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朝鮮族農樂舞

朝鮮族農樂舞

朝鮮族農樂舞是遼寧省鐵嶺市的傳統舞蹈。

農樂舞朝鮮族傳統舞蹈之一,在朝鮮族民間廣泛流傳。遼寧省北部的鐵嶺市是多民族聚居區,朝鮮族人口達到23434人。在鐵嶺及周邊出土的墓葬中發現的5世紀前後的壁畫中,形象描繪了朝鮮族先民歡快舞蹈的場景。鐵嶺朝鮮族農樂舞源於祭祀性活動,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種自娛性舞蹈,現流傳在鐵嶺一帶的朝鮮族中,每逢喜慶之日都要進行表演。鐵嶺朝鮮族農樂舞是一種大型綜合性舞蹈,由假面舞、小鼓舞、長鼓舞、象帽舞等組成,全部演出需要幾小時。

2006年5月20日,朝鮮族農樂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朝鮮族農樂舞

類 別: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遼寧省鐵嶺市

所屬性質: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時間:2006年

地區:遼寧省

編號:Ⅲ-24

農樂舞信息

朝鮮族農樂舞 (象帽舞、乞粒舞)

編號:Ⅲ—24

簡介

"農樂舞"俗稱"農樂",流傳於 吉林、 黑龍江、 遼寧等朝鮮族聚居區。其 歷史可追溯到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農樂舞"是一種融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綜合性的民族 民間藝術。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並批准朝鮮族農樂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起源

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年節喜慶,還是家庭聚會,男女老 幼伴隨着沉穩的鼓點與伽‚œ琴,翩躚起舞習以為常。居住在我國東北長白山下的朝鮮族,長期從事北方水稻生產。為了便於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和管理,他們多採取集體勞動、相互協作的勞動形式。人們每逢下地,都將" 扁鼓"和"嗩吶"與農具一起帶往田間。休息時,人們便在明快的鼓樂聲中即興起舞,以歡樂的歌舞蕩滌疲勞。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即興歌舞便逐漸形成了遊樂性的朝鮮族民間舞蹈,貫穿於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之中。

藝術特色

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啞劇形式進行情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群眾性表演活動。屆時,各個村寨都將派出自己浩蕩 的"農樂舞"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 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農樂舞"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即將參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 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農樂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疊羅漢",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長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於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鶴舞",以及最後壓陣的男子" 象帽舞"。首先在"小鑼"不同節奏的敲擊下,由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作為"農樂舞"程式化的開場節目首先登場,緊隨其後的是,一群舞童在"燕風台"樂曲伴奏下,以快速旋轉動作進行各種隊形、隊列的變換與"疊羅漢"表演。 隨着節目的的進行,舞蹈表演的藝術性也越發濃郁起來。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是男女都可參加的一種"鼓舞"。每人所用"扁鼓"的大小,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區分。男子表演以群舞為主,舞者在激烈 而歡騰的鼓聲中奔跑、跳躍,充分顯示着男子的陽剛之氣。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獨舞,不但要表現多樣而嫻熟的擊鼓技巧,還要在"扁鼓"頻頻發出頓、挫有節,急、緩交錯鳴響下,舞出朝鮮女性剛柔並濟、瀟灑遒勁的舞姿。這兩類別具風格的"扁鼓舞",總會不斷引來人們讚美的掌聲。現在雖然朝鮮族《 長鼓舞"已被眾人所熟悉,但不少人卻誤認這個舞蹈只是朝鮮族的女子舞蹈。其實,民間中的"長鼓舞"是男女都可表演的舞蹈。 " 長鼓"是朝族樂器中,音色最優美和獨具特色的樂器之一。它體形碩長、細腰,兩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並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擊,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特色。"長鼓"是樂器,同時也是倍受人們喜愛的舞具。在悠揚的伽椰琴伴奏下,她們右手持長約30公分的細竹" 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從左右鼓面敲擊出清脆、和諧而又不同鳴響的鼓聲。樂曲聲中,一隊身穿白色短衣淡紅色拽地長裙,胸前繫着"長鼓"的舞者,踏着淙淙泉水般的輕柔舞步流轉於舞台。她們那松肩提臂的婀娜舞姿,柔如蠟焰、動如垂柳地輕盈體態,如只只躍躍欲飛的白鶴悠然起舞,令人陶醉與神往。一段慢版之後,舞者抽出另一隻木質鼓槌,敲打出強烈而快速的節奏,舞蹈隨鼓樂進入狂放的急旋,矯健而奔放。每逢此時,沉醉於高潮中的表演者,便開始紛紛亮出顯示個人"鼓舞"技巧的"絕活",把表演氣氛推向最高潮。"長鼓舞"後,接着的便是由多人持大型花扇,開始表演源於古代" 巫舞"的"扇舞"。舞蹈者以單扇或雙扇進行擺置圖案和造型表演。接下來是假形類的舞蹈。裝扮成具有美麗的長頸鶴頭和兩隻黑色雙翅的一群 丹頂鶴,邁着輕盈而飄逸 的大步,跳起了展翅欲飛"鶴舞",為人們祈求着未來的吉祥與安寧。為"農樂舞"最後壓陣的男子"象帽舞",是向來令人矚目和興奮激動的舞蹈。一個個身着節日彩服、頭戴盤有彩帶圓帽的男青年,先後表演處於站立、行走和支、轉於地面姿態下,用頭部將彩帶甩出水平、垂直、傾斜方位的圓弧。更有技藝高超者置身場地中央,表演着甩動長達20米彩帶的高難技巧。頓時,滿目的若干彩帶,似萬道霓虹橫空出世,若千條絲雨旋落碧空,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高潮之中,手持"小鼓"、身掛"扁鼓"和"長鼓"的舞者再度登場,在彩帶的紛飛中再度起舞,作為"農樂舞"的終結。豐富而熱烈的"農樂舞"之後,人們將轉入自娛性的集體自娛舞蹈,作為歡度節日的繼續。

