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清朝詞人、學者、藏書家,明代大學士朱國祚曾孫。 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翰林院檢討。二十二年,入直南書房。博通經史,參加纂修《明史》。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並稱"朱陳",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詩宗("南朱北王");精於金石,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康熙四十八年,卒,年八十一。
目錄
人物簡介
朱彝尊,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明代大學士朱國祚的曾孫。明崇禎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629年10月7日)生。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與李因篤、嚴繩孫、潘耒同以布衣身份授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撰《明史》。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充日講起居注官。同年秋,江南鄉試副考官。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入值南書房,特許紫禁城騎馬,賜居禁垣(景山之北,黃瓦門東南),賜宴乾清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南書房宴歸,賜餚果於家人。朱彝尊為編輯《瀛洲道古錄》,私自抄錄地方進貢的書籍,被學士牛鈕彈劾,官降一級。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補原官。不久告老歸田。
康熙帝南巡,朱彝尊屢次接駕於無錫,召見於行宮,進所著書籍,康熙帝御賜"研經博物"匾額。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1709年11月14日)卒,年八十一。
個人作品
著有《日下舊聞》、《經義考》、《曝書亭詩文集》等書。(參考《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彝尊選輯唐、五代、宋以來下逮元張翥諸家詞為《詞綜》,以開浙西詞派,而其淵源所自,蓋出於曹溶。嘗稱:"余壯日從先生(謂曹溶)南遊嶺表,西北至雲中,酒闌登池,往往以小令、慢詞,更迭唱和。有井水處,輒為銀箏、檀板所歌。念倚聲雖小道,當其為之,必崇爾雅,斥淫哇,極其能事,則亦以宣昭六義,鼓吹元音。往者明三百禩,詞學失傳,先生搜輯遺集,余曾表而出之。數十年來,浙西填詞者,家白石而戶玉田,舂容大雅,風氣之變,實由於此。"(《靜志居詩話》)於此,亦足略窺其宗旨,及其影響所及。其《曝書亭詞》,自定為《江湖載酒集》、《靜志居琴趣》、《茶煙閣體物集》、《蕃錦集》等四種,有李富孫注本。朱孝臧題雲:"江湖老,載酒一年年。體素微妨耽綺語,貪多寧獨是詩篇?宗派浙河先。"(《強村語業》卷三)浙派詞以醇雅為宗,其流弊每致意旨枯寂,視湖海樓一派之叫囂獷悍,厥失維均,而創始者不任其咎也。
冒廣生曰:"世傳竹垞《風懷二百韻》為其妻妹作,其實《靜志居琴趣》一卷,皆《風懷》註腳也。竹垞年十七,娶於馮。馮孺人名福貞,字海媛,少竹垞一歲。馮夫人之妹名壽常,字靜志,少竹垞七歲。曩聞外祖周季貺先生言:十五六年前,曾見太倉某家藏一簪,簪刻"壽常"二字,因悟洞仙歌詞雲:"金簪二寸短,留結殷勤,鑄就遍名有誰認?"蓋真有本事也。
詩詞成就
詞作及詞論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竹坨詞疏中有密,獨出冠時,微少沉厚之意。《江湖載酒集》灑落有致,《茶煙閣體物集》組織甚工,《蕃錦集》運用成語,別具匠心,然皆無甚大過人處。惟《靜志居琴趣》一卷,盡掃陳言,獨出機杼,艷詞有此,匪獨晏、歐所不能,即李後主,牛松卿亦未嘗夢見,真古今絕構也,惜托體未為大雅。《靜志居琴趣》一卷,生香真色,得未曾有!前後次序,略可意會,不必穿鑿求之。[1]
