生理病害、從真菌生理到殺菌劑都是他研究的對象。而他研究的每一項目均能在當時該領域內做出顯著成績。

真菌生理是他開始較早而一直保持興趣的研究領域。由早期對孢子萌發條件的了解到後來對卵菌營養的研究歷經30多年,每一階段都有新的突破。他突出的成績是於1940年發表的題為《果生核盤菌(Sclerotinia Fructicola)分生孢子的萌發》,特別是關於《銅的毒性》的博士論文。他用果生核盤菌為材料揭示了快速形成小型分生孢子的真菌,由於所攜帶的養料如碳源有限,在不供給外來能源的情況下,往往不能萌發。前人之所以未能發現這一特性是因為方法不妥,在收集孢子時帶進了足以滿足孢子萌發的少量能源。通過洗滌除去孢子上沾染的雜物後,果生核盤菌分生孢子萌發時需要葡萄糖或乙醇以滿足能源的需要,厭氣條件下只有葡萄糖有效。此外還需鎂離子以保持較高的萌發率。在排除未知物質的干擾後,該菌對銅離子毒性的敏感性大大提高,比以往的報告提高了10-100倍。他測出銅對果生核盤菌的LD90劑量不是當時所認為的0.25-3ppm,而是在0.025ppm以下。而過去高耐藥性的結果是在孢子上附有解毒離子(如鈣離子)的存在下測得的。他還研究出解毒離子作用的大小是按離子價數的增加而提高的。這一論文頓時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裡引起震動。外系的人聽了也稱讚是好論文,稱得上該院之冠,而被作為康奈爾大學223號研究報告專門出版。

1946年,他繼續研究分生孢子萌發的營養要求,發現圍生小叢殼(Glomerella cingulata)孢子萌發時不僅需要碳源,還需要氮、磷、鎂的供應。再次證實了他的看法:即沒有理由設想一個真菌孢子要含有萌發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對一個只有一個細胞的孢子要求外源營養才能萌發是不足為奇的。林傳光提供的方法和發現成為研究孢子萌發條件、測定殺菌劑毒性極為有用的依據。在真菌生理領域中做出了貢獻,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公認。如50年代最出名的兩本真菌生理學教科書:利理和巴納特著《真菌生理學》及柯克蘭著《真菌生理學》就引用了林傳光的上述兩篇論文,介紹了他的結果和方法。這在50年代中國學者的研究被外國書本中引用是不多見的。正是他以卓越的科研成果躋身於世界真菌生理界的前列。

林傳光還注意到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粒黑穗病菌(Neovosia oryzae)厚垣孢子萌發非常困難的問題。在1931年以前還沒有人研究過影響厚垣孢子萌發的因子。中國真菌植病界的前輩鄧叔群曾注意到厚垣孢子有休眠期並且萌發可能與光線有關,但未作試驗證實;而林傳光則是首先發現和確證稻粒黑穗病菌厚垣孢子一定要有5個月的休眠期後經過一定的光線照射才能萌發的第一人。而且分析了波長,明確了短波長的光更為有效。這樣就能掌握厚垣孢子的萌發條件,得到較高的萌發率,用以接種、鑑定品種抗性等工作上。1955 年林傳光又對光波的作用深入了解,證明只在休眠期結束後濕潤的孢子才對光敏感。光線不能代替休眠,但在0℃-3℃低溫下,光線也起作用。說明光線不是促進孢子的代謝,而可能是解除某種抑制孢子萌發的物質。病菌的這些特性對其適應生存條件是有意義的,人們也可利用這些規律減少厚垣孢子的萌發進行防治。

二、發現晚疫病菌營養的特異性

對真菌的營養,他着眼於真菌界中進化程序明顯,位置正處於水生到陸生、由腐生到寄生的卵菌綱的營養上。林傳光等發現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不耐高濃度的營養液,主要原因是高濃度的陰離子有抑制腐霉的作用。不同的陰離子有不同的抑菌力。而抑菌力的強弱隨離子價數的增加而提高。這次序為檸檬酸>酒石酸、PO4三、SO4二、醋酸>C1-、NO3-,與感膠離子序相吻合,抑菌力與增加細胞膜的透性成正相關,而且闡明氯化鈣和氨基酸有減輕陰離子毒性的作用。

