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鎮
木城鎮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地處夾江縣西北,隔青衣江相對,西南接華頭鎮,西連眉山市洪雅縣三寶鎮,北和眉山市洪雅縣金釜鄉隔青衣江相對,鎮人民政府距夾江縣城12千米 ,總面積109.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木城鎮有戶籍人口43563人 。
2019年9月4日,撤銷南安鄉、龍沱鄉和迎江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木城鎮管轄。截至2020年6月,木城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下街138號 。
2011年,原木城鎮財政總收入453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6560元 。2019年,木城鎮有工業企業29個,有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1]
目錄
建置沿革
原木城鎮
1940年,設木城鄉。
1952年,分出木城場、鎮。
1958年,並人木城公社。
1961年,析置木城鎮。
1992年8月13日,木城鄉併入木城鎮 。
原南安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設南安鄉。
1952年,析和平鄉(今龍沱鄉)1至4村置青竹鄉。
1956年,和平鄉併入南安鄉。
1958年,南安鄉與木城鎮和青竹、迎江2鄉合併為木城公社。
1961年,析置南安鄉公社,原和平鄉析出。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8月,龍沱鄉併入南安鄉。
1999年11月,龍沱鄉析出 。
原龍沱鄉
1952年,設和平鄉。
1956年,併入南安鄉。
1958年10月,與木城鎮、南安鄉等合併為木城公社。
1961年,析置和平公社。
1981年,更名龍沱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8月13日,併入南安鄉。
1999年11月,析置龍沱鄉 。
原迎江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設迎江鄉。
1958年,與木城鎮和青竹、南安2鄉合併為木城公社。
1961年,析原迎江鄉置迎江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撤併後
2019年9月4日,撤銷南安鄉、龍沱鄉和迎江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木城鎮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原木城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蘭壩社區、漢柏村、太平村、白廟村、泉水村、中壩村、鄭村、五里村、桂香村、代橋村、新農村、大旗村、石柱村、蘭田村、民安村、白果村 。
截至2020年6月,木城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蘭壩社區、五里社區、大旗村、太平村、泉水村、白果村、五顯崗村、友誼村、群星村、石香村、迎江村、聯興村、修文村、永興村 ;鎮人民政府駐下街138號 。[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木城鎮地處夾江縣西北,隔青衣江相對,西南接華頭鎮,西連眉山市洪雅縣三寶鎮,北和眉山市洪雅縣金釜鄉隔青衣江相對,鎮人民政府距夾江縣城12千米 ,總面積109.6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木城鎮地勢西高東低,主要山脈有大旗山,境內最高點尖尖石位於蘭田村2社,海拔1095.3米;最低點位於代橋7社青衣江過境處,海拔425米 。
氣候
木城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多偏東南風,冬季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6.5℃,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1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 。
水文
木城鎮青衣江由石面渡人境,代橋村出境,經漢柏、太平、中壩、鄭、五里、代橋村7個村(社)出境,長7千米,有趙溝、淡堰溪等 。
自然災害
木城鎮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災、滑坡等,發生在每年的7-8月,1917年暴雨,沿江部分田地被沖毀,壩區盡成澤國,石面渡杜山約1平方千米山體下滑400米,壓覆山腳二三十戶 。
自然資源
2011年,木城鎮有耕地面積1.4萬畝,其中水田1萬畝,旱地0.4萬畝;林地面積1.9萬畝 。
人口
2011年末,原木城鎮轄區總人口17880人 。原南安鄉轄區總人口10147人 。龍沱鄉轄區總人口6017人 。迎江鄉轄區總人口11405 。
截至2017年,原木城鎮常住人口40656人 ;南安鄉常住人口9916人 。龍沱鄉常住人口5292人 。
迎江鄉常住人口10674人 。
截至2019年末,木城鎮有戶籍人口43563人 。[3]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木城鎮財政總收入453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6560元 。
2019年,木城鎮有工業企業29個,有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
農業
2011年,木城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8600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521噸,其中水稻2105噸,小麥17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黃花、油料作物、蔬菜等,茶葉種植面積3600畝,產量19噸;桑園面積2000畝,產蠶繭9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300畝,產量591噸,其中花生6噸;蔬菜種植面積1600畝,產量1895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捲心菜、萵筍、青菜,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家禽為主 。
2011年,木城鎮生豬飼養量1.1萬頭,出欄1萬頭;牛飼養量460頭,出欄420頭;家禽飼養量60萬羽,上市家禽50萬羽,生產豬肉980噸;禽蛋44.5噸,鮮奶60噸,水果產量50噸,其中柑橘30噸,李子20噸 。
工業
2011年,木城鎮工業以建陶、機磚為主,工業總產值2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 。
金融
2011年,木城鎮農村信用合作社1個,郵政儲蓄營業所1個,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8%;各項貸款餘額0.86億元,比上年增長20% 。[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木城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5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2所,在校生647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65人,專任教師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木城鎮有鎮文化活動中心1個,建築面積217平方米;公共圖書室3個,藏書0.4萬冊,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老年秧歌舞隊、嗩吶隊等 。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木城鎮有鎮衛生院1個;病床55張,固定資產總值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18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6人 。
社會保障
2011年,木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3戶,人數102人,支出33.5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2人次,支出51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3戶,人數474人,支出81.9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0人,支出35.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人,支出1.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26人次,共支出3.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8人次,支出4500元。救災支出15.3萬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8.5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區服務中心1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0.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基金支出合計0.5億元,比上年增長17% 。[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木城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投遞點16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22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5%;移動電話用戶588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82%;寬帶接入用戶5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6萬元 。
給排水
2011年末,木城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15萬立方米 。
供電
2011年末,木城鎮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個,用電普及率100% 。
道路
2011年末,木城鎮鎮區道路總長度6.5千米 。
交通運輸
2011年,木城鎮境內分別有通華頭鎮、洪雅縣三寶鎮、峨眉山市雙福鎮、迎江鄉的縣級公路,村級水泥路7條,總長25千米,汽車客運站1個,日發送64輛次客車,日客運量約1200人次 。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木城鎮,清順治三年(1646年)明副將周鼎昌曾於此架木為城,打敗張獻忠部起義軍,故名木城 。
文物古蹟
木城鎮境有龐坡洞、有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桫欏樹、有走馬轉角樓。
龐坡洞
龐坡洞,在木城鎮新農村境內,相傳是三國時期蜀漢軍師、靖侯龐統的叔父--龐德夫婦隱居成仙之地,又傳為唐代龐蘊夫婦入蜀隱居之處。洞口有"龐坡洞天"四字,洞前有幾處摩崖造像,刻佛數百尊。
石桫欏樹
石桫欏樹,裡面生長着成千上萬株恐龍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老植物--桫欏。
走馬轉角樓
走馬轉角樓在(原木城鎮政府所在地),位於整個古鎮的開端,背靠小鎮,面向青衣江,古時候張姓人家是當地的大戶人家,這家人主要從事手工紙生意。張姓人家從當地收購手工紙後從古渡口上船,到宜賓販賣,再從宜賓運回鹽酒販賣到本地,用從中賺取到的錢到雅安買回木頭,修建起了這座占地800平方米、共48間房子的建築。木城鎮政府晚上值班的工作人員居住於此。走馬轉角樓有外廊、內廊。挑檐支撐起的外廊,將整個建築有機地連接起來,第二層外廊並沒有柱支撐,而是懸挑出去,外廊的寬度比較窄,僅能容納一人通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