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華
李方華 | |
---|---|
性別 | 女 |
出生 | 1932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廣東德慶 |
民族 | 漢 |
母校 | 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物理系 |
職業 | 物理學家 |
物理學家 1932年1月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德慶。1956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物理系。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電子顯微學會理事長。
目錄
教育背景
1956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物理系。
工作經歷
- 1956年-1961年,被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實習員。
- 1961年-1978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 1978年-1986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 1986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
- 1982年10月-1983年5月,前往日本大阪大學應用物理系任訪問學者。
-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1996年-2000年,擔任中國電子顯微學會理事長。
- 199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研究方向及領域
科研成果
20世紀60年代提出校正電子衍射動力學效應的方法,藉此測定了晶體中的氫原子位置。70年代合作建立了衍射晶體學與高分辨電子顯微學相結合的圖像處理技術,用此測定了多種微小晶體的結構。80年代提出一種高分辨電子顯微像襯度理論,是上述技術的理論依據,也是首次觀察到晶體中輕原子鋰的理論指導。提出了基於相位子缺陷的准晶體結構測定方法,並付諸實際應用。近十年建立了測定原子分辨率晶體缺陷的圖像處理技術,成功應用於半導體和超導體材料。
主要獎項及榮譽
- 1979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三等獎,第二完成人。
- 1984年,李方華課題組以「點陣像的建立與晶體結構的直接觀測」項目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 1989年,以高分辨電子顯微學贗弱相位物理近似像襯理論及晶體結構新現象,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1991年,以高分辨電子顯微學中的圖像處理理論和方法研究,獲得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物理獎。
- 1991年,以准晶體結構和相位子缺陷研究,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1992年,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會橋本初次郎獎(個人獎)。
- 1992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1993年 中國電子顯微學會錢臨照獎(個人獎)。
- 1994年 巾幗建功立業標兵(國家機關婦工委評)。
- 2001年 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婦女。
- 2002年,在她70歲華誕之時,國際電子顯微學會學術期刊《Ultramicroscopy》出版專刊予以慶賀。
- 2003年2月27日,獲得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 2005年,以微小晶體結構測定的電子晶體學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09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學術成就及著作
2009年,撰寫的專著《電子晶體學與圖像處理》出版。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1] 傑出女科學家李方華院士剖析科研評價體系 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