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能
李德能封咪
作為一個足球評論員17年,在體壇甚為吃香的李德能),毅然放棄康體局的高薪厚祿及有線電視的足球評述員工作,決定加入賽馬會出任公眾事務部新設的Media Communication Manager一職。究竟德能為何作此決定,相信很多他的「粉絲」都深感興趣。李德能指,因為有代表馬會的獵頭公司與他接觸,在了解工作性質後,發覺頗有新意及吸引,且富挑戰性,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所以在慎重考慮下決定作出這項新嘗試。[1]
播歐洲波的一點回憶
李德能指,有線電視公佈與beIN Sports結盟,是淡市中的一個好消息,希望這是電視工業尋回一個互利均衡形態的關鍵一步。想大家都好,先要合力將餅做大,健康的競爭,重點應該是節目質素,活潑的市場,不會是有你無我,你死我活。
香港的收費電視營運了25年,跟轉播歐洲足球從來都是分不開,有線電視93年開台,最早有廣東話評述的歐洲波是荷甲,還有巴甲和墨西哥聯賽,都是選用ESPN的英文節目,配上廣東話。當時,ESPN還在摸索這個新市場的口味,摸對了,92年推出的歐聯 (European Champions League) 是ESPN第一個旗艦足球節目,因緣際會,李德能和劉棟平亦成為香港最早評述歐聯的講波佬。
有線自行製作各大歐洲賽事,始自95年英格蘭足總盃,到96年歐洲國家盃之後,各大聯賽就排隊登陸,最先起步的是意甲,當時的意大利足球,被視為歐洲最高水平,那些年加入講波行列的評述員,包括曾偉忠、張志德,以及新一代如陳葦如、陳祉俊,都由意甲起步。今天大家沿用的球隊資料格式,都是那時候因為做意甲而孕育出來的。
意甲之後,德甲、英超、意大利盃先後落戶,然後輪到西甲,漸漸地,香港人的周末生活形態都變了。那些年,因為賽事太多,比賽時間重疊,直播平台不敷應用,所以第一季播西甲時,只能安排在星期日錄播兩場星期六的比賽,只有重頭戲碼才會直播。當時,開個「足球台」的想法本來只是開玩笑,但很快就成真了。
回望四分一世紀,香港這個小市場不停在變,過程中有風有浪,有喜有悲,商業競爭,我不懂,但作為幕前的其中一分子,我只祝願,香港的體育電視能夠回復健康,讓停滯了一段時間的體育節目能夠再注入「質」的動力。需知道,沒有具質素的節目,就不會有觀眾,電視亦不會有前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