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逵(《水滸傳》中的人物)

李逵(《水滸傳》中的人物)

來自網絡的圖片

李逵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雜劇「水滸戲」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李逵生得粗壯黝黑,綽號「黑旋風」。他是沂州沂水縣(今屬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百丈村人氏。因為打死了人,被關進牢里,但得到了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當牢子。為救宋江,李逵大劫法場,與眾人大鬧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但因老母在沂嶺被老虎所害,李逵怒殺一窩四隻老虎。李逵臂力過人,善使一雙板斧,他也是一百零八將之一,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上應天殺星

梁山受招安後,隨軍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戰事結束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因宋江飲高俅等奸臣送來的毒酒中毒後,擔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覆仇,便讓李逵也飲下毒酒,李逵隨後身亡。

李逵是《水滸傳》成書之前便已在文學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現的人物,但《水滸傳》對其進行了很明顯的加工塑造,使他成為一個心粗膽大、率直忠誠,同時又魯莽好戰的性格鮮明的角色。

目錄

人物外貌

黑熊般一身粗肉,鐵牛似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煞下雲梯。

人物起源

與很多《水滸傳》人物一樣,梁山好漢李逵這一形象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根據《宋史》等記載,歷史上的宋江起義,頭領有三十六人,但多數姓名並無記載。 [3-4] 而史載兩宋之交的確有一名為李逵的將領,有學者將其列入李逵可能的歷史原型中,但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此李逵與《水滸》之李逵並無任何相符合之處。

而在宋元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最早出現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綽號,其中包括了「黑旋風李逵」。 在大約同一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李逵也作為宋江部下之一出現,但並無專門情節。 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在元雜劇中,李逵的形象很快豐滿起來,現存的資料顯示,與水滸故事相關的劇目中,以李逵為主角的占據極大比重。 [10] 著名的劇目包括康進之的《李逵負荊》、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等。總體來說,前期的劇目中,李逵多為風流才子形象,後期的形象則逐漸趨近於「憨傻大漢」。這一演變,為《水滸傳》中的李逵形象奠定了基礎。而部分元雜劇中的李逵情節也進入了《水滸傳》之中。 另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孫、著名劇作家朱有燉也作有《黑旋風仗義疏財》,此劇與《水滸傳》小說面世的先後順序尚有爭議,但應是取材自宋元以來民間廣泛流傳的水滸故事,而沒有受《水滸傳》的較多影響。

人物經歷

《水滸傳》中的李逵,是這一文學形象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以下情節是根據百二十回本《水滸全傳》概括的。其他現存版本中,起源較早的百回本內無征田虎、王慶部分,簡本(文簡事繁本)系統中的征田虎王慶部分與《水滸全傳》不同(一般認為「全傳」本是根據簡本改編),金聖歎評本(70回本)無大聚義後情節。

初次出場

李逵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長名為李達。李逵因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當一個小牢子,與江州兩院押牢節級院長「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殺閻婆惜被發配江州,與戴宗相見。在戴宗的引薦下,李逵認識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兩銀子給李逵拿去賭,李逵對其慷慨極為拜服。緊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飲酒,宋江要吃鮮魚,李逵便去討,卻聽說要等魚牙主人來了才能賣。李逵因此發怒,後來魚牙主人「浪裏白條」張順見他搗亂,便與他廝打起來,從陸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來叫停。從此張順也與三人成為好友。「黑旋風斗浪裏白條」一節,因為場面精彩,後來常常成為水滸題材的繪畫、影視重點表現的情節。

江州劫法場

數日後,宋江酒後在潯陽樓上題反詩,被無為軍在閒通判黃文炳解讀為反詩,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發,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其後戴宗為救宋江,傳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黃文炳識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斬。

為救二人,梁山二十餘條好漢趕到江州,劫了法場。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動的情況下,也獨自從預先藏身的樓上跳下,砍翻兩個劊子手,與梁山眾人同時在法場裡廝殺。救出宋、戴二人後,李逵殺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領晁蓋對他喝阻也無效。其後李逵和梁山眾人打入無為軍,殘殺黃文炳,並從此與江州的張順等人隨宋江上了梁山。[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