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
末代皇帝溥儀 |
《末代皇帝溥儀》是2010年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喻大華。喻大華,博士畢業後他在遼寧師範大學任助教,喻大華2001年晉升為教授,研究方向為晚清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該書講述了溥儀的故事,他的人性是複雜的,他有過背叛國家、民族的污點,自請國家給他最嚴厲的處罰,直到流着眼淚走出了戰犯管理所的高牆,打開歷史的面紗,呈現人物的本色,本書將帶讀者走近一個真實的溥儀,一個真實的末代皇帝。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末代皇帝溥儀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月
裝幀:平裝
開本:16
ISBN:9787802197671
定價:39.00元
又名:QINGGUOPUYI
作者:喻大華
原版名稱:一個國家的衰落
頁數:333
類別:正史雜談
內容簡介
愛新覺羅·溥儀是秦始皇確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君主,是清朝的亡國之君,1912年2月,他跌下統治地位的時候年僅六歲。1932到1945年間,他被日本關東軍蠱惑欺騙,充當偽滿洲國的傀儡元首,因此先後被蘇聯和新中國關押十四年之久。1959年蒙受特赦,1967年病逝於北京,當時的身份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無疑,末代皇帝溥儀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是人類歷史上擁有非凡經歷和傳奇命運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為皇帝卻沒有掌握過一天國家政權;長期處於政治漩渦中卻未發揮關鍵的作用;他是亡國之君和叛國罪人,最後成了新中國改惡從善的典型;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無疑是失敗者,但他的每一步失敗都伴隨着中國的崛起和人民的解放,而他最終也成了自豪的中國人民中的一員。溥儀又是一個很難定位的歷史人物,本書在鞭笞了溥儀投敵叛國的負面形象的同時,也展示了大動盪時期他的悲慘境遇和傳奇的命運波瀾,公允地認定了溥儀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為將日本戰犯送上斷頭台所做的努力。溥儀的人性是複雜的,他有過背叛國家、民族的污點,但他又為災民捐款,信佛吃素,最終向真理低頭,自請國家給他最嚴厲的處罰,直到流着眼淚走出了戰犯管理所的高牆,融入人群中。溥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揭開歷史的面紗,呈現人物的本色,本書將帶讀者走近一個真實的溥儀,一個真實的末代皇帝。
作者簡介
喻大華,博士畢業後他在遼寧師範大學任助教,2001年晉升為教授,研究方向為晚清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現任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中國史學史、史學論文寫作、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等課程。
出版《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道光皇帝》、《嘉慶皇帝》、《咸豐皇帝》等著作,參編著作近十部,發表論文50餘篇。 2008年10月13日首登《百家講壇》,講解《道光與鴉片戰爭》。 2009年3月9日,他攜新作《喻大華評說嘉慶王朝》重登《百家講壇》。2009年11月24日,他再登《百家講壇》,主講《苦命皇帝咸豐》。 2010年11月13日第四次登臨《百家講壇》,主講《末代皇帝溥儀》。
圖書目錄
慈禧的算盤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皇帝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詞彙,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是遙遠的仰望,康熙、乾隆也只剩畫像上的猜想。但有一個皇帝,我們不僅能看清他的面容,還能聽到他的聲音,他就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溥儀出生於1906年,逝世於1967年,在一個花甲的輪迴中,他擁有了非凡傳奇的人生經歷:登基、退位、傀儡;皇帝、戰犯、公民,榮辱沉浮、幾度起落,每一個他都很不尋常。在那個大動盪、大轉折的時代,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曾焦慮、也曾彷徨,在尷尬中尋找前行的路,在期待中挽回失去的家。他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他是歷史的註腳。
兩宮駕崩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出生在醇王府,兩歲之前的溥儀與普通孩子無異,他命運的改變與另一個人息息相關,那就是光緒皇帝。光緒皇帝在位三十多年間,其個人的命運,連同清王朝的命運,共同在屈辱中淪落。溥儀並沒有見過光緒皇帝,但他將繼承的不僅有他的皇位,更有末世帝王的悲哀。1908年,光緒皇帝已被慈禧軟禁整整十年,他們之間究竟有哪些無可挽回的矛盾,在清王朝的末日裡,不足三歲的溥儀是如何登上皇帝寶座的呢?
