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
本尊神
密乘四部的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精神宇宙模式,即壇城系統,這個系統有一密乘主神與一些眷屬神靈組成。壇城中的主神就是人們所稱的本尊神。每個修習密乘者都要以一位各自的本尊神作為觀修的對象。圍繞本尊神靈的眷必神相互之間只是形體和顯現標誌不同,實際上眷屬神是一類神,並且與本尊神保持一致。
雖然密乘有無以計數的本尊神,但可以將其粗分為三大類,即善相本尊;怒相本尊;善、惡相兼具本尊。較為著名 的善相本尊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度母、無量壽佛等等。大威德金剛、金剛橛、馬頭金剛(或稱馬頭明王)、金剛手(亦稱恰那多吉)是較為著名的怒相本尊神。善、惡相兼具本尊神有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和金剛亥母。
上述本尊被描繪成各種形體,有時候與常人形相一致:一面、二臂、雙腿;有時又描繪成多面、多臂、、多腿的神靈。
描繪本尊神所依的標準有兩個方面,一是該本尊所有的菩提心的無限知識,一是本尊的智慧特徵。正是這個原因,人們將所有的本尊歸入佛皈依的範圍。
怒相善相
為什麼在密乘中有如此之多的怒相本尊神,而善相本尊神的數量並不是那麼多呢?這是因為佛陀教義的實質在於訓導信徒自己的意念能和其他人一樣持守戒律,那些無助的眾生有情,思維意念停留在由欺騙引起的煩惱之中。在無助的情況下,眾生有情被引向修積不恰當的業力的行為中去。由欺騙引起的煩惱是應該受到責難的一種煩惱,因而必須從根本上滅除欺騙的魔鬼。為了使修習者的意念能夠迅速地捕捉引起煩惱的邪魔,所以常把這些邪魔描繪成具體的可視形象。
大多數的眾生已經形成了將其他 有情誤認為自己的敵人、朋友,或僅僅人微言輕相識之人的概念。因而,在相互之間的聯繫中,他們懂得了恨和愛以及平和寧靜諸種感情。在密乘教法中,煩惱亦被看作一種敵人。
舉例來說,煩惱可能由一個被踏在神靈腳下衰竭待斃的魔怪形象來表示。觀眾應該這樣理解:踩在神靈腳下非人形的魔怪就是煩惱。同樣,密乘中的神靈也被描繪成戴着可怕的,令人生厭的飾物,或在神靈身上掛上諸如砍下頭顱、腦蓋骨、脛骨、人的心臟、腸子等等作為飾物。各種供品及其所配的裝飾了與各種恐怖物品相聯繫。但無倫如何,這些飾品或裝飾物都不能將其看作是為了上述目的的而真從殺死的人身上獲取的。它們僅僅表示個人之敵——煩惱所假設的實物形體,使用權用肉、血等恐怖物也僅僅是象徵煩惱的厭惡與可憎。
一個人修習密乘觀修的態度是判定他是否對那些由於欺騙作祟而陷入煩惱的眾生有同情心的標準之一;也是判斷其遣退煩惱能力的標準之一。釋迦牟尼佛(大莊嚴佛像)解釋密乘教法時,用那些狂努的形象作為激發信徒對煩惱產生憎惡的工具。這種狂暴的憎惡本身恰好是滅除煩惱邪魔的工具。因而怒相本尊神令人恐怖的形貌表情是展現了本尊神對煩惱的憎惡。
密乘儀式的完成也取決於修習者對那些深受煩惱之苦的眾生的同情和對煩惱的憎惡。諸如修習與舉行儀式的方法之類的內容在各種密法的釋文以及密乘儀典的儀軌書中都有描述。通過翻檢這些釋文和儀軌書,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的東西。[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