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期納鎮位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城西南,距永勝縣城55公里,直距44公里。東與東風傈僳族鄉接壤,西南與濤源鄉為鄰,北與程海毗連,地處南片三鄉二鎮中心。

下轄清水、街西、滿官、期納、大溝、文鳳、劉官、半坪和習朗9個村委會,13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64.88平方千米(2017年) ,國土面積352023畝,平均海拔1430米,屬亞熱帶氣候。2007年末,全鎮共有農戶數11171戶,總人口37303人,其中男性17905人,占總人口的48%,女性19398人,占總人口的52%,農業人口34705人,占總人口的 93%,少數民族人口3730人,占總人口的1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2017年,總人口38439人。[1]

目錄

歷史沿革

期納鎮歷史悠久,古代為土司領地。"期納"為彝族語言,"期"是村,"納"是肥沃,意為肥沃之地。清末明初,期納壩分為三約,即滿官、期納、劉官三約;民國時稱雲山鎮(因東面有雲台山而得名);1950年至1957年為永勝縣第三區;1958年稱期納區;1960年稱期納公社;1962年稱期納區;1968年為期納公社;1984年區、鄉體制改革時設期納區公所;1988年區改鄉時設期納鎮至今。

資源優勢

期納鎮是永勝南片四鄉二鎮的中心,是永勝農副產品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永勝南片的工業區,流動人口較多,個私經濟較發達。期納鎮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烤煙、花生等,經濟林果以龍眼、荔枝、梨、桃、蘋果、葡萄為主,蔬菜品種較多。

文化教育

期納鎮自古以來就是永勝縣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鄉鎮之一,特別是文化教育,更是源遠流長。據記載,早在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清水村就設立了幾個書院,來自賓川、永北等地的梓梓學子,就以朗朗書聲,倡一代文風,清水也因此有"文風之地"的美譽。另外,滿官也早在乾隆乙丑年(公元1805年),即設立了中川書院(民國初年改為蕉溪小學,1928年又改為雲山鎮中心小學);1946年,上街村和大溝谷宇村又分別創立了雲山鎮國民第二小學和雲山鎮國民第三學。

期納鎮現有3個幼兒園、11所完全小學、3個一師一校點、一所農村初級中學、一所縣辦高級中學;有幼兒班8個、學前班9個、小學教學班127個、初中教學班31個、高中教學班19個;幼兒園在校生227人、學前班在校生263人、小學在校生2846人、初中在校生1701人、高中在校生1240人;在崗教職工383人(其中幼兒教師8人、小學199人,初中104人,高中80人)。[2]

經濟發展

烤煙產業立足於鞏固、提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實增加煙農收入。

苦良姜產業上,要優化布局,集中連片種植,科學規範管理,提高質量和效益。加強試驗示範,以高含量菊葉薯蕷為突破口,提升全鎮苦良姜產業質量和效益。

堅定不移的走"協會+基地+農戶"的發展道路,強化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加快無公害蔬菜的推廣栽培,做大做強蔬菜產業。

積極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按照"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負盈虧"及"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做好大牲畜交易市場建設,完善大牲畜交易市場秩序,充分發揮我鎮畜牧資源優勢,把期納鎮建設成永勝南片區畜牧產品交易的集散中心。

立足於招商引資,切實做好小城鎮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在招商引資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放寬民間投資,鼓勵民間投入小城鎮建設,引導民間資本向我鎮的特色農產品加工、城鎮建設、建築建材等投資,大力興辦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區,走特色農產品加工工業化的路子。[3]

基礎設施

期納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投入資金12萬元,對苦蕎坪水庫引水溝進行了維修,同時,完成了兩座水庫的病險鑑定;對苦蕎坪水庫引水溝進行了清掏,積極爭取了苦蕎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的立項;對轄區內的東大溝、南大溝、西大溝等主要農業灌渠進行了加固、維護和清掏;實施了總投資30萬元的黃泥田水庫小流域治理,提高了水庫蓄水的利用率,在2006年乾旱少雨水庫蓄水不足的情況下,保證了全鎮大春栽插任務的圓滿完成;實施了投資300萬元的水利血防工程,一方面杜絕了血吸蟲病的擴散蔓延,降低了發病率,另一方面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實施了總投資45萬元的煙水配套工程;投資396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正在加緊實施,預計3月底完工。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問題初步得到緩解,完成了壩區七個村委會電網改造工程和期納變電站110千瓦擴容建設項目。農村道路通行條件明顯改善。順利完成了期納段21.79公里二級路建設,徹底改變了公路沿線老百姓過去雨天一身泥、晴天滿屋灰的狀況。加大農村道路改造和建設力度,在財政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採取組織群眾投工投勞一點、積極向上爭取一點、千方百計籌集一點的辦法,完成了劉官街北路等6公里鎮村公路改造及小坪至大坪5公里通村公路的管護。

 
期納鎮4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中國文明網

特色產業

期納鎮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以農民增收為基本出發點,堅持"三個尊重",結合實際、合理布局、因勢利導,形成了山區壩區統籌發展的良好局面,全鎮各項農業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蔬菜產業:全年種植蔬菜20361畝,主要以早蠶豆、豌豆、番茄、大蒜為主,總產量達3萬噸,產值突破4000萬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45%,蔬菜產業使農民人均增收754元,占人均純收入的40%,蔬菜產業成為期納鎮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烤煙產業,優化了烤煙產業布局,加強種植管理,實行烤煙集中育苗,統一管理,適時移栽的方式,烤煙產業得以提質增效,全鎮共種植烤煙1600畝,收購煙葉4200擔,實現產值250萬元,烤煙產業成為了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

畜牧產業:積極推廣種草養畜、畜種改良,加強了疫病預防和治療,加大了對期納鎮畜產品技術經濟開發合作協會的引導,規範畜產品交易市場,整活畜產品的流通,進一步推動了期納畜牧業的發展,全年大牲畜存欄18625頭,豬存欄27626頭,肉類總產量2670噸,實現畜牧業產值1878萬元;

甘蔗產業:在規範種植、技術更新、品種改良上狠下工夫,全年種植甘蔗1782畝,產量14000噸,產值230萬元;

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在適宜區推廣種植稻穀16574畝。其中優質稻16860畝,產量達13000噸,同時,在滿官村委會建立了100畝水稻精確定量栽培示範點。全年種植糧食35764畝,總產量12580噸,實現產值1738萬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