攝政王的苦惱
慈禧和光緒的相繼去世,使載灃和溥儀父子陡然成為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權利來得這樣快,也許載灃自己都始料未及,三歲的溥儀不能親理朝政,自然由父親監國攝政王載灃代行皇權。二十多歲的載灃,身份雖然顯赫,但畢竟年輕,生性又不愛交際,在皇室中沒有深厚政治勢力的支撐。那麼當他執掌天下時,皇族中的其他親貴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他們會支持載灃父子嗎?
罷黜袁世凱
戊戌變法是清朝光緒年間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其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但是,隨着戊戌變法的深入,必然涉及到權力分配的敏感問題。因此,這項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變法舉步維艱,光緒帝自身難保。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光緒帝和康有為都把希望寄托在手握軍權的袁世凱身上。康有為甚至謀劃出了一個驚天的計劃——由袁世凱率兵包圍頤和園,除掉慈禧太后,他把勸說袁世凱參與兵變的任務交給了維新志士譚嗣同。那麼,譚嗣同是如何勸說袁世凱的?戊戌變法的最終失敗與袁世凱究竟有着怎樣的關係呢?
七歲退位
小皇帝溥儀三歲即位,過的是無憂無慮的宮廷生活,但是此時外面的世界,已經是風起雲湧、波瀾四起了。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一股空前的民主化浪潮席捲神州,無論是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國;還是改良清朝,實行君主立憲,都讓大清王朝的統治者感到不寒而慄。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連最為頑固的慈禧太后在最後也不得不做出姿態,準備仿行君主立憲,但很快就被世人識破了它的欺騙性。如今,成為清朝最高統治者的載灃,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他將會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呢?
風雲突變
溥儀年僅六歲就成了亡國之君。但清朝亡國跟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王朝的亡國不一樣,它跟中華民國有一個交易,就是我放棄國家政權給你,然後你允許我保留皇帝的地位和待遇。所以您別看溥儀退位了,但依然是合法的皇帝,不過這個皇帝當得真不是個滋味。
振翅欲飛
張勳擁戴溥儀復辟,張勳是個什麼人?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張勳是江西奉新人,光緒十一年春天,公曆是1885年3月,清軍在中法戰爭中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打得法國鬼子狼狽逃竄,屍橫遍野。張勳在這場戰役中浴血拚殺,立下戰功,從此步步高升。到宣統三年,就是1911年的時候,升任為江南提督,終於成長為國家的一名高級武官。張勳這個人性情開朗直率,沒有太多的心眼兒。回想自己從一個沒爹沒媽的苦孩子成長為國家的軍政大員,他感覺一輩子都報答不完大清王朝的皇恩,所以民國建立之後,依然不忘故主。為此保留着清朝的辮子,並且不讓士兵剪辮。所以他的部隊老百姓都叫辮子兵。
少年夫妻
從1912年到1922年的十年間,溥儀在紫禁城中過着他平靜的遜帝生活,而紅牆之外的世界卻格外紛亂,革命、共和、護法、復辟、護國、軍閥,政界軍界派系林立,1919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俄國十月革命的炮聲把馬克思主義送入了中國,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新中國顯露了最初的一抹晨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處於深宮之中的溥儀,也即將展開新的生活,十七歲的末代皇帝要結婚了。
被逐出宮
在1924年之前,溥儀雖然已經退位十餘年,但皇室主要成員仍在紫禁城居住,並且溥儀在此舉行了結婚典禮,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皇后、有妃子,在小範圍內仍保持着君主的尊嚴。對於他們來說,只要不離開北京城的心臟,這座自明朝就存在的皇宮,那溥儀和皇室還能維持僅有的面子,在心理上也能暗享一國之主的身份。
東陵浩劫
1924年,馮玉祥趁第二次直奉戰爭之機,發動「北京政變」,溥儀被逼離開了祖先世代居住的紫禁城,流落民間。走出了故宮的溥儀已是無家無業之人,居無定所,前途茫茫。不到二十歲的他,被身邊的親日分子鄭孝胥領進了日本公使館,走出了他與日本恩怨糾纏數十年的第一步錯棋。但溥儀畢竟是中國曾經的皇帝,長期居住外國使館頗有不便,那麼日本勢力把溥儀安置到了天津日租界居住。
津門彷徨
溥儀來到天津以後,遭遇到一次比當年被驅逐出紫禁城還要痛苦的奇恥大辱,東陵大盜孫殿英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將清東陵中的慈禧、乾隆兩座陵寢掘墓拋屍,搶掠一空,這種盜掘祖墳的罪行理所當然地受到了舉國輿論的聲討,而溥儀更是信誓旦旦,要為自己的祖先報仇雪恨。可此時的溥儀,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無權無勢,拿什麼報仇呢!更重要的是,溥儀自己家裡也是一團亂麻,讓他心力交瘁。那麼,這個依然過着錦衣玉食生活的前皇帝,到底會有什麼犯愁的事兒呢?
