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
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盐长木桥(今富亭乡)上水村人,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 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
朱希祖 | |
---|---|
[File:013000009131201282731769384332.jpg 朱希祖 | |
原文名 | Xizu Zhu |
出生 |
1879年 中国浙江省海盐县长木桥上水村 |
逝世 | 1944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 |
职业 | 史学家 |
知名作品 | 中国史学通论 |
目录
人物生平
17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东京与鲁迅同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 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府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首任民事长,积极推行剪辫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到省教育厅任事。
- 1913年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后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袁世凯称帝时,辞去编修,专任北大教授。“五四运动”前后,朱希祖常为《新青年》和《晨报》副刊撰稿。
- 191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其间积极参与推行白话文。
- 1920年,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中国新式标点自此始。是年底,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 1921年,为北大接收历史博物馆残存内阁大库档案1502麻袋,于研究所国学门设明清档案整理会,拟定整理办法,领导史学系学生整理研究。
- 1923年夏,应陕西督军刘镇华之请,入关中讲学,摹拓汉唐石刻。
- 1926年夏,改任清华、辅仁两大学教授。
- 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学系主任,并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
- 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员。
- 1934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教学之余,与其子朱偰对南京古迹实地调查,写出《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等专著,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石。
- 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试典试委员。
- 1938年随校西迁,在四川7年中,先后撰成《伪楚录辑补》、《伪齐录校补》等书,以隐刺伪满和汪伪政权。
- 1940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不久即辞国史馆职;3月,由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改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
- 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友好门生曾编印《文史杂志》专号,介绍其生平。
往事略集
朱希祖,字逷先。先世系出吴郡,后一迁歙县,再迁婺源。清光绪九年(1879年),他生于尚胥里上水村。1905年,考取官费,赴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史学。与鲁迅等同受业于章太炎之门。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演讲三民主义,朱希祖经常前往听讲,于是欲用明季历史,阐扬民族大义。
- 1909年,学成回国,担任嘉兴第二中学教员,并宣扬革命学说。辛亥革命时,他被推为海盐县知事,乡里安堵。
