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承貴,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具體負責人、學術委員、研究員。1996年破格為副教授、1999年破格為教授。2003年引進到南京大學。

李承貴
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目錄

人物經歷

1982-1986,江西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

1986-1990,上饒師範學院任教;

1990-1992,江西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6年破格為副教授、1999年破格為教授。

2000-2003,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2003年9月調入到南京大學。

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儒佛道治理思想研究團隊"學術帶頭人。曾任南昌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0-2003),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09.5),曾先後訪問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美國西來大學、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慈濟大學、華梵大學、佛光大學、澳門理工大學等。

學術兼職

江蘇省儒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朱子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孔子學會陽明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實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韓國成均館大學客座教授,韓國忠南大學特聘研究員,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等。東京大學訪問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韓國忠南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台灣大學訪問學者。

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有:本科生:"中國哲學史"(上下)、"中國哲學原著選讀"、《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宗教學原理"、"倫理學原理"、"中國佛教史"等;碩士生:"儒學概論"、哲學方法論"、"中國近代哲學研究"、"文化哲學"、"東亞儒學"、"宋明理學"、《中國儒學史》等;博士生:"儒學專題研究"、"宋明哲學"、"易哲學概論"、"中國傳統哲學現代性研究"等。

研究方向

1、孔孟荀儒學,2、易哲學,3、宋明理學,4、儒佛關係,5、中國近現代哲學(現代新儒學),6、老莊哲學,7、哲學方法論。8、文化哲學。

學術成果

主要著作

1、李承貴:《楊簡》,雲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李承貴:《陸九淵》,雲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

3、李承貴:《宗教與哲學》,譯林出版社,2009年。

4、李承貴:《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5、李承貴:《德性源流--中國傳統道德轉型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7年。

6、李承貴:《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問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李承貴:《中西文化之會通》,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8、李承貴:《新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台灣三民書局,2005年。

9、李承貴:《中國哲學與儒學》,鳳凰出版社2011年。

主要論文

1、《論嚴復對中國傳統哲學的改鑄》,《福建論壇》1998年第1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1998年第4期)

2、《中國傳統哲學開出科學知識之嘗試--以賀麟"心即時空"為例》,《學術研究》2011年第5期。

李承貴
南京大學教授李承貴

3、《中國傳統哲學的特質及其現代轉型》,《哲學研究》2011年第6期。

4、《王國維的儒學範疇詮釋及其範式意義》,《河北學刊》2011年第1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11年第4期)

5、《中國哲學的"自我詮釋"》,《福建論壇》2009年第4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9年第7期)

6、《論王國維對"中國哲學"的建構》,《河北學刊》2007年第5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7年第12期)

7、《西學視域中的中國傳統哲學》,《福建論壇》2006年第1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6年第4期)

8、《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三原則》,《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10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11年第1期)

9、《王國維詮釋"理"的三種路向》,《廈門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10年第6期)、《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10、《中國傳統哲學的五大認知範式》,《學術研究》2010年第6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10年第9期)

11、《儒學的傳承與開新--以熊十力釋"理"為例》,《中山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11年第6期)

12、《儒學傳道的四種方式及其當代啟示》,《福建論壇》 2011年第3期。

13、《方東美生態思想及其意蘊》,《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14、《儒家思想普適性的三大理據》,《福建論壇》2010年第8期。

15、《國學研究的三大課題--心理準備、方法意識與評估規則》,《天津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10年第5期)

16、《當代儒學的五種形態》,《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9年第2期)

17、《儒家思想的當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18、《儒學當代開展的三個向度》,《光明日報》2005年7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1期)

19、《生活儒學:當代儒學開展的基本方向》,《福建論壇》2004年第8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23期全文轉摘)

20、《"人文儒學"何以可能》,《學術月刊》2010年第7期。

21、《人文儒學:儒學的本體形態》,《學術月刊》2009年1第2期。

22、《王陽明思想世界中的佛教》,《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23、《論宋儒重構儒學利用佛教的諸種方式》,《哲學研究》2009年第7期 。(《文史》2009年第10期轉摘)

24、《王安石佛教觀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25、《佛教倫理:朱熹的認知、偏失及其教訓》,《學術研究》2008年第11期。(人大複印《倫理學》2009年第1期)

26、《佛教發展道路的自我調適--宋代儒士佛教觀於佛教之積極效應》,《中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27、《宋代新儒學中的佛、儒關係新論--以儒士佛教觀之基本特徵為視角的考察》,《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1期。

