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洋川镇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地理坐标:东经107°07′-107°061′,北纬27°55′-28°02′。东南接郑场镇清源村、凤凰村,东北连大路槽乡和旺草镇,西北与茅垭镇为邻,西面、西南面临风华镇。

洋川镇是全国唯一被省命名的诗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农业旅游示范点、生态示范村,全省文明村镇,全市经济强镇。二十里平川万亩大坝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5.5℃,气候宜人,是最佳人居环境和避暑胜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洋川,文化历史悠久,宋二冉军事战略名扬海外。[1]

目录

乡镇概况

洋川镇人民政府驻该镇东街社区。辖团山、桑木、东山、兴隆、民兴、民丰、诗乡门、雅泉8个行政村(97个村民组)和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天台、红五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户2.3015万户(其中农业1.1751万户,非农业1.1264万户),农业人口5.0040万人(其中男2.6021万人,女2.4019万人),非农业人口3.3273万人(其中男1.7302万人,女1.597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39.9%。全镇国土面积13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0151万亩(其中田9万亩,土7792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2人。最高点东山村和尚坪1480米,最低点雅泉村保林车垭口730米。年降雨量1138毫米,无霜期284天。

历史变革

1992年7月全县撤区建镇并乡,原洋川区、城关镇合并建为洋川镇。原洋川区金承乡、文星乡分别划入风华、大路槽乡。原被撤乡设为片区,当年7月8日开始,全镇辖团山、桑木、雅泉3个片区和东街、南街、西街、北街4个社区,共33个行政村339个村民组10个居委会。1994年将片区更名为办事处。1999年又将办事处定为管理区,设党委。2002年4月,全镇撤管理区建大村,撤大关、山关、山坪、山堡4个村,合并组建团山村;撤桑木、红花2个村,合并组建桑木村;撤东山、石坝、西山坪3个村,合并组建东山村;撤关外、红元、兴隆、杨柳4个村合并组建兴隆村;撤达木、长新、任大坝3个村,合并组建民兴村;撤店子、红丰、南阳、民主4个村,合并组建民丰村;撤永山、青山、云星、福兴、千工5个村,合并组建诗乡门村;撤雅泉、天山、保林、石子垭4个村,合并组建雅泉村;庆丰村并入东街社区;天台、农元两村合并组建天台社区;红五村改为红五社区;原南街、西街、北街三社区不变。

洋川镇199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诗乡",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康镇"。[2]

经济发展

洋川镇是全国唯一被省命名的诗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农业旅游示范点、生态示范村,全省文明村镇,全市经济强镇。二十里平川万亩大坝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5.5℃,气候宜人,是最佳人居环境和避暑胜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洋川,文化历史悠久,宋二冉军事战略名扬海外。

洋川镇形成以农业为主,饮食、服务、旅游、建筑、加工、运输等产业并驾齐驱的旺势发展态势;社区文化、新村亮点成为绥阳县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中国辣椒之乡生产基地、野猪、野鸡畜牧养殖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等构建成全县最大特色农业产业化重镇。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镇严格按照"围绕项目促发展、改善民生构和谐、统筹城乡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为建设诗意洋川、生态家园、新港之城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奋斗目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00万元,年均增长28.99%;财政总收入达到10000万元,年均增长16.0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全市建强镇前5位行列。

旅游资源

汇园山庄

汇园山庄位于绥阳县洋川镇雅泉生态园阁口河碧螺山处,距绥阳县城约5公里,距207省道约3公里,这里洋川河及金承河两河交汇,碧螺山、神龟林隔河相望,山水相连,碧波环绕,树木葱郁,被绥阳人称为"小花溪"。古文人曾有联曰:"碧螺跃江,江流宛转绕福地,神龟戏水,水波回曲环香洲"。

目前山庄总体设施基本完成,其中房屋馆舍约3000平方米,草坪绿化5000平方米,森林植被占地约200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建筑以山水园林风格为主,造法自然,格调清雅,亭台楼阁,洞林山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山庄功能齐全,能同时满足500余人就餐,100余人生态会议室,50余人高中档住宿,并特有"花园棋牌室"四间。自助烧烤、休闲垂钓、体育运动、拓展训练、儿童游乐、一应俱全。在这如梦似幻的环境里让你真正的放飞自己,回归自然,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蛙鸟虫鸣、花香稻语,登楼看山、清流濯足,无不是人生妙事。

石房子

说起石房子,在全国并不少见,如贵州布依族的石板房、云南大理白族的卵石房、北方辽族的千年花岗岩石房子……。所以,当我听说此次贵州省绥阳县之行主要参观的景点是绥阳的石房子时,并没多大兴趣,但当我们来到坐落在绥阳县洋川镇山关村桐子湾村民组祠堂坡小山上,眼前的这座石房子却让我足足愣了几分钟。

准确的说,这是一栋"奇绝的房子"。看上去,它只是几段残垣断壁,只是那柱、挂、梁、枋纵横交错,气宇轩昂地敞开着,所有的秘密都散布在往日的时光中,曾经有过的一切在无尽的世事沧桑之后依旧不改饱经风霜的光洁,其沉稳与庄严,其风骨与神韵一眼就能望得见。

石房子的建筑面积170.6平方米,除了正屋之外,还有次间、梢间四间房。从这些巨大的石柱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的木匠工艺被移植到了石头上,整栋建筑采用的是全榫卯结构。尽管有些石梁已经破损,但那石柱上的凹槽里,仍然清晰地显示着一道道整齐的凿痕,榫卯的石房结构即便到了今天,依旧丝丝入扣,显得十分紧凑,坚实而稳固。而且门头上有精雕细刻的花、鸟、鱼、兽等花纹图案,精细逼真。使整个建筑刚柔兼具,向人们炫耀着当年工匠们精湛的工艺。如,有一根6米多高的长石柱,就有4-5吨重量,几吨的落地柱共有22根,各种穿坊落檐21根,即便是相对小一些的7根软柱,也有三、四百斤,整个建筑大约300吨重量。在我国,石筑建筑颇多,但大多是用石头砌、垒、盖等方式,而像绥阳这栋石房子从材料、结构、榫卯等建筑工艺上不用一木一钉,不用任何粘合剂(如水泥)的全石建筑实属罕见。

可以说这栋房子令人叹为观止的还不仅仅是一座石料构筑的厚重的物质文明,还在于房子遗迹所赋予的精神价值。[3]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