- 1913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集国语读音统一会,朱希祖奉派出席。会议代表们审核音素、采定字母时众说纷纭,久争不决。朱希祖独主张采古文纂籀经省之形为字母;既采其形,复符本音;凡声母四十二,韵母十二,介母三,名为“注音字母”。代表们对此决议通过,因此,朱希祖之名动京师,国立北京大学马上聘为预科教员,并兼清史馆编纂。后因清史馆总纂赵尔巽赞成袁世凯帝制,背叛民国,朱希祖遂愤而辞职。不久改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及史学系主任,讲授中国史学概要、断代史及文学史。
- 1919年,朱希祖在新文化运动中,也提倡白话文学,并鼓吹民主与科学等革命思潮。他以为历史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必须用科学方法从事研究。研究历史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科学。考证史事须以原始史料与实物为依据,决不可轻信坊间辗转复制的次等材料。他主持北大史学系时,把课程分为六系:(一)史学的基本科学,(二)史学的辅助科学,(三)史学史及史学原理等,(四)中外通史及断代史,(五)专门史,(六)第一、第二外国语都是必修科。这种制度施行后,国内公私大学历史系,一致采用。从此以后,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林,而史学名家培养渐多。
- 1922年5月,朱希祖主持明清档案整理会,开设陈列室,供学者研究。他指导北大史学系同学整理,办法是分为三步:首就档案的形式分类,区分年代;次则编号摘由;再次者则研究、考证,并分类统计。以整理就绪者,送入陈列室,供人参观,并在《北大日刊》公布其事由。他编有《内阁档案各衙门交收天启崇祯事迹清单》。朱希祖整理档案的办法为后来文献馆整理内阁大库、军机处、内务府、清史馆及刑部等档案所采用。
- 1926年,朱希祖应聘为国立清华大学及北京私立辅仁大学教授。
- 1928年,他仍回北大为史学系主任,兼清华大学等教授,并于是年秋发起中国史学会于北平。
- 1930年改就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次年,日本军人发动沈阳事变,东北沦陷,朱希祖深痛国难严重,重新研究南明史乘,以发扬民族精神。
- 1932年,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电聘朱希祖为文史研究所主任。
- 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南京中央大学奉命西迁。是年11月,朱希祖随校到了四川重庆。会教育部拟颁布大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朱希祖以为历史学系课程,当以学习理论为主;就学理言,则目的有二:一为发现历史真相,除普通史和社会、政治、经济为必修课外,须以考古、地史、人类、人种、言语等学为必修课,而以各种国别史为选修课,更辅以社会史、经济史、专门史等科目;二为发现历史真理。除普通史如社会史、经济史、哲学史、美术史、宗教史等为选修课外,还要以人文地理学、人类学等辅之。
抗日战争既起,朱希祖尝论“藉历史以说明国家之绵延,鼓励民族之复兴”,主张政府当开馆修史。
- 1940年2月国民政府接受朱希祖关于筹办档案管理总库和国史馆的提议,于重庆歌乐山设立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并聘请朱希祖为总干事。3月,又简任他为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于是,朱希祖辞去中大历史系主任之职,并迁居歌乐山向家湾。后又因多病,遂辞史馆职务,专任考试院务。并从事著作,昼夜无间,而病势日剧。
- 1944年7月5日卒,年仅66岁。
朱希祖自主持北大史学系以来,即以新史学相倡导,于南朝梁氏及南明历史,改力最久而精深。他尝游历陕西、晋北、金陵、广州以及名山大川,访求遗文旧事,并旁通目录、版本、校雠金石、考古等学。曾拟编刊史学丛考,公开发表。“九•一八”事变后,尝恨民族败类在东北、华北、南京组织伪政权,又愤于日寇沿袭金人封建张邦昌、刘豫故技,因而勾稽两宋史料,撰《伪楚录辑补》六卷、《伪齐录校补》四卷、《伪齐国志长编》十六卷,揭发敌人奸谋,揭汉奸秽迹,以昭告国人,以明学以致用之旨。
藏书名家
朱希祖开始藏书大致始于日本求学时代,到北京执教后,更是南北奔走,东西驱驰,节衣缩食,以求善本。他的郦亭藏书在学界,享有盛名。伦哲如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朱希祖》中云:“书坊谁不颂朱胡(因当时朱希祖留有大胡子),轶简孤编出毁余。勿吝千金名马至,从知求士例求书。”诗注云:“海盐朱逖先希祖,购书力最豪,当意者不吝值,尝岁晚携巨金周历书店,左右采掇,悉付以现。又尝愿以值付书店,俟取偿于书。故君所得多佳本,自大图书馆以至私家,无能与君争者。”这样几十年积累下来,郦亭藏书全盛时达二十五万册,百余万卷,其中不乏善本,如《山书》、《鸭江行部志》、宋版《周礼》、明钞宋本《水经注》等,均为海内孤本。其中明钞宋本《水经注》曾被王国维誉为《水经注》诸版本中第一,章太炎、王国维二先生先后为此书作跋,许寿裳、汪东二先生为此书题签,后来胡适之先生也为此书写了考证文章。也正因此书,朱希祖替自己的藏书室取名“郦亭”,并请章太炎书匾。郦亭藏书以南明史料和地方志为主,以史书、文集、奏议、乃至古本、稿本为主要收藏目标。