林傳光在研究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同時,不忘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營養要求的研究。晚疫病菌屬於卵菌綱比腐霉更高等,接近於霜霉。當時還沒有能使晚疫病菌旺盛生長的全合成培養基。由他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地設計出能使晚疫病菌旺盛生長的全合成培養基;而且所用的成分是最簡單的,並不需要複雜的營養。他還發現在有鈣和有機二元酸存在的情況下,晚疫病菌能很好地利用無機的銨鹽為唯一的氮源。有機酸提高了對銨氮的利用,但又有增加透性、螯合金屬離子的不利作用,可以通過提高鈣濃度來解決。從而了解專化性很強的寄生菌的生長只需要一般腐生菌所需的營養,沒有更多的複雜要求。這樣就不必設想專化性是由於缺乏必需的複雜營養所致。後來證實不同生理小種在營養要求上並沒有差別。在擴大疫霉的種和有機酸的種類後,證實這一營養特性是疫霉屬所共有,只是其他疫霉對有機二元酸的敏感性不如馬鈴薯晚疫病菌,因而對鈣的需要也不如晚疫病菌迫切。檸檬酸比二元酸毒性強,在降低酸濃度和提高鈣濃度下,一般疫霉仍能生長。1964年在民主德國路塞維茲(Lusewitz)召開的「抗晚疫病和其他塊莖腐爛的國際討論會」上,林傳光以《晚疫病菌營養的特殊性》為題作了報告,獲得國際同行專家的好評。當時有同類性質的報告,卻在使用複雜的配方以為晚疫病菌需要複雜氮源,而且還得不到旺盛的生長。對晚疫病菌需要鈣這一發現一直未被國外學者重視,到1976 年才有蘇聯奧科羅柯夫(Окоpоков)等人加以報道,予以肯定。1978年日本人日下和北井再度證實這一需要。而對氮源的需要大多數學者還在重複尋找複雜的氮源,以為需要核苷酸等物。因此,他對疫霉的營養,尤其是對晚疫病菌營養的了解領先國際水平十幾年。

林傳光等發現了不同種的疫黴菌分解澱粉的能力有不同,同種則比較一致,種間有明顯的特異性。因而有可能將澱粉分解能力作為種的特性用於分類鑑定。他們根據澱粉分解力的明顯差異而把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和棕櫚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分開,解決了有人要將這兩個種合併的問題。這一特徵的提出得到疫霉分類學者的認可,而把澱粉的利用能力規範為澱粉水解指數(SHI),作為一個性狀在鑑定疫霉時加以應用。

三、首創用馬鈴薯莖尖培養脫毒的無病植株

50年代在全國學習米丘林遺傳學的熱潮中,帶來了李森科對馬鈴薯退化的觀點。按這種觀點,馬鈴薯的退化是由於馬鈴薯在結薯期遇上了不符合馬鈴薯本性的高溫,從而引起種薯在個體發育上的衰老而退化。根據這一觀點提出的防止種薯退化的方法是夏播。有的學者甚至否定馬鈴薯中有病毒的存在,認為靠無性繁殖的馬鈴薯沒有經過有性階段的胚胎復壯,必然引起發育年齡的老化。當時,迫於政治壓力,有的科學家不敢說真話。但林傳光敢于堅持真理,明確肯定馬鈴薯病毒病的存在,曾多次闡明自己的觀點。但他並不停留在1922年匡傑(Quanjer)發現昆蟲傳播馬鈴薯病毒病時的水平,局限在防止病毒病的侵染上;而是認真研究夏播馬鈴薯之所以能防止退化的原因。

根據他實際觀察和試驗,在北京地區種植一年就有近100%的後代退化,減產30%以上。而在北京南部的安徽省界首縣卻能提供不退化的種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界首縣有一套保持土壤低溫的栽培措施。他逐步形成了這樣一種設想:由於馬鈴薯用塊莖無性繁殖,病毒能一年年傳下去;而馬鈴薯病毒在田間又可借接觸和蚜蟲傳播。經過多年的無性繁殖積累病毒,老品種塊莖病毒的感染率已接近飽和。因此,在不適宜的條件下種植一年就退化的原因可能不在於單純感染率的增加,而是不良環境下種出的塊莖所形成的植株大大降低了對早已存在於植物體中的病毒病的抵抗力。通過種薯帶病毒率的檢測證實,通常所用不退化的種薯都帶有引起花葉病的X和Y病毒。再經溫度對病毒量的影響的一系列試驗,尤其是1956年後,用無病毒實生苗在防蟲的土壤恆溫槽的試驗和在西藏冷涼地區提高種性,以及改變晝夜土壤溫度對提高種性的影響等試驗,基本上證實了他的設想。試驗結果表明,較低的土溫能使原來已經退化的種薯種性提高。所長出的植株雖帶有病毒,但含量減少,症狀減輕,產量提高。在西藏日喀則的冷涼條件下,提高夜間溫度會增加當年馬鈴薯中X與Y病毒的含量,花葉型退化的程度和減低當年與來年的產量。白天的高溫因增加了晝夜溫差,反而有利於耐毒性的保持。在北京條件下接種Y病毒後降低土壤溫度也能減少Y病毒的侵染,說明低土溫有利於馬鈴薯抗Y病毒的擴展。正如他在《在馬鈴薯退化問題上耐病性變化觀念的形成和驗證》一文中所提出的:「一個合理的假設是馬鈴薯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可以受到病毒的侵染而不受害。不良的環境條件使它失去對於早已潛伏體內花葉病毒的免疫性。影響免疫性的環境條件,顯然不在地上而在地下。」「花葉病毒傳染的環境比馬鈴薯喪失耐病性的環境更廣泛。」試驗證明:不利氣候條件在多方面能引起感病毒後的種薯退化。要防止退化,既要防止病毒的侵染,也要配合以適宜的留種技術和條件。這就給制定防止退化的留種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他在研究退化受環境影響的同時,也注意到病毒的侵染在馬鈴薯退化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和無病毒種薯在生產上的重大意義。在1960年前後,他就積極倡導用莖尖培養脫毒的再生植株繁殖無病毒種薯。這一想法開始時未被理解而受到干擾。後來這一建議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的積極配合下試驗成功,得到貫徹。以後又得到各地行政、生產部門的重視,採納執行,形成了較完整的無病毒留種體系。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開了鑑定會。那時已重病在身的林傳光以極大的喜悅親臨現場檢驗效果。他倡導的無病毒留種和良種繁育體系得到一致公認。防治馬鈴薯退化研究成果獲得1978年科學大會獎。

