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白《行路难》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李白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1]

《行路难》系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诗作于离开长安之时,有系于开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所作;有系于天宝三载(744),谓是赐金放还时作。参照《梁园吟》、《梁甫吟》二诗,与此结尾如出一辙,故以前说为允。

诗从高堂华宴写起,可能是饯筵的场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本于《北史》“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那样的盛宴,然而接下来却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和食欲。“停杯”尤其“投著”这个动作,表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悲愤和失落,“拔剑击柱”这一动作,更增加了这种感觉。“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现。于是诗的前四句就有一个场面陡转的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景,但这是象征性的写景。它象征的是李白一入长安,满怀壮志,却备受坎坷,没有找到出路。具体而言,“欲渡河”、“将登太行”是以横渡大河、攀登高山来象征对宏大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则是以严酷的自然条件来象征在政治上遭受的阻碍和排斥。两句既交待了“心茫然”的原因,又起到点醒题面的作用。以下一转,连用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钓鱼,一是伊尹在辅佐成汤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舟从红日之旁驶过。显然又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时来运转,一骋雄才。这四句中诗情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起落。

以下诗情再一次由浪峰跌至深谷,而且是一连串儿几个短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仿佛走到一个歧路的路口上,不知道该怎么走,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这与前文“拔剑击柱心茫然”相呼应,表现了理想破灭,陷入迷惘。而最后两句却又振起音情,冲决出迷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在音情上大起大落,充分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尽管几度陷入悲愤,但结尾却奏出了最强音。所以虽然写的是《行路难》,却自有豪气英风在。诗中拉杂使事,长短其句,也是太白惯用伎俩。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