朱希祖喜收集古籍,于明清珍刻、宋季野史、南明史籍、地方志乘、抄本秘籍,无不蒐求。最初藏书是为研究晚明史收集资料,所收稗官野史资料甚富,缪荃孙所藏野史多被他收藏,尤以明代史料为多,其它稿本、抄本为数不少,因有明抄本郦道元的《水经注》,版本极珍,遂命其藏书楼为“郦亭”,章太炎为其题写“郦亭书室”,藏书多达25万册,其中有明清珍刻、宋季野史、南明野史、南明野史、地方志乘等,尝得明影抄本《水经注》,海内孤本康熙《海盐县志》等珍贵善本。据《郦亭藏书目录》统计,约有4 000余种,分经、史、子、集和海盐地方史志五个部分,史部书籍最多,约2 000余种,并多有藏书题跋,有“读书藏书家”之称。解放后,其子朱楔将部分南明史书籍及部分宋刻本出售给北京图书馆,其他大部分则捐给了南京图书馆。藏书印有“郦亭”、“朱希祖印”、“逖先读过”等。
他撰《汲冢书考》五卷、《战国史年表》八卷。这两部书实是治史的典型。他搜集古籍,尤贵地方志书,所收两广方志颇多,所载南明史料尤为可贵。朱希祖以金石考古为历史研究的辅助材料,考释《竹书纪年》,亲历南京南朝陵墓,更喜搜集古文物,有商父乙鬲、五代钱币、雕印佛经,四川、湖北出土的宋代铁钱、元明清三代银币,高丽、安南等铜币。
人物关系
张元济长朱希祖12岁,当朱希祖14岁时,张元济已经进士及第;当1896年朱希祖考中秀才时,张元济已经是名动京师、变法图强的“新党”。但这种年龄以及身份地位上的差别,并不妨碍他们日后成为学术上的挚友。这除了他们学术兴趣相近之外,还与他们是世交有关。 张、朱两家均为浙西望族、海盐世家,两家为数百年之世交。张元济先祖张惟赤(螺浮)先生,拓展先世大白居为涉园,为自己读书、藏书之处。涉园不仅是海盐,而且是江南的名园,四方名士来园借书、校勘、游园,往返唱和,张氏后人张鹤徴(云汀)先生辑四方名士唱和为《涉园题咏》,录有桐城张英、长洲韩菼、华亭王鸿结、济南王士祯、德清徐倬,及同县彭孙遹、彭孙贻、朱炎等人的诗作,这朱炎就是朱希祖的族祖,号笠亭先生,有《陶说》、《明人诗抄正、续集》、《笠亭诗集》、《诗学逮津》、《金粟逸人逸事》等书行世。 数百年来,张、朱两家一直有交往,且多次联姻。朱希祖的夫人张维女士就是张元济的本家堂妹。
史学研究
师承太炎
朱希祖师承章太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考取官费生赴日留学,后肄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那时章太炎正东走日本,倡言革命。朱希祖与黄侃、钱夏、周树人、马裕藻、许寿裳等,共同受业于章氏,听他讲说文、音韵诸学。太炎先生自撰年谱,其宣统二年条云:“逖先博览,能知条理”,对朱氏的史学素养给予称赞。袁世凯想称帝,章太炎力诋之,遭袁氏软禁,章氏以绝食相抗。朱希祖奔走营护,对章氏可谓是情谊笃深。朱希祖治史,主张“以搜集材料、考订事实为基础,以探索历史哲学、指挥人事为归宿”,认为这是“史学主体之大用也”(注: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担任重职
民国初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朱希祖任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史学专业。它为史学的发展、史学成为近代化意义的科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沈兼士在《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中说:“民初蔡元培长北大,初设史学系,大家都不大重视,凡学生考不上文学系的才入史学系,但这不能不算打定了史学独立的基础”(注:《经世日报•读书周刊》1946年8月14日)。顾颉刚也盛赞北京大学史学系的成绩,说:“国立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系比较办得理想……北京大学一向就保持着文、史、哲三门学科特别有成绩的优良传统”(注:《顾颉刚论现代中国史学与史学家》,《文化先锋》第6卷16期,1947年)。