四、發現了馬鈴薯晚疫病的流行規律

晚疫病是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主要馬鈴薯產區威脅性最大的病害。建國初期農業科學界對晚疫病的突然暴發和流行規律很不了解,因而化學防治效果很差。1952年,林傳光從生產觀點出發,首先抓發病規律。從流行病學的觀點,除非是有大量的外來菌源,任何流行病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蔓延成全地區的災害,總有一個病菌量的積累過程。從初期發生到暴發性的大流行之間,時間的長短是衡量能否採取應急措施的依據。而初侵染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是少數的還是普遍的,又是影響化學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據這一正確的指導思想,他發現為數不多的本田的中心病株是初侵染來源。由中心病株出現到大面積普遍蔓延至少要2-3周的時間。這樣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化學防治,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隨後他們又肯定了北方馬鈴薯某一作區的中心病株來源於播種的病薯。而病薯播種在地里所形成的幼苗因染病早晚不同而有抵抗力的差異,只有少數形成出土病斑。病斑出土後只要遇上適宜的溫濕度條件,就會形成孢子囊傳播到附近植株引起再侵染。因而種植病圃,根據病苗出土情況和再侵染次數,結合氣象條件可以較準確地預測晚疫病是否流行。由於對晚疫病流行規律的了解和具有成效的防治,曾於1955年獲中國科學院成果二等獎。在利用抗病品種防治晚疫病的問題上,林傳光及時地汲取國外有關疫病生理小種適應性變異造成抗病性喪失的教訓,而不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含有專一性的有顯性抗病基因的免疫品種上。在1959年前後,中國曾由蘇聯、東歐引進一些抗病品種,由於帶有顯性抗病基因,在當時國內生理小種還比較簡單的情況下,表現得幾乎完全免疫。這些品種受到育種工作者的青睞,爭相用作育種親本。林傳光則堅持強調,用有「田間」抗病性的一些老品種以防止抗病性的喪失,並對「田間」抗病性品種做了多年的系統觀察和鑑定,證明其防病增產作用。在他的倡導下,「田間」抗病性得到重視,現在育成的品種有些便含有「田間」抗病性,在防治晚疫病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五、在水稻病害生理研究上的貢獻

林傳光對中國最大宗的糧食作物水稻十分重視,潛心鑽研水稻要淹在水中的道理。因為從實測的水稻用水量並不比大豆更高,但是根部卻要浸沒在水中。改種陸稻則不僅產量低而且黃化枯尖,甚至早死。他在1946年和1949年發表論文闡明,水稻需要淹水主要是要保持較低的氧化還原電位,以利於二價鐵的利用。在水培情況下不斷補充二價鐵的供應,稻能很好地利用硝態氮和銨態氮,並能吸收鐵而不表現黃化。但在靜止培養時很快出現黃化缺鐵症狀或枯尖。這種現象能在加入適量的巰基乙酸或半胱氨酸而得到克服。而硫氫基的作用只是在水培中發揮作用。在陸地盆栽,雖然每天澆灌濃度為0.01%的巰基乙酸鈉還不能防止黃化,不如每3天噴一次0.05%FeSO4的效果好。經過不斷試驗,他利用有機肥料改變土壤有機質條件,以改善對鐵的利用,並設計收集土壤淋洗液的裝置收集和分析了淋洗液。結果是,黃化症狀輕的淋洗液中可溶性鐵增加,氧化還原電位也低。雖然水稻變旱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他對生產問題的關注是令人敬佩的。

