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枕骨大孔
圖片來自優酷

枕骨大孔是顱底後區正中有一孔為枕骨大孔,脊髓上端在此與延髓相連。枕骨大孔形狀不一,有雙半環形、卵圓形、近似卵圓形、菱形等,中國人卵圓形者多見。

目錄

概述

枕骨俗稱「後腦勺」,是平臥時頭部與枕頭相接觸的部位,故稱為枕骨。在枕骨與脖子相連處中央實際有一個大孔,叫枕骨大孔,腦和脊髓在此處延續。

枕骨位於頂骨之後,並延伸至顱底。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個大孔,叫枕骨大孔,腦和 脊髓在此處相續。以枕骨大孔為中心,枕骨可分為四個部分;後為鱗部,前為基底部,兩側為側部。枕骨與頂骨、顳骨及蝶骨相接。

枕骨大孔是顱底的重要組成成分,顱底又可分為前部和後部,主要結構:枕骨大孔、 枕髁、破裂孔、 髁管、頸靜脈孔、頸動脈管外口、莖突、莖乳孔、舌下神經管外孔、下頜窩、枕外隆凸、上項線、 骨齶、 切牙孔、齶大孔、鼻後孔、 卵圓孔、棘孔。

枕骨大孔的大小有性別差異,男性要比女性的大。位於枕骨大孔的外側的突起。其後方為較淺的髁窩,可通髁管,有導靜脈連接顱內外靜脈血流;再向外側是突向下前的乳突。一般男性枕髁比女性的大,在性別判定上具有定的意義。

最常見的症狀有

(1)突發劇烈頭痛,頻繁嘔吐,頸項強直。

(2)意識障礙出現較晚,可突然昏迷。

(3)血壓升高,脈搏緩慢,呼吸深慢而不規則,短時間內可突發暫停或停止,接着脈搏微弱、血壓下降,心跳多在呼吸停止後數分鐘內亦停止。若立即給氧,施以人工呼吸和按壓心臟恢復心跳及其他支持療法,心跳可維持一個較長的時間。

(4)很少有瞳孔變化,晚期才出現雙瞳散大。

其特點為生命體徵紊亂出現早,意識障礙出現較晚,患者早期可突發呼吸驟停而死亡

病變

當枕骨大孔出現病變,如枕骨大孔區軟骨發育不良或枕骨大孔疝時,便會引起其穿行結構受壓,不僅影響腦血流量及腦脊液循環,還會導致面、頸部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尤其是枕骨大孔破損時,因枕骨大孔區與小腦扁桃體、第4腦室、後4對腦神經及脊髓起始段相毗鄰,有時甚至無法進行手術;如果切除部分骨質,又會引起出血、顱頸交界區的穩定性下降等併發症。

討論

顱頸交界區的發育過程極為複雜,主要包括神經外胚層的分化以及脊索對於軸旁中胚層的誘導。軸旁中胚層是中軸骨與骨骼肌的前體。當軸旁中胚層開始出現生骨節,前2個生骨節逐漸形成枕骨的基底部,第3生骨節形成頸靜脈結節並發育出枕骨鱗部;第4生骨節也稱前寰椎,發育成為斜坡、神經弓、枕髁及第1頸椎的外側部。與枕骨鱗部膜內成骨所不同的是,大部分的蝶骨、顳骨岩部及枕骨基底部屬於軟骨內成骨。枕骨大孔周邊,是各部分軟骨的不斷骨化與縫的閉合共同完成。斜坡及枕骨大孔的前部源自蝶、枕軟骨結合及顱底外側縫的生長;隨着顳骨岩部、蝶-顳交界區的生長,枕骨、顱後窩逐漸下降,並低於顱中窩以容納腦幹、小腦及腦底血管等結構。

對於顱頸交界區,尤其是顱底的損傷,其致死率、致殘率高。常見的病變有:硬脊膜內/外腫瘤,椎動脈受損,風濕性疾病,滑膜囊腫,脫髓鞘疾病及延髓空洞症。即便手術也面臨巨大風險,有時腫瘤難以完全切除。為保證治療的安全和有效性,手術方法不斷改進。手術設計應依據損傷的類型和範圍,如果損傷位於斜坡至第2頸椎層面,適合採用經口咽入路的方式。隨着內鏡技術的發展,採用鼻內鏡入路,更適合顱頸交界區的病變;經枕髁外側入路能夠到達枕骨大孔的腹側或腹外側區,由於上述方法均會損傷部分正常組織,掌握該區域的形態特點不僅能夠減少侵害,也有助於提高手術效果。

研究表明,枕骨大孔面積越大的患者,手術時的解剖視野就越好。無論是長度或寬度,男性枕骨大孔的測量結果均比女性要高,因此女性患者手術時,可能要多做一些骨切除。本文測得枕骨大孔的平均長度及寬度分別是(34.45±2.95)及(29.18±2.15)mm,略低於歐洲及美洲人群的結果,但高於印度人群,這說明枕骨大孔的基本參數存在種族差異。

擴展資料

枕大孔區腫瘤由於病變位置深在,臨近腦幹、頸髓、椎動脈、後組顱神經等重要組織、血管、神經結構,是生命中樞所在,血運非常豐富,術前隨時可能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死神隨時會來敲門。而術中任何一個微小的閃失都有可能使患者非死即殘。

故位於該區,特別是腦幹腹側腫瘤的治療一直是神經外科醫生面臨的挑戰之一。該區域手術旨在不損害病人遠期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儘量做到全切除腫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需要手術醫師具有豐富神經外科解剖知識、嫻熟的手術技巧及豐富的手術經驗。

視頻

枕骨大孔與小腦幕區別

[1]

學習-枕骨大孔區骨性解剖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