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本神篇第八

目錄

【題釋】

本篇論述了人之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等精神活動的產生過程,以及養生與健康的關係;並具體指出了因七情耗傷,而使精神活動發生變動,所形成的不同的病理徵象。因為本篇着重強調了必須要在詳細了解患者精神活動狀況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針刺這一治療原則,所以篇名叫做"本神"。

【原文】

黃帝問於岐伯日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1]。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至其淫浹 [2]離髒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注釋】

[1]神廣義的神指的是一切生命活動的表現,狹義的神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識精神活動。此處的"神",所指的含義主要為後者。

[2]淫浹淫,就是過分的意思;洪,音益,放縱的意思。淫洪,在此是指放縱過度。

【釋義】

黃帝問岐伯說凡是使用針刺的治療方法,首先都必須以病人的精神活動情況作為診治的依據。血、脈、營、氣、精和神氣,這些都是由五臟所藏的用以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但其中以神的作用最為重要。若是過度放縱七情而使神氣從五臟離散,就會使五臟的精氣散失,魂魄飛盪飄揚,意志恍惚迷亂,並喪失智慧和思考能力,然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病證產生的呢?是上天的懲罰,還是人為的過失呢?還有,什麼叫做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其中的過程是怎樣的?請問其中的緣故。

【原文】

岐伯答日天之在我者德[1]也,地之在我者氣[2]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注釋】

[1]德就是指天地萬物的運動規律,諸如四季更替、萬物盛衰等。

[2]氣就是指天地之間的自然產物,諸如五穀果菜、江河溪泉等。

【釋義】

岐伯回答說天所賦予我們的是生化之機,地所賦予我們的是長養之氣,地之長養之氣隨天之生化之機而動,陰陽之氣上下交感,才使萬物化生而成形。所以,基於陰陽兩氣相交而產生的生命的原始物質,就叫做精;陰陽兩精相互結合而形成的生命活力,就叫做神;伴隨着神氣往來存在的精神活動,叫做魂;依傍着精氣的出人流動而產生的神氣功能,叫做魄;能夠使人主動地去認識客觀事物的主觀意識,叫做心;心裡有所記憶並進一步形成慾念的過程,叫做意;慾念已經存留並決心貫徹的過程,叫做志;為了實現志向而反覆考慮應該做些什麼的過程,叫做思;因思考而預見後果的過程,叫做慮;因深謀遠慮而有所抉擇以巧妙地處理事務的過程,叫做智。所以明智之人的養生方法,必定是順應四季的時令,以適應氣候的寒暑變化;不過於喜怒,並能良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節制陰陽的偏勝偏衰,並調和剛柔,使之相濟。像這樣,就能使病邪無從侵襲,從而延長生命,不易衰老。

【原文】

是故術惕[1]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2]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胭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3]。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挽亂[4],四肢不舉,毛悴色天,死於春。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天,死於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5]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疫痿厥,精時自下。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是故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注釋】

[1]怵惕怵,音觸,就是恐懼的意思。惕,音替,就是指驚恐不安的樣子。

[2]憚散憚,音淡,就是勞累的意思。憚散,在這裡是形容神氣耗散的樣子。

[3]死於冬在五行歸類中,心屬火,冬季屬水;因為水能克火,所以心的病證到了冬季就會加重,甚至使人死亡,故而說"死於冬"。以下之"死於春"等句,同理。

[4]愧亂悅,同"悶"字,就是胸中滿悶的意思。亂,就是煩亂的意思。

[5]季夏;即指農曆六月,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長夏,在五行歸類中屬土。

【釋義】

所以怵懼、驚惕、思考、焦慮太過,就會傷損神氣。神氣被傷,就會時常使人產生驚恐畏懼的情緒,並使五臟的精氣流散不止。因悲哀過度而傷及內臟的,就會使人神氣衰竭消亡而喪失生命。喜樂過度的,神氣就會消耗渙散而不得藏蓄。愁憂過度的,就會使上焦的氣機閉塞而不得暢行。大怒的,就會使神氣迷亂惶惑而不能正常運行。恐懼過度的,就會使神氣流蕩耗散而不能收斂。