28、《朱熹視域中的佛教本體論--朱熹對佛教本體論的認知及誤讀》,《福建論壇》2007年第1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7年第4期)

29、《二程的佛教觀及其思想史意義》,《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30、《宋明新儒學"儒佛合一"說之檢討--兼論思想的兼容與創新》,《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光明日報》觀點摘要)

31、《儒士佛教觀:佛、儒關係研究的新向度》,《福建論壇》2005年第6期(人大複印《宗教》2005年第5期)

32、《胡宏對佛教的批判及其檢討--兼論其對宋代新儒學的意義》,《安徽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李承貴
李承貴教授

33、《陳亮視域中的佛教--陳亮佛教觀的雙重結構及其檢討》,《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34、《陸九淵佛教觀考論》,《現代哲學》2004年第4期 。

35、《張載的佛教觀及其啟示》,《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36、《儒士佛教觀研究的學術價值》,《哲學動態》2007年第1期 。

37、《歐陽修與佛教--兼論歐陽修佛教觀特質及其對北宋儒學的影響》,《現代哲學》2007年第1期 。

38、《德性喪失的四種類型》,《福建論壇》2007年第7期 。《福建論壇》2005年第6期(人大複印《倫理學》2007年第10期)

39、《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的"貞節"觀》,《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2期)

40、《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的"公"、"私"關係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人大複印《倫理學》2008年第3期)

41、《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中的"理"、"欲"關係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人大複印《倫理學》2006年第9期)

42、《中國傳統德性智慧的三個來源及其當代審視》,《福建論壇》2005年第2期。(《新華文摘》摘要、人大複印《倫理學》2005年第5期、英文《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05年第6期全文轉摘)

43、《明清之際中國傳統道德之走向》,《學術月刊》1998年第10期 。(人大複印《倫理學》1998年12期)

44、《近代愛國主義思想四大轉換及其意義》,《中國教育報》(理論版)1994年2月。(人大複印《中國近代史》1994年第4期)

45、《孔子君子人格及其現代啟示》,《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46、《中國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五十年》,《探索與爭鳴》1999年1期。(人大複印《社會科學總論》1999年第2期)

47、《科學玄學論戰中的研究方法問題--兼論科學玄學論戰在中國現代哲學史中的地位》,《南昌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1年第2期)

48、《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三大變革走向》,《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0年第2期。

49、《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回眸與檢討》,《南昌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年第期)

50、《現代三大研究方法的互動及其檢討》,(加拿大)《文化中國》2001年第3期。

51、《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迷途》, 《文化中國》2000年第4期。

52、《人文主義方法的早期輸入及其學術影響》,《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1年第3期摘要)

53、《研究方法的關係和互釋》, 《文化中國》2003年第4期。

54.《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百年回顧》, 《文化中國》1999年第3期。

55、《傳統文化價值的四個層次》,《中華文化論壇》1999年第1期 。(《新華文摘》1999年第6期全文轉摘)

56、《當代文化建設的生態視域》,《求實》2003年第10期。(人大複印《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57、《文化繼承的基本範式》, 《南昌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58、《傳統文化價值的四類解讀方式》,《現代哲學》2002年第3期。(人大複印《哲學》2003年第1期)

59、《嚴復文化觀研究》,《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人大複印《文化研究》1996年第5期)

60、《"中體西用"與"體用不二"》,《上饒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人大複印《文化研究》1997年第11期)

61、《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現代化》,《社會科學報》1998年7月。(人大複印《文化研究》1998年第8期)

62、《淺議中國哲學從業者的資質》, 《福建論壇》2010年第2期。

63、《中國傳統哲學當代開展的四個向度》, 《寧夏社會科學》2010年1期。

64、《30年來中國哲學研究的四大成就》,《福建論壇》2008年第10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轉摘 )

65、《中國傳統哲學自我完善的道路--以建構"善"的生活為軸心》,《福建論壇》2008年1期。

66、《認知中國傳統哲學的三個維度》,《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4期全文轉摘)

李承貴
南京大學李承貴教授

67、《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德智關係論》, 《齊魯學刊》2001年第2期。

68、《顏鈞的平實之學》, 《中國哲學史》2002年1期。

69、《〈易傳〉中的人文智慧與自然關係及其它--以〈象辭〉為中心》,《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70、《嚴復進化思想探微》,《福建論壇》1997年第3期。(人大複印《中國近代史》1997年第9期)