林傳光早期對稻胡麻斑病(Helminthosporium oryzae)作了很全面的研究。對病害造成的損失、病菌的越冬場所、初侵染來源、稻的感病時期、品種抗病性和防治方法都作了詳細研究。根據3年幼苗接種試驗,於500餘號品系中選出不同生長期均有抗性的品系3號。這在1936年無疑是一項較全面完整的研究,也是開中國稻胡麻斑病系統研究之先河。

此外,對於殺菌劑,林傳光除了研究金屬離子對菌的毒性外,還十分珍視中藥的抑菌作用。在40年代末,鏈黴素剛剛問世,對肺結核還沒有很多特效藥時,他就對傳統的油浸白果治療肺結核病的效果感興趣。經他和合作者對有效物質進行分離和測定,結果得出有效物質白果酸的結晶,並證明有抑制分枝桿菌的作用。為中藥治病提供了科學依據。另外,他對服用量是否太少提出疑問,並對油浸可能起到增效作用也作了推測。他還和合作者對中藥狼毒(Stellera chaemejasme)的抑菌物質進行抽提和對其性質加以了解。證明其對真菌的抑制作用,還發現其對細菌的抑制力反不如對真菌,對動物則只有非常弱的毒性。他對中草藥的殺菌作用興趣不減,到1958年還譯了托金著的《植物殺菌素》一書。

六、對科學事業鍥而不捨,堅持實事求是的學風

林傳光學習刻苦,治學嚴謹。他的同學美國匹茨堡大學李景鈞教授為他論文集所寫的序言中說:「我一生所認識的朋友中,很少有像傳光那樣肯吃苦用功的。無論環境如何惡劣,他的科學興趣始終不變。無論設備如何簡陋,他的研究工作延續不斷。凡認識傳光的人,必會與我同感;他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不苟言、不苟笑,思考周密,治學嚴謹。他從來不說大話,不說空話,不說謊話,不說廢話。」

林傳光一生除親自從事科研工作外,還造就了一大批植物病理界的人才。親自指導過的達數十人,他們大多已成為中國植物病毒、真菌病毒、病害流行、病菌耐藥性等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或某些作物病害的專家。這都和他的嚴格要求、言傳身教和誨人不倦是分不開的。30年代,他在金陵大學任助教時,誰的真菌圖畫不好,就不讓他離開實驗室,連同輩人也不放過。50年代,他帶研究生時,曾組織讀書報告會,綜述當時科學上的最新進展,開擴了大家的思想,博得一致好評。因為討論熱烈,常常忘了下課。晚年,對後輩學生更是關懷備至、如同父兄。病中還為學生校閱譯稿,直到生活不能自理時,還由他女兒讀譯文,自己看原文,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如《植物和寄生物關係的生化問題》、《植物病理》等書都是在這種情況下校閱出來的。正因為他以全部身心投入教學事業,凡是受過林傳光教誨的無不交口稱譽。

林傳光 - 主要論著

1、林傳光:《福建重要植物病害簡報》,《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林新報》,1937,14(12):347-350.

2、林傳光,蔡潤生:《兩上白果化合物對於分枝桿菌的作用》,《中國植物雜誌》,1950,5(1):6-8.

3、林傳光:《植物種苗防病處理》,《植病叢刊(第四種)》,中華書局出版,1952.

4、 林傳光:《晉、察、綏馬鈴薯疫病專題訓練會議總結》,《一九五二年晉、察、綏馬鈴薯疫病專題訓練會議彙刊》,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病蟲害防治司,1952.

5、林傳光:《稻粒黑穗病菌孢子萌發中的感光作用》,《植物病理學報》,1955,1(2):183-190.

6、林傳光:《怎樣防治水稻病害》,中華書局.

7、林傳光:《植物病害概念》,《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6,2(1):33-37.

8、林傳光:《關於柑桔黃龍病幾個問題的討論》,《植物保護學報》,1963,2(3):237-241.

9、林傳光,梁平彥:《幾種疫霉在營養上對於氮鈣和有機酸的要求及酸度關係的研究》,《微生物學報》,1965,11(4):470-478.

10、田波,覃秉益,林傳光:《馬鈴薯X病毒和煙草花葉病毒對於馬鈴薯Y病毒侵染酸漿干擾作用的研究》,《微生物學報》,1966,12(4):86-90.

11、林傳光:《在侵染性植物病害上必須充分接受歷史的經驗教訓》,《植物保護》,1979,(1):8-10.

12、林傳光:《論真菌與綠色植物的關係及其發展趨向》,《植物保護》,1981 (2):31-33.

林傳光 - 參考資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