潛往東北
「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日本關東軍準備誘惑溥儀前往東北,但溥儀舉棋不定,焦灼彷徨。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臭名昭著的惡魔來到了天津,從此,溥儀的命運被徹底改變。這個人就是現代史上聲名狼藉的日本戰犯土肥原賢二。土肥原生於1883年,他出身於軍人世家,1913年來到北京從事特務活動,此後在華二十多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土肥原被關東軍任命為「瀋陽市長」,他首倡成立偽滿洲國,建議由溥儀出任「國家元首」。但是,溥儀舉棋不定,遲遲不來東北,於是,1931年11月,土肥原親自出馬,準備拉溥儀下水。那麼,面對土肥原這個不速之客,溥儀將會是一個什麼態度呢?
粉墨登場
1932年2月23日午後,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肩負着說服溥儀出任「偽滿洲國」執政的使命來到了旅順。這個時候軍方都知道了溥儀的立場,不免憂心忡忡,「九·一八事變」已經發生將近半年了,傀儡戲基本排練出了眉目,即將上演,主角卻要撂挑子不干,這怎麼能行?所以,關東軍司令本庄繁命令板垣不惜運用一切手段迫使溥儀屈服,當然,儘量不要鬧得太不愉快。
傀儡抗主
1932年9月3日,溥儀接到通報,說「國務總理」鄭孝胥求見。按例,鄭孝胥每周前來一次,抱來一堆文件到溥儀這裡簽字畫押,其它時間一般不來。突然來訪,肯定是發生了什麼意外的事兒,所以溥儀立即傳見。
關東軍高壓
1934年3月,溥儀在長春粉墨登場,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關於溥儀的登基,當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他不過是日本人扶植的傀儡。1934年5月5日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以溥儀作為封面人物,在文中寫到:溥儀一生軟弱無助,總是成為這個或那個代理人手中的一個工具。
政治聯姻
從偽滿洲國建國以來,關東軍通過一系列高壓政策,使溥儀這個傀儡政權的所謂「元首」,成了名副其實的「兒皇帝」,當年出關憧憬復辟清朝的夢想已經無望,終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而偽滿政權中的遺老漢奸們也各懷鬼胎,自作打算。在此情況下,隨着日本關東軍對中國東北控制的穩固,他們對這個傀儡政權也有了新的陰謀。他們把目標鎖定在了溥儀的弟弟溥傑的身上,那麼關東軍究竟打的什麼主意,難道想利用溥傑取代溥儀嗎,這位末代皇弟溥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忍辱偷生
1937年,溥儀弟弟溥傑與日本女子嵯峨浩的政治聯姻,讓溥儀惶惶不可終日,連現有的位置都已岌岌可危,哪裡還能奢望復辟清朝呢。然而讓溥儀慶幸的是,嵯峨浩生了兩個女兒,日本人也終於沒有撤換掉他。溥儀坐穩了「偽滿洲國」的皇帝位置,又結了日本親家,偏安東北一隅,哪管他曾經統治的大半個帝國,早已踏滿日本人的鐵蹄。家與國,仿佛已是久遠的往事。當溥儀徹底明白並接受了兒皇帝這個事實之後,這位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又將以何種心態來面對自己的位置呢?
