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南宋)
楊政(1098年—1157年),字直夫,原州臨涇(今甘肅鎮原)人。南宋名將。楊政於北宋末年從軍,後成為吳玠部屬,參與和尚原、饒風關、仙人關三次大戰,在抗金戰爭中屢立功勳,累官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知熙州、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
- 紹興十年(1140年),改知興元府。金軍毀約入侵,楊政率軍於鳳翔府及寶雞多次擊敗金軍。因功建節,領武當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紹興和議」簽訂後,楊政仍任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置都統制司於興元府。又兼知興元府、利州路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中部,成為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
- 紹興十四年(1144年),改兼利州東路安撫使,也置司興元府。
- 紹興十八年(1148年),所部改稱興元府御前諸軍,楊政任都統制
-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進官太尉。
- 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楊政逝世,年六十。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襄毅」。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楊政 | 出生時間 | 1098年 |
別 稱 | 楊襄毅 | 去世時間 | 1157年 |
字 號 | 字直夫 | 出生地 | 原州臨涇 |
所處時代 | 宋朝 | 官 職 | 興元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太尉 |
民族族群 | 漢族 | 追 贈 | 開府儀同三司 |
諡 號 | 襄毅 | 主要成就 | 抗擊金軍,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 |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楊政於北宋末年從軍,南宋初成為吳玠部屬。紹興元年(1131年)五月,金軍攻箭笞關,吳玠派楊政擊敗金軍,以功升右武大夫,成為中級武官。和尚原之戰中楊政再次建功,雖家屬仍在金占領區,仍然受到吳玠的信任,成為吳玠的愛將。[1]
- 紹興二年(1132年)初,任知方山原(今陝西隴縣西南),擊敗來犯的金軍,升兼鳳州(今鳳縣東北)知州。[1]
- 紹興三年(1133年),先後參與饒風關、仙人關戰役,以功升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慶陽(今屬甘肅)知府、同統制關外軍馬、兼節製成、鳳、興州(今略陽)。 [1]
- 紹興五年(1135年)春,金軍渡淮南犯,吳玠為配合南宋東南抗金戰爭,派楊政、吳璘出兵北上,攻占秦州,又擊敗金援軍,升任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環慶、利州路安撫使。[1]
- 紹興八年(1138年)末,宋金第一次和議。次年,金以陝西地歸宋,楊政才得以迎取家屬。同年六月,吳玠死後,楊政改任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今臨洮)知州、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地位漸與吳璘相近。 [1]
- 紹興十年(1140年)三月,楊政改任興元知府。同年五月,金軍破壞和約渡黃河西上,占領陝西大片地區,楊政率軍於鳳翔府城南寨及寶雞擊敗金軍;又與吳璘聯合抗擊金軍於鳳翔府地區,「鳳翔之捷,(楊)政奮不顧身,功效顯著」,因而建節,領武當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1]
- 紹興十一年(1141年)末,宋金「紹興和議」後,楊政仍任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都統制司置於興元府,楊政又兼興元知府、利州路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中部。 [1]
- 紹興十四年(1144年)九月,利州路分為東、西兩路,楊政改兼利州東路安撫使,也置司興元府。[1]
- 紹興十八年(1148年)五月,撤銷四川宣撫使司,楊政所部改稱「興元府御前諸軍」,楊政任都統制。 [1]
-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楊政因已建節十年,以守邊安靜,武階官進為最高的太尉。[1]
- 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楊政逝世,享年六十歲。後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襄毅」。[1]
人物評價
史書記載
- 《宋史·卷三百六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六》[1]
- 《宋史·卷三百六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