71、《自然主義: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特質》, 《福建論壇》2006年第8期。

72、《義理研究的推進與時代課題的關切》,《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人大複印《哲學》2011年第3期)

73、《開啟"中國哲學史"寫作的新範式--評郭齊勇教授新著〈中國哲學史〉》,《哲學研究》2007年第5期。

74、《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哲學研究--當代中國哲學研究熱點問題述要》,《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6年第5期)

75、《還嚴複本有之貌--〈嚴復大傳〉平議》, 《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

76、《建國以來嚴復思想研究述評》, 《學術月刊》1995年第10期。

77、《哲學史教材四弊》,《社會科學報》1990年6月,(多種報刊轉摘)。

78、《四種相對批判論》 , 《社會科學報》1991年10月。

79、《論李覯佛教觀的雙重性》,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1期。

80、《道德何以可能?》, 《南昌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81、《論嚴復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改鑄》, 《福建論壇》2004年5期。

82、《西方宗教視野中的中國宗教》, 《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83、《宗教與哲學的未來走向》, 《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84、《張栻佛教觀探微》,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85、《宋儒處理佛儒關係的策略》,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摘、《光明日報》轉摘。

86、《葉適思想世界中的佛教》, 《河北學刊》2006年第4期。

87、《胡適認知老子"道"的三個向度》,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摘。

88、《"忠"之歷史嬗變及其現代啟示》, 《探索與爭鳴》1999年3期。

89、《論嚴復對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 《福建論壇》1999年2期。

90、《朱熹視野中的禪宗》 , 《華夏文化》2004年2期。

91、《楊簡的儒學觀》, 《南昌大學學報》1997年1期。

92、《〈老子〉"道"之境界論》, 《中國文化月刊》2002年8期。

93、《科學認知範式的形成及其檢討》, 《社會科學》2011年第10期。

94、《儒學治理社會的三個環節》,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95、《中國傳統道德結構發微》, 《孔孟月刊》(台)1999年8期。

96、《傳統道德價值外傾之源探幽》 《孔孟學報》2000年9月。

97、《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三大變革走向》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2期

98、《論語》《道德經》相似項比較 《學術論叢》1997年3期

99、《中國哲學研究中的"中國話語"情結》 《河北學刊》2005年第2期

100、《嚴復中西比較與結合思想綜論》 《南昌大學學報》1994年3期

101、《嚴復中西教育思想比較與結合》 《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6期

102、《20年來人文社會科學分合趨勢及其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0年1期

103、《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意識形態問題》 《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1期

104、《價值中立與社會科學研究關係討論述評》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1年1期

李承貴
李承貴

105、《馬克思主義文化繼承觀在中國的發展及其意義》 《求實》2001年8期

106、《"法"何以輔"德"?》 《探索與爭鳴》2001年7期

107、《文化視域中的慧遠報應論》 《燕山大學學報》2002年3期

108、《嚴復中西文化比較與結合理論方法探索》,《福建論壇》1993年第3期,(人大複印《文化研究》1993年第4期)

109、《儒佛道三教關係探微》,《南昌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人大複印《中國哲學》2002年第1期)

110、《價值主義的陷阱:中國傳統哲學研究任務之檢討》,《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第9期。

課題項目

1.國家青年社科基金項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傳統道德轉型研究(1994-1996)

2.南昌大學優秀青年社科基金項目:嚴復文化觀研究(1993-1996)

3.江西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明代江西哲學家研究(1996-999)

4.江西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社區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研究(1999-2002)

5.江西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佛教對宋代江西思想家的影響(2003-2005)

6.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問題研究(2000-2002)

7.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社會化情境下的方法論問題研究(2003-2005)

8.南京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2003-2005)

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傳統哲學的認知範式研究(2005-2007)

10.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中國儒士佛教觀研究(2005-2008)

11.國家教育部"985"二期子項目:宗教與哲學(2005-2008)

12、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儒學概念、問題、價值綜合研究"(2010JDXM008)。

學術主張

A、文化哲學及中西文化比較方面

1、凡是文化都有價值,但其價值大小、正負,取決於主體的理解和應用。

2、文化是人類精神生命的呈現,所以文化是生態、生命的。

3、文化是有系統、層次和結構的。

4、文化繼承的基本範式應該是:貯藏、實踐、創新三個環節的良性循環。

5、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與結合思想奠定了中國現代史上中西文化比較與結合的理論基礎,具有劃時代意義。

