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色山雀
雜色山雀 |
中文學名:雜色山雀 |
雜色山雀[1](學名:Parus varius)為山雀科山雀屬的鳥類。全長約13cm。額、眼先、耳羽至頸側乳黃色,頭頂至後頸黑色,後頭中央有一白斑。上背栗色,上體餘部及翼藍灰色。頦、喉黑色,喉與上胸間有一乳黃色橫斑,胸、腹及兩脅栗紅色,胸和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淡黃褐色。台灣亞種形體較小且胸、腹純為栗色。分布於朝鮮、日本、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等地,主要生活於Open deciduous and mixed forests。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本州。
目錄
特徵
雜色山雀雌雄羽色相似。指名亞種頭頂、枕至後頸黑色,枕和後頸中央有一條不規整的白色縱紋,前額、眼先、眼以下臉頰、耳羽和頸側乳黃色。上背深栗色,下背、腰和尾下覆羽以及兩翅和尾概為藍灰色,飛羽淡褐色,外翈羽緣亦為藍灰色,內翈具窄的灰白色羽緣。頦、喉黑色,胸腹和兩脅栗紅色,喉和上胸間有一塊不規則的乳黃色斑;胸、中央至尾下覆羽淡黃褐色或皮黃色,形成一條黃褐色或皮黃色縱帶,脛羽灰色,具皮黃色端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色,具皮黃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深褐色,腳鉛色或鉛褐色。
叫聲:尖細的pit,高音spit-spit-see-see及責罵聲ch-chi-chi。有多種變調的"chick-a-dee" 叫聲。鳴聲豐富多變,包括有特色的純哨音peee[2]。
習性
留鳥。除繁殖期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多成小群,有時也與大山雀和其他鳥類混群。性活潑,多大樹冠中下層枝葉間、也大林下灌木叢中、偶爾也下到地下活動和覓食,常邊活動邊發出單調的叫聲,其聲似「si-h,si-h」。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環境海拔1000米以下的闊葉林、人工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尤以鬱閉度較小的落葉松、油松、刺槐、闊葉雜木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較常見。
繁殖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樹洞中,也大人工巢箱中築巢。巢呈碗狀,主要由苔蘚構成,愉墊以獸毛和鳥類羽毛。巢的大小為外徑12厘米,內徑6厘米,高5.5厘米,深3.6厘米。每窩產卵5枚,卵白色、被有細的淡紫色和赤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3-19.1毫米×14.1-14.8毫米,平均18.1毫米×14.5毫米,重1.5克。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
中國分布:中國的兩個亞種分別分布於遼寧和台灣,為較少見留鳥。 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闊葉林,在林冠層取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有貯藏堅果的習性。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1 | 雜色山雀天見島亞種 | Sittiparus varius amamii | Kuroda, 1922 |
2 | 雜色山雀伊豆半島亞種 | Sittiparus varius namiyei | Kuroda, 1918 |
3 | 雜色山雀琉球群島亞種 | Sittiparus varius orii | Kuroda, 1923 |
4 | 雜色山雀日本亞種 | Sittiparus varius sunsunpi | Kuroda, 1919 |
5 | 雜色山雀指名亞種 | Sittiparus varius varius |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
6 | 雜色山雀台灣亞種 | Parus varius castaneoventris |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該物種被列為三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