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省靈丘縣)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第一猛將。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李存孝天生神力,被晉王李克用看中,收為義子。隨着李克用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中記載:「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
目錄
生平
早年經歷
李存孝本名安敬思,幼年時在兵亂之中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擄為俘囚,在帳中侍奉李克用,後被其收為養子,賜以姓名[1]。他成年後善於騎射,驍勇絕倫,常率騎兵為先鋒,後隨李克用救援陳州、許州,征討黃巢,每戰必勝,未曾挫敗[2]。
轉戰澤潞
文德元年(888年),河南尹張全義襲占河陽(治今河南孟州)。河陽節度使李罕之投奔河東,被李克用安置在澤州(治今山西晉城)。李克用又命李存孝統率七千騎兵,與薛阿檀、安休休協助李罕之復攻河陽。張全義向宣武節度使朱溫求援。朱溫遂命部將丁會、牛存節援助張全義,與河東軍(晉軍)在溫縣一帶交戰。宣武軍(汴軍)搶先扼守太行險要,大敗晉軍。李存孝遭遇慘敗,只得退兵[3]。
龍紀元年(889年),李克用出軍攻打孟方立。當時,晉軍據有澤州、潞州(治今山西長治),以李克修為昭義節度使。孟方立據有邢州(治今河北邢台)、洺州(治今河北永年東南)、磁州(治今河北磁縣),亦稱昭義節度使。昭義鎮被一分為二。 晉軍此次出兵,便是要奪取邢洺磁三州,吞併整個昭義鎮。 李存孝連取洺州、磁州,並在琉璃陂大敗邢州軍,活捉主將馬溉、袁奉韜,攻至邢州城下。孟方立窘迫自殺。其從弟孟遷被推為節度留後,並向朱溫求援。朱溫當時正東征時溥,無暇援助昭義鎮,只命王虔裕率數百精兵,協守邢州。
大順元年(890年),李克用又命李存孝急攻邢州。孟遷只得綁縛王虔裕,向晉軍請降。昭義鎮全境都被晉軍占據。 不久,潞州發生兵變,歸附朝廷。朝廷以京兆尹孫揆為昭義節度使。朱溫命葛從周、朱崇節入據潞州,又命李讜攻打澤州,同時派三千士卒護送孫揆赴任。李存孝率三百騎兵,在長子一帶的山路上伏擊孫揆一行,生擒孫揆,隨即又統領五千騎兵馳援澤州。他在澤州城下生擒汴軍驍將鄧季筠,打得李讜大敗潰走,一直追擊到馬牢關,而後回兵攻打潞州。葛從周、朱崇節棄城而走,晉軍得以復據潞州。
復奪潞州之戰,李存孝功勞最大。但李克用卻任命康君立為昭義留後,僅以李存孝為汾州刺史。李存孝憤恚不滿,一連數日茶飯不思。 當時,朝廷以張浚為招討使,征討河東。李克用命李存信、薛阿檀率軍抵禦張浚,又命李存孝屯兵趙城。不久,張浚在陰地關被晉軍擊敗,退保晉州。李存孝率部攻晉州。張浚遣軍迎戰,結果又被李存孝擊敗,從此緊守城池不敢再戰。 李存孝因考慮到不宜俘虜朝廷宰相,遂解圍退兵五十里,任由張浚逃走。 後來,李存孝又改任邠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