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個人簡介

楊培寧淮南新集賓館的服務員。高挑的身材、姣好的容貌、大方的舉止,使她顯得楚楚動人。而最讓人心動的,是她眉目間發自內心的微笑。

  90後的楊培寧愛笑,也會笑。她的笑容像初春的花朵,天然舒展,令初識者如沐春風。也是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好日子,她就是帶着花兒一樣的笑,在北京,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把全國大賽特金獎盃高高地舉過頭頂的。那一刻,人們記住了楊培寧的微笑,同時,也記住了養育過她的城市——淮南。

  打開楊培寧的生活相冊,看着她從小到大一張張如花的笑靨,你會想到,她一路走來,必定有好的家庭條件和順暢的生活道路相伴。可事實剛好相反。小培寧8歲的時候,家裡的頂樑柱,在井下工作的爸爸便因嚴重的工傷事故而臥床不起。從那時起,媽媽把主要精力放到照顧爸爸上。小培寧也在那一年告別了童年,幫着家裡擔起了照顧4歲弟弟和家庭的擔子。媽媽對爸爸的悉心看護,把苦難埋藏在心底而絕不在他人面前流露的堅韌,是對小培寧無言的教誨。媽媽一次次把得來不易的衣食用品留給爸爸和兒女,自己默默地忍受飢苦的情形,深深地刻印在楊培寧幼小的心靈里。這個8歲多的小姑娘,很快就學會了做飯、洗衣服。直到今天,她仍記得第一次把炒好的土豆絲端到媽媽面前時,媽媽眼中泛出的淚光。雖然沒到懂事的年齡,小培寧已經知道了與別的孩子的不同,知道了要為媽媽分擔更多家務,要更加刻苦地學習上進。艱辛的人生早早教會了楊培寧許多生活本領和做事經驗,卻從來沒有能夠將「陰影」留在她那明朗帶笑的容顏上。

  高中畢業後不久,楊培寧迎來了個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轉機,國投新集集團下轄的楚源工貿公司向她伸開熱情的雙臂;作為工傷家庭子女,她走進了新集賓館的大門,成為了一名服務員。從此,心存感恩之情的楊培寧踏入了社會事業建設者的行列。

  一直目睹她成長的賓館經理羅艷說:「楊培寧素質好,求上進,人很陽光。進賓館後,一步一個腳印,一直在進步。楊培寧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於公司、賓館的培養和好的用人機制,以及長期堅持開展的崗位勞動競賽。也得益於她本人熱愛本職,心有顧客,謙虛好學,事事爭先的可貴品質」。

  見過楊培寧的人,第一感大都是,「這是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人」,在她身上有一種吸引力和感召力。可剛進賓館時,楊培寧卻是個很靦腆的姑娘,同生人說句話臉都紅。賓館是公眾交際的場所,它對從業者的職業要求首先是面帶微笑、舉止大方、言談得體。為使自己儘快進入角色,楊培寧暗下「改觀」決心,她對鏡微笑,反覆演練優雅的步態、身姿。為了使笑容更自然,她經常口含竹筷伸展臉部肌肉。同時,她還留心學習周圍同事之長,補自己之所短。師姐王清風是公司的服務標兵,楊培寧自覺向她看齊,仔細觀察她的衣飾、表情、體態、交談及擺台布席等,每有心得,便學以致用。在公司、賓館組織的培訓和勞動競賽中,人們總是能看見楊培寧那神情專注的面影。

  為了在各項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楊培寧常常給自己加壓增重,勤學多練……用心和不懈的努力,使楊培寧很快從小姐妹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新集賓館的業務尖子。《感恩的心》,是楊培寧很喜歡的一首歌。正是懷着這樣的心情,她積極地參加各類社會公益和文體活動,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青年志願者。

  過去一年,楊培寧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摘取了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特金獎。

  這項國家級的賽事,始創於1984年,每隔5年舉辦一次。競賽內容共有六項。楊培寧作為安徽省的代表,參加了「餐廳服務項目」的角逐。有人形象地將這項賽事比作「攀爬餐飲界珠峰」的拼爭;其要求之嚴苛、競爭之激烈,是國內各種同類賽會所無法比擬的。

  全國烹飪技能大賽共分兩個階段進行;在首回合省內選拔賽中,楊培寧一路過關斬將,擊退各路行家裡手,獲取了金獎。因為實操與理論總成績優異,她還被評為「安徽省技術能手」,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代表安徽參加全國競賽的選手。[1]


楊培寧餐飲擺台金獎作品《楚風漢韻》

  在首都北京總決賽的會場上,薈萃着來自全國各地的精兵強將,場上的競爭氣氛緊張而濃烈。看,來自安徽淮南的楊培寧上場了!只見她面帶自信的微笑,身着藍底刺繡花飾短袖旗袍,從容步入賽場。一亮相,她就先聲奪人,讓評委們的眼睛為之一亮。接下來,楊培寧在之前已仔細查看過的各個賽場中盡顯身手;徒手行進、端托行走、斟酒、疊餐巾花、現場隨機抽題處置,每組單項賽她都完成得自然流暢,恰到好處。尤其是她的擺台作品——《楚風漢韻》,更是讓人拍案叫絕:金輝交映的滿席現代器皿間,錯落擺放着青銅酒爵、靈動的秦時車馬、渾樸的楚地編鐘……加之以楊培寧春風拂面般的笑容,評委們被打動了,被文化與宴飲的結晶深深地陶醉了;所有的感動都呈現在臉上,所有的讚許都寫在高高舉起的評分牌上。[2]


  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台上,楊培寧微笑着舉起了特金獎盃。她舉起一座城市的光榮!(許廣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