朱希祖任系主任时,十分自觉地推进史学的科学化,注重将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引入史学研究。罗香林在《朱逖先先生行述》中说:“北京大学史学系,首以科学方法为治史阶梯,谓历史为社会科学之一,欲治史学,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诸学;而于史实考证,则首重原始资料与实物证据”(注:《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为了贯彻这一思想,朱希祖在史学系把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人种学、政治学、宪法、经济学之类视为史学的基本学科,并规定为史学系的必修课。史学史及史学原理等课也被定为必修课。这类课程有: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名著评论、欧美史学史等。由于对原始史料的重视,他支持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国学门,建立考古学研究室,积极参与保护和整理内阁大库档案的工作。可以看出,由于他在北京大学的地位,朱希祖在本世纪初在建立科学的新史学方面,还是有相当的影响的。
兼容并收
在北大史学系,他能够广揽人才,耆儒新进,皆所延聘。各种学术观点,不分派系,兼容并收,有蔡孑民先生之风度。傅振伦回忆说,当时“通儒如陈伯弢汉章、叶浩吾瀚、陈援庵、马书平、邓文如之诚诸师,硕学如李大钊、陈翰笙、李璜、王桐龄、孔繁燏、李季谷诸先生,咸来讲学,一时称盛”(注:《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为了推进新史学的建设,朱希祖特别重视史学理论。他聘用李大钊、何炳松同时开史学理论课程,李大钊讲史学思想史和唯物史观研究,何炳松依据美国鲁滨孙的《新史学》,讲授历史研究法、历史教学法等。何氏1923年翻译《新史学》,朱希祖为之作《序》:“我国史学界总应该虚怀善纳,无论哪一国的史学学说,都应当介绍进来。何先生译了这部书,为我国史学界的首倡者。我很望留学各国回来的学者,多译这种书,指导我国史学界”。朱氏这种提倡各种理论并行,大胆引进和吸收西方史学理论的做法,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三十年代,史学理论著作大量涌现,著者很多出自北京大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伯乐识才
他还建议学校当局,就文理科高材生各考选一人,派送德国。文科留学生专攻史学方法、史学史等科目。姚从吾,即是应选而赴德国留学的。姚氏曾留德十一年(1923-1934),是著名的蒙古史、元史专家。在中国史学史方面,他也造诣很深。1940年代,曾在西南联大开设中国史学史。当代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就曾亲受他的指导(注: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讲授课程
朱希祖本人那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从内容看,他讲授的实际上带有中国史学史的性质,虽然他未采用“中国史学史”的名称。他的讲义1943年在重庆由独立出版社出版,取名《中国史学通论》。受朱氏影响最深的是傅振伦。傅振伦早就撰有中国史学史方面的论文多篇,著有《史通之研究》、《刘知几年谱》等。从1929年至1937年,他在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通论。抗战以后入蜀,1942年在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系为学生讲授史学通论。1944年,他把讲义整理成书,由史学书局印行,本想取名《史学通论》,为了与老师朱希祖的书相区别,改名《中国史学概要》。此书分为十篇,分别为:史之解谊、史官建置、史学起源、史书名目、史学流别、史体得失、史学名著举要(上、下)、史学上两大思想家、史籍之整理,并有附录“编辑史籍书目提要之商榷”一文。虽寥寥八万言,但对中国史学的许多方面,都有简要的论列,是较早的关于中国史学史方面的专著。1947年,顾颉刚在回答蒋星煜的采访时,谈到当代史学史专家的成就,就提到了傅振伦并刻意说明“朱希祖之弟子傅振伦”(注:《顾颉刚论现代中国史学与史学家》)。傅氏本人也承认他在史学史方面取得成就,与朱氏的教导和鼓励有关,他曾说:“余每有专著,辄就正于先师”,“及阅《pp史通之研究》,推为研究刘知几学说之津梁,论《刘知几年谱》,曰搜集资料甚备。……《中国史学概要》,则谓能广师说,而备述各方面”(注:傅振论:《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南下中山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朱希祖南下广州去中山大学工作,任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前身是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兼文学院史学系教授。他为学生讲授元、明史,并开“史通研究”,“对于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和所举的史实,每每有所驳正,引证赡博,听之入神”(注:王兴瑞:《朱先生与国立中山大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那时的中山大学史学系主任是朱谦之。朱谦之开设西洋史学理论,也很受学生欢迎,史学系同学称他们为“二朱”。朱杰勤是那时中山大学的学生。后来朱杰勤先生在中国史学史方面也成为专家,恐怕与朱希祖早年的影响不无关系。
