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民(岩土工程專家)
朱敬民(岩土工程專家) 朱敬民,岩土工程專家,力學教育家。長期從事岩體力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地下峒室岩體穩定性的研究有獨到之處,為我國岩土工程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以及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另有同名少將參謀長朱敬民
目錄
岩土工程專家
人物簡歷1948-1949年 在重慶中央工專機械科讀書。
1950-1952年 在重慶大學土木系讀書。
1952-1953年 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土木系讀書。
1953年 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土木系。 1953-1989年 任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岩石力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9年12月2日 逝世於重慶。
生平簡介
朱敬民,又名朱永建。出生於一個貧民家庭,5歲喪父,靠母親磨豆腐、紡棉花掙點錢供他讀書。因而,他深知生活的艱辛。1943年,朱敬民在四川省榮縣榮東中學初中畢業後,進了四川威遠靜寧寺東北中山中學,在土木科就讀。這是一所東北淪陷時由瀋陽遷至自貢的著名中學,與重慶南開中學齊名。這為他後來從事土木專業的研究打下了基礎。他在中山中學土木科畢業時,已是18歲的青年。1949年,他考入設在重慶的四川教育學院博物系。這所學校是公費,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他,無疑是較好的出路。在四川教育學院讀書期間,他參加了「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的愛國學生運動。重慶解放後,黨和人民需要大批幹部,教師和同學都勸他棄讀就職,但他初衷難違,一心想成為土木工程師。因此,1950年他又考入重慶大學土木系。兩年後,全國高等學校實行院、系調整,重慶大學土木系和西南工業專科學校等7所大專院校的土木和建築系(科)合併,成立了重慶土木建築學院,後改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94年又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朱敬民成為該校的第一批學生。
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讀書期間,他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勤奮好學,寢室熄燈後,他經常利用過道的微弱燈光看書、練工程字。他的生活也極其艱苦,給同學寫信要對方從信封里寄來8分郵票才能回信;添學習用品,揀最便宜的「毛邊紙」買。家境貧寒、生活艱辛,使他養成勤勞簡樸的品德,使他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勤奮出天才,出路靠自己。1953年,他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並留校任教。曾先後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材料力學教研室、建築力學研究所、地下建築研究室、岩石力學教研室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1956年,朱敬民在清華大學進修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1957年回校後,先後主講了《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實驗應力分析》等課程並自編教材。由於教學認真負責,教學效果良好,得到師生好評。1957年,朱敬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60年,他被提升為講師,從此,他更加勤奮工作,多次被評為重慶市先進工作者和重慶市文教先進工作者。
1960年底,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再次派他到哈爾濱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築研究所進修學習。在此期間,他學習了「測振學」、「結構動力學」,並掌握了振動試驗用儀器的使用技術,從而為他從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築研究所的進修,使他的理論基礎知識更加紮實,科研工作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1965年以後,朱敬民將科研方向轉為新興學科「岩體力學」。通過多年的努力,他對岩體力學領域內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一系列課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寫出了一批高質量的論文、教材及專著,其中有12篇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並發表,引起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注意。
主要成就
主編《岩體力學》統編教材
1978年,國家建委將編寫高等學校試用教材《岩體力學》的任務交給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和同濟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把編寫教材的任務交給朱敬民,他和同濟大學孔憲立、程鴻鑫組成了編寫小組,朱敬民出任主編。根據編寫計劃,朱敬民承擔了編寫21萬字(占全書一半)的任務。
「岩體力學」在建築工程中是一門新興學科。為了使改革招生制度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全部用上新教材,在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下,朱敬民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岩石力學專家教授的專著並翻譯了大量的英、俄、德語文獻資料。國內外岩體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他大開眼界,大受啟迪。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工程實踐經驗,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注意加強基礎理論的闡述,比較詳細地論述了連續介質和非連續介質理論,反映了現代國內外岩體力學科學技術水平,同時還納入了一些新的內容,如有限元法在岩體力學中的應用,碎塊體力學基礎等。書中對初學者容易產生的模糊概念和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難問題,他都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由於夜以繼日緊張工作,一天晚上,他站在凳子上從書架取書,突然頭暈目眩,從凳上跌倒,造成肋骨骨折,不得已住進了醫院。但他仍惦念着教材,只好腰纏石膏,忍着傷疼,提前出院堅持工作。《岩體力學》統編教材是兩所大學3位教師共同辛勤耕耘的結晶,在編寫過程中,孔憲立、程鴻鑫積極支持主編的工作,主編也熱情地為他們修改提綱、審閱書稿。他們配合默契,互相支持,文人相親。這部教材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脫稿完成。
1981年10月,這本教材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同年國內出版的《岩體力學》教材還有另外3種版本,但朱敬民主編的這本《岩體力學》教材卻受到國內專家的一致好評。由於選用這本教材的單位和學生較多,1985年該教材又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再版發行。 朱敬民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堅持原則,生活樸素。他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對待所從事的每項工作,在長達37 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形成了為大家公認的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和嚴謹縝密、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為了培養學生有岩石那樣硬的本領,他非常重視教材建設。他認為,無論碩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專業教材都應自己編寫,研究生的專業課,最好能由導師親自上,從而結合專業需要,少浪費時間。他對學生要求嚴格,課總是壓得滿滿的,參考書布置很多;對論文他要求撰寫內容必須理論聯繫實際,有創新精神,字必須工整,標點符號必須正確,書寫必須規範,不准有錯別字。有位研究生的論文,他逐字逐句幫助修改達4次之多。重慶大學採礦系鮮學福教授看了朱敬民給王林指導的論文「均質岩體中地下硐室噴錨支護模型試驗研究」,將它推薦給自己的研究生看,作為範文來學習。
他主張對青年教師要定向培養,通過教學實踐積累經驗,直至能勝任教學工作。青年教師上課之前,他要求他們必須試講,試講合格才能上講台。有的研究生初次試講《岩體力學》不合格,他要求再講第2次,每次都是不厭其煩,耐心指導。1989年,朱敬民已到退休年齡,鑑於工作需要,他繼續指導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並給研究生講授《岩體力學》課程,還擔任岩石地下工程科研工作。正當他為培養研究生和岩石力學的研究領域努力工作的時候,正當他擬定第二本《岩體力學》提綱時,突發的急性肺炎使他躺倒了。在病床上,他還在為博士生修改論文。在病情急劇惡化、生命垂危時,他還對岩土工程學科的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在彌留之際,他對前去看望他的重慶建築工程學院院長盧忠政說:「我一生中有3件事感到滿意:入黨,從事土木工程專業,愛人是我最好的伴侶」。這些話體現了他獻身教育事業的一片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