B、中國傳統道德及其轉型方面

1、中國傳統道德存在一個由道德本體、道德範疇和道德實施途徑所構造的有機系統。

2、中國傳統道德(價值意義上)轉型開始於明清之際。

3、開始於明清之際的傳統道德轉型是積極的、健康的,但至今未完成。

4、中國傳統道德智慧有三個來源:天道設教、性道設教、人道設教。

C、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方面

1、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方法歷經了四次變遷。

2、人文社會科學方法既是20中國學術的晴雨表,也是影響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大要素之一。

3、人文社會科學方法健康服務於學術必須正確解決:不同方法之間關係問題、方法與主體關係問題、方法與研究對象關係問題、方法與政治意識形態關係問題等四大問題。

D、中國傳統哲學及其現代轉型方面

1、中國傳統哲學的近現代轉型過程也是被理解、被解釋的過程。

2、中國傳統哲學近現代轉型在學術層面主要通過唯物認知範式、科學認知範式、人文認知範式、邏輯認知範式、自我認知範式等五大範式而展開。

3、中國傳統哲學的近現代轉型之成果主要是積極的。

4、中國傳統哲學近現代轉型傳承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優良傳統,因而具有"生生"特質。

5、中國傳統哲學近現代轉型具有深刻的時代烙印,中國傳統哲學如何在現代轉型過程中,使自身在哲學意義上獲得進步仍然是個重大課題。

E、儒家思想及儒學研究方面

1、儒家思想最根本的特質是它的生命性、生態性。

2、人文關懷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內涵。

3、儒家思想的義理需要做全面、深入的解析。

4、儒家思想是學說,不是宗教,也不應該成為宗教。

5、研究儒學是為了發揚、實現儒家思想的價值,而不是為了儒學自身的生存。

6、儒學具有一定的貴族氣息。

7、儒學的發展道路可以是多元的。

8、儒家思想主要是人文層面的義理,不是自然科學層面的義理。

F、儒佛關係方面

1、宋代儒士佛教觀是考察、評估宋代儒佛關係的一個重要坐標。

2、宋儒對佛教存在大面積的誤讀誤解。

3、宋儒對佛教的認知、理解和評價,預製了宋代新儒學中儒佛關係基本格局。

4、宋儒對佛教的認知、理解和評價,影響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5、宋代新儒學的建立與宋儒對佛教的批判、吸收密切關聯。

6、宋明新儒學中儒佛關係是"儒體佛用",非"佛體儒用",更非"陽儒陰釋"。

G、其他

1、以自然科學方法評估人文學術成果或作品將導致人文學術成果假冒偽劣泛濫,將摧毀人文學術精神。

2、學術雖然不應該離開政治,但絕不能成為政治的同謀,必須堅持它的獨立品質,批判與建構是學術的基本價值所在。

3、學術主體應將他的生命貫於他的學術實踐中,通過學術思考與研究,使其與時代關聯,從而實現學術的真正價值。

4、一個學術批判精神匱乏的民族,或者不能容忍學術批判的民族,永遠不能健康成長。

5、中國的人文資源被當下的政治體制無情分割,造成古今中外少有的人文資源的巨大浪費,更可悲的是,無數人享受着這種浪費而毫無覺悟、不知廉恥。

6、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休閒路向,是中國古代思想主體迴避時局的無奈選擇,它雖然是開在中國思想文化大樹上的花朵,但它無法代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體內容、根本精神,現代學者不應將這種路向作為自己的主要學術追求,若如此,既是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不孝,也是中國現代學術的悲哀。

7、中國當代社會價值已經被嚴重扭曲,呼籲有良知的知識人應該站出來,現在的中國非常需要我們的良心、睿智和關懷。

獲獎記錄

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5)

2、江西省(政府)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6)[2]

3、江西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7)

4、江西省(政府)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9)[3]

5、江西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

6、江西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0)

7、江西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

8、江西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2)

9、江西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9)

10、江西省(政府)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

11、江西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

12、安徽省圖書獎二等獎(1999)

13、榮獲南昌大學優秀班主任(1996)

14、榮獲南昌大學優秀科研工作者(1998)

15、江西省高校首屆優質課程獎(1998)

16、南京大學笹川良一等獎學金(2001)

17、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05)

18、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5年)

19、南京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5)

20、美國西來大學國際佛教研究榮譽獎"IABHonoree2005"(2005)

21、第十七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獎二等獎(2003)

22、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2007年)

23、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年)

24、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6年)

25、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8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