偽皇退位
日本關東軍操縱偽滿傀儡政權,奴役中國人民,妄圖吞併中國東北。然而,黃粱美夢尚未清醒,滅頂之災已經降臨。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兩天後,150多萬蘇聯紅軍越過國境線,攻入偽滿洲國,打響了消滅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槍」。此時,關東軍的作戰力量只有鼎盛時期的三分之一,根本無力抵抗英勇無畏的蘇聯紅軍的進攻。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關東軍又將如何控制溥儀及其傀儡政權呢?
瀋陽被俘
上集講到1945年8月17日午夜,舉行了偽滿垮台和溥儀退位的儀式,溥儀回到住地已經是18日的凌晨了。他安排焚燒物品,整理行李,準備出逃日本。
吉岡安直告訴了溥儀行程的安排,將於18日午夜坐火車到通化,第二天上午從通化機場起飛到瀋陽,然後換乘大飛機前往日本。
其實,溥儀並不希望流亡日本,他固然渴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北平,那裡有他的父親、兄弟,有他熟悉的生活,但他是中華民國通緝的戰爭罪犯,自然不敢自投羅網。另一方面,世界上美蘇爭霸,兩大陣營均與日本為敵。那麼這樣一來,除了日本,基本沒有國家會收留他。所以呢,他面前就剩下這一條道了,即使是死路,也得走啊。
溥儀不願意去日本,那麼日本方面也不願意接收溥儀,因為即將被美軍占領,一切要聽美國的命令行事,把溥儀弄來也得引渡給中華民國,何苦再折騰這一圈兒呢?但關東軍再三堅持,最後日本軍部同意接納溥儀到京都的一所飯店裡邊避難,不過有言在先,不能保證生命安全,他的命運要聽聯合國的安排。
溥儀得知這一消息,十分恐慌,他心知肚明,蔣介石要引渡他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作為戰爭罪犯,讓蔣介石給引渡回去之後,還能有一絲活路嗎?溥儀晚年說他這個時候感覺死神已經向他招手了,所以,他得知盟軍同意保證天皇的安全之後,向吉岡安直苦苦哀求,希望日本方面也能夠出面交涉,擔保他的生命安全。據溥傑回憶,吉岡不耐煩地拍着胸脯說:「誰能保險?拿出膽子來!」溥儀立即啞口無言了。事到如今,吉岡安直依然淫威不倒。溥儀垂頭喪氣,吉岡又說了一句,說挺起胸脯來。挺不起來了,都到這個關頭,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
吉岡安直告訴溥儀,由於從通化到瀋陽的飛機太小,只能帶幾個隨從和少量的行李,其他人只好等以後再設法去日本了。可是世事難料,準備逃往日本的溥儀卻陰差陽錯地成了蘇聯人的俘虜,那麼蘇聯人會怎麼對待他這個偽滿洲國的皇帝呢?一直過着帝王生活的溥儀能夠適應囚徒生涯嗎?
引渡回國
1945年8月19日,偽滿政權垮台後,亡了國的末代皇帝溥儀出逃日本,在瀋陽機場被蘇軍俘獲,自此在蘇聯開始了五年的被俘歲月。在此期間,他曾前往東京,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出庭做證,為控訴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罪行盡到了自己的義務。此後溥儀一直被關押在收容所。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再次改變了溥儀的命運,他將被引渡回國。當這位末代皇帝溥儀再一次踏上祖國的土地時,他將怎樣面對新的執政者?對於未來的命運,溥儀又有怎樣的幻想呢?
走向新生
1950年,溥儀以及當年偽滿政權的一批戰犯從蘇聯被引渡回國,被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亡國的皇帝溥儀感慨獲得新生之餘,在撫順開始了新的改造生活,在這裡,從小養尊處優的天子成了一道「風景」,穿衣掃地是他新生的第一課,他從皇帝開始轉變為普通人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因病逝世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1]
參考文獻
- ↑ 末代皇帝溥儀:把自行車帶進了紫禁城人民網,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