教学不歇
1937年8月,朱希祖随中央大学西迁入蜀。虽感怀国难,但教学不歇。时教育部拟颁布大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作为资深的史学家,朱希祖提出将中国史学史定为大学史学系必修课之一。这对中国史学史的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1944年,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出版,即被教育部定为大学教材。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至此可以说初步建立起来了。(金氏著作,数次引用朱氏《中国史学通论》的观点。两书仅差一年出版,而金氏的书39年即已写成。金氏在写作时,大概参考了朱氏的讲义稿,因那时他们都在中央大学史学系任教授。金氏毕业于北大,受黄侃影响至深,而黄侃与朱氏又曾同受业于章太炎,故金氏与朱氏也有一种师承关系,阅其讲义或听其讲课都是可能的。)
终身贡献
作为章太炎的学生,朱氏既能够继承章氏治史精华,又能对西洋史学理论宽容地吸收;既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又强调历史哲学的重要,并认识到史学以指挥人事为归宿。这在新史学的建设中,就方法论而言,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治学方向。中国史学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的著名史学家及史学评论家在他们的著作中,谈到了许多史学史的内容,但史学史在本世纪以前却未形成专门学科。把它作为独立的近代意义上的学科进行建设是梁启超在1926-1927年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的。二十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揭起了“史界革命”的旗帜,对传统史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积极引进西洋史学理论来改造传统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他的史学思想有所变化,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对传统史学的态度由原来的“葬鲁疏阔”的否定转向逐步地肯定。他提出研究中国史学史,就是这种转变的一种表现。192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其中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具有中国史学史的雏形。可见,中国史学史的产生与中西史学的交汇、中国新史学建设的需要有很大关系。朱希祖在史界革命的重镇北京大学史学系任系主任,为史界革命的开展,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重视中国史学研究,应该说是这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人著作
朱希祖在中国史学史方面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中国史学通论》里。该著本是1919年夏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为学生讲授本国史学概论的讲义。原为三篇:一中国史学之起源;二中国史学之派别;三历史哲学。以后在其它大学讲授此讲义时,删除了第三篇。1942年,朱氏应女婿罗香林之请,决定出版该讲义,附录论文两篇:“太史公解”和“汉十二世著纪考”。
著述目录
- 关于中国史学理论者
- 关于史迹者
- 关于史料辑录者
《伪楚录辑补及伪齐录校补》,[4] 《孙吴佚史辑校》(未刊)
- 关于史学考证者
史籍、氏族、地理、金石、杂考等论文八十篇,多未发表。
- 关于版本目录论文八种
《明季史料题跋》,[5] 其他如《郦亭藏书目录》、《郦亭藏书题跋记》、《中兴馆阁书目•续目》(辑佚)、《新梁书艺文志》等,多未发表。
- 关于战国史论文十五篇
未发表。
- 关于萧梁历史者七十篇二十四篇
未发表。
- 关于唐代历史者十篇
未发表。
- 关于宋代历史者
- 关于明代历史者七十篇
多未发表。
- 关于近百年历史者九种
未发表。
- 关于中国文学史者十二种
多未发表。
- 关于小说经解者二种(自印一种)
诗文四十四篇 多未发表。 日记、随笔三种 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