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華
李盛華 |
李盛華,男,漢族,1959年6月生,山東菏澤人,1984年7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甘肅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骨科主任醫師,天津中醫藥大學骨傷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1]。
曾任甘肅省中醫院院長、黨委委員[2]。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甘肅省中醫院院長、黨委委員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山東菏澤
出生日期----1959年6月
國 籍 ---- 中國
畢業院校----甘肅中醫學院醫療系
人物履歷
1979年9月--1984年6月 甘肅中醫學院中醫系學習;
1984年7月--1992年5月甘肅省中醫院工作;
1992年5月--1993年3月甘肅省中醫院醫務處副主任;
1993年3月--2000年8月甘肅省中醫院骨傷科副主任、主任;
2000年8月--2001年8月甘肅省中醫院院長助理,兼任甘肅省中醫院骨傷病研究所主任、骨傷科主任;
2001年8月--2006年4月甘肅省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06年4月--2019年7月甘肅省中醫院黨委委員、院長。
社會兼職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委員、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甘肅骨傷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甘肅分會主任委員。《甘肅中醫》副主編、《中醫正骨》、《中國骨傷》雜誌編委。國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333"科技人才、"555"創新人才,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才,甘肅省衛生廳醫療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
主要成就
科研項目
基於PI3K/Akt信號通路探討微循環障礙相關microRNA在血瘀質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中的調控機制及活血化瘀方調體干預研究,血瘀體質型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相關microRNA組學分析及其靶基因調控網絡研究,陽虛質膝骨性關節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水平及調體干預研究,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中醫體質類型及其相關基因多態性研究。
項目成果
李盛華從事臨床醫療工作30餘年,在臨床上有着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到的理論見解,主要學術思想可概括為「六個結合」,即中醫與西醫相結合,手法與手術相結合,中藥內服與外治相結合,心理干預與康復治療相結合,個體化治療與綜合治療相結合,流行病學調查與發生災害防治相結合,其學術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在學術傳承方面:李盛華作為隴中正骨學術流派的第三代傳承人代表人物,他先後師從張生祿、路煥光、宋貴傑學習平樂正骨手法,深受馮天有為代表的新醫正骨療法和以尚天裕為代表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方法的影響,後拜孫樹椿為師,學習清宮正骨手法,最終將所學融會貫通,結合甘肅民間正骨手法,在總結和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形成了具有明顯地域特色、技術成熟、理論體系完整的隴中正骨學術流派。
在臨床實踐方面:李盛華將骨傷科三期辨證的內治與外治相結合,即早期內服「消腫止痛合劑」、外敷「消定膏」,中期內服「損傷散」、外敷「續筋接骨膏」,後期內服「補腎愈骨膠囊」、外用「舒筋利節塗膜劑」;對開放性感染者,應用「排膿斂瘡浸液」浸洗患肢,使中醫辨證與用藥途徑更具特色、更趨合理。對脊柱退行性病變,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脊柱關節疾病採用階梯療法,即早期採用保守的方法治療,中期採用微創的方法治療,後期採用植骨融合等終極手術。對創傷急救,首次提出「明確診斷,救命為先,救治為主;兩個主輔,中醫為主,西醫為輔;手法為主,手術為輔」的治療方針,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災害醫學救治方面「簡、便、效、廉」的功效,為中醫骨傷在自然災害中的急救應用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微創學術思想方面:李盛華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將微創理念和骨科微創技術緊密結合結合,提出骨科微創的概念,並且在國內率先出版《骨科經皮復位內固定療法》、《骨科微創治療學》和《骨傷科微創技術》等專著,其中《骨科微創治療學》獲200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著作二等獎,《骨傷科微創技術》獲201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著作獎三等獎。
李盛華 |
在科研、論著方面: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7項,獲得國家獎勵2項、省廳級獎勵15項,目前主持在研課題11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科技廳項目6項,廳級重點中醫藥科研項目3項。作為骨傷科學科帶頭人,引領甘肅省中醫院骨科先後成功申報並獲得中華中醫藥骨傷名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甘肅省骨傷科臨床醫學中心、隴中正骨學術流派等多個重點項目。
主要著作
《骨科經皮復位內固定療法》
《骨科微創治療學》
《骨傷科微創技術》
獲得榮譽
甘肅省「333」科技人才
甘肅省「555」創新人才
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才
國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
甘肅省優秀專家
2004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度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著作二等獎
201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著作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