譚獻說:"錫鬯、其 年(陳維崧字)出,而本朝 詞派始成","錫鬯情深,其年筆重,固後人所難到。"(《篋中詞》二)《桂殿秋》是朱彝尊的代表作。況周頤的《蕙風詞話》將其列為當朝第一。詞雲: 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寥寥四句,二十七個字,勾畫了一個淒婉場景,講述了一段動人故事,抒發了一腔不舍痴情,揭示了一種無奈人生。朱彝尊與其妻妹馮壽常相戀,曾以一首排律《風懷二百韻》記敘他們的愛情故事。詩歌 結集時,別人勸他刪去此詩,他表示,寧作名教罪人,也決不刪此詩。他還以馮壽常的字"靜志"作為自己詩話和詞集之名。一部《靜志居琴趣》,多是以靜志為對象的情詞。冒廣生雲: "其實《靜志居琴趣》一卷,皆《風懷》註腳也。"(《小三吾亭詞話》)《桂殿秋》則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 "思往事",是時間;"渡江干",是地點。"青娥低映越山看",像一幅特寫,把那種神往之情,痴迷之情,不舍之情刻畫得惟妙惟肖,同時,也隱約顯露了他們那特殊的戀情和特定 的處境。這是全詞情緒的高峰。"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既有現實的白描,又有心理感受的流瀉。人以五尺之軀的有形個體卻要追求無限, 以不滿百年的短暫生命卻要追求永 恆,以令上帝發笑的認識能力(西人有言:人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卻要窮究真理,以區區天 地過客卻要尋求生命的終極意義一樣, 對心靈溝通的執著也是人生中的又一個二律背反。
詩歌創作
朱彝尊與王士禛同時馳名詩壇,當時有"南朱北王"之稱,趙執信也尊奉他們為兩大家(見《談龍錄》)。
朱彝尊論詩,早期宗 唐黜宋,對於陸游批評尤為尖銳,謂其詩"句法稠疊","令人生憎"(《書劍南集後》),晚年則由唐入宋。但總體上說,他的詩有學者氣,重才藻,求典雅,缺乏初盛唐詩歌激盪奔放的氣概。如《送袁駿還吳門》:
袁郎失意歸去來,彈鋏長歌空復哀。天寒好向汝南臥,酒盡誰逢河朔杯。遠岸楓林孤棹入,平江秋水夕陽開。要離墓上經過地,知爾相思日幾回。
詩中引用了馮諼彈鋏、袁安臥雪、劉松與袁紹子弟酣飲以避暑和皋伯通葬梁鴻於要離墓旁等典故,表現了對友人的理解和情誼,從中可以看出朱彝尊詩的一般特點。
在他的一些抒發個人不平之憤的詩作中,語言則較為明快,如《寂寞行》等;另有部分短小的寫景詩和歌謠體的詩,像《永嘉雜詩二十首》、《鴛鴦湖棹歌一百首》,也寫得較為輕靈。下錄《永嘉雜詩二十首》中的《孤嶼》:
孤嶼題詩處,中川激亂流。相看風色暮,未可纜輕舟。
清人對朱彝尊的詩評價很高,這和清人重學問的風氣有關。實際就詩的形象性和情味的感人而言,他並不能與王士禛相比。
詩選
《出居庸關》
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蘇小小墓》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碧雲停,碧雲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雲中至日》
去歲山川縉雲嶺,今年雨雪白登台。可憐日至長為客,何意天涯數舉杯!
城晚角聲通雁塞,關寒馬色上龍堆。故園望斷江村里,愁說梅花細細開。
詞選
《長亭怨慢·雁》
結多少悲秋儔侶,特地年年,北風吹度。紫塞門孤,金河月冷,恨誰訴?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一繩雲杪,看字字懸針垂露。漸欹斜、無力低飄,正目送、碧羅天暮。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
《憶少年》
飛花時節,垂楊巷陌,東風庭院。重簾尚如昔,但窺簾人遠。
葉底歌鶯樑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相思了無益,悔當初相見。
《高陽台》
【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絕,適元禮復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余記以詞。】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捲春深。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遊絲不系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