心藏神,恐懼、驚惕、思考、焦慮太過,就會傷神。神被傷,就會使人感到恐慌畏懼而失去主宰自身的能力,並出現膝髀等處高起的肌肉陷敗,遍體的肌肉消瘦等症狀;再進一步發展,到了毛髮憔悴凋零,皮色枯槁無華的程度,就會在冬季水旺的時候受克而死亡。

脾藏意,憂愁太過且長期不能解除,就會傷意。意被傷,就會使人感到心胸苦悶煩亂,並出現手足舉動無力等症狀;再進一步發展,到了毛髮憔悴凋零,皮色枯槁無華的程度,就會在春季木旺的時候受克而死亡。

肝藏魂,悲哀太過而影響到內臟,就會傷魂。魂被傷,就會使人顛狂迷忘而不能清楚地認識周圍環境,意識不清就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言行;此外,還會出現陰器萎縮,筋脈攣急,兩脅肋處活動不利等症狀;再進一步發展,到了毛髮憔悴凋零,皮色枯槁無華的程度,就會在秋季金旺的時候受克而。

肺藏魄,喜樂太過而沒有限制,就會傷魄。魄被傷,就會使人神亂髮狂,發狂的人意識喪失,旁若無人;此外,還會出現皮膚枯焦等症狀;再進一步發展,到了毛髮憔悴凋零,皮色枯槁無華的程度,就會在夏季火旺的時候受克而死亡。腎藏志,大怒太過而不能自止,就會傷志。志被傷,就會使人記憶力衰退,時常會忘記以前所說過的話;此外,還會出現腰脊轉動困難,不能隨意俯仰屈伸等症狀;再進一步發展,到了毛髮憔悴凋零,皮色枯槁無華的程度,就會在季夏土旺的時候受克而死亡。

恐懼太過且長期不能解除,就會傷精。精被傷,就會出現骨節酸痛、痿軟無力而厥冷,時常遺精滑泄等症狀。

綜上所述,五臟是主管貯藏精氣的,而精氣又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屬陰,所以每一髒的功能都不能受到損傷。倘若五臟的功能受到了損傷,就會使五臟所藏的精氣失於內守,流散耗傷而形成陰虛;陰是陽的物質基礎,精失陰虛,缺少營養物質,就無法化生陽氣,也就無法進行氣化活動;沒有陽氣及其氣化作用,就不能吸收和轉輸營養,而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運用針刺治療疾病的醫者,就必須觀察病人的全身狀況和表情神態,以了解病人之精、神、魂、魄的存亡得失情況;倘若發現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都已受到損傷,那麼就不可以再妄用針刺來進行治療。

【原文】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注釋】

[1]經溲不利溲,音搜;經溲,就是指小便。《素問•調經論》中曾說"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故此之"經"字當作"涇"字。

[2]腎藏精這裡的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來源於五臟六腑的水谷精微;二是指人類生育殖繁的物質基礎。 [1]

【釋義】

肝貯藏血液,代表精神意識的魂就寄附在肝血之中。肝氣虛陡,肝血不足,就會使人產生恐懼的感覺;肝氣盛,就會使人變得容易發怒。

脾貯藏營氣,屬於精神活動之一的意就寄附在營氣之中。脾氣虛弱,不能輸布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營氣,就會使手足不能運動,五臟不能安和;脾氣壅滯,運化不利,就會出現腹部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心主宰着人體周身血脈的運行,代表一切思維活動的神就寄附在血脈之中。心氣虛弱,會使人產生悲憂的感覺;心氣盛,就會使人大笑不止。

肺貯藏人體的真氣,代表器官活動功能的魄就寄附在真氣之中。肺氣虛弱,就會使人感到鼻孔阻塞,呼吸不利而氣短;肺氣壅逆,就會出現氣粗喘喝,胸部脹滿,仰面呼吸等症狀。腎貯藏五臟六腑之陰精,屬於精神活動之一的志就寄附在腎精之中。腎氣虛弱,元陽不足,就會出現手足厥冷等症狀;腎氣壅滯,就會出現下腹脹滿等症狀,並使五臟都不能正常運行。

所以在進行治療的時候,必須首先審察五臟疾患的症狀表現,以了解各髒髒氣的虛實,然後再根據病情慎重地加以調理,才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2]

【按語】

本段提出五臟藏神的觀點,其含義有二一是五神的活動以五臟的生理活動為基礎,二是五神的活動可視作五臟功能活動的表現。由此,體現了"形神合一"的學術思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