象帽舞

簡介

象帽舞是 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在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深受朝鮮族居民喜愛。每逢節日、慶典等特殊日子,人們就跳起歡快的舞蹈,搖動色彩 繽紛的象帽,線條流暢的長長飄帶旋轉如風,在舞者周圍畫出各種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象帽舞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一門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 音樂、舞蹈、演唱融為一體,其舞姿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的喜悅之情和活潑大方的民族氣質,是朝鮮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文化財富。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最高表現形式,表現出整個農樂舞當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興奮點,並散發出濃郁的 民族情趣,可以稱之為農樂舞當中的華彩篇章。象帽舞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觀賞性,給人以視覺的美感。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使所戴象帽的飄帶旋轉如風,似車輪飛轉般在舞者的周圍畫出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甩象帽動作花樣繁多,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

歷史溯源

象帽舞作為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歷史悠久。相傳它是由古代 朝鮮族人民在耕作時,將大象毛綁在帽尖上左右搖擺用來驅趕野獸的侵擾演變而來;也有人說它源於古代朝鮮人在狩取野獸等食物後,甩動髮髻以示慶賀的一種表達形式。無論怎樣,象帽舞現在已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音樂、 舞蹈、演唱融為一體,具有相當的技巧和豐富的內涵。據史料記載,每年十月秋收後,古朝鮮都隆重地舉行"祭天"儀式,人們"盡夜飲食歌舞",感謝上天的恩賜,歡慶豐收。因此這種舞蹈也稱"農樂舞",而象帽舞是其中的最高表現形式,表現出整個"農樂舞"當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興奮點。

藝術特色

農樂舞演出時,各個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蕩的 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 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及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和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參加人數不限。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種類繁複,舞技多樣,分"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種類。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後立象尾,有單甩、有雙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撲地甩等多種。象尾有幾尺長的,亦有幾丈長的。甩象帽是象帽舞的基本動作,也是它表演技巧的獨特之處。表演時,舞者以頸項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夠邊甩邊跳躍,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難動作,帶動帽子上的飄帶形成線條流暢的一幅幅動態圓環,帶給欣賞者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感覺。象帽舞是群體表演,它的表演時非常講究,分一定的步驟和程序。首先音樂響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較簡單的舞蹈動作;接着再換中象帽,配以長鼓,做鑽圈、旋子、扶地翻轉等肢體動作;最後,由一至三人甩長象帽,做跳紙條、上台階、圈人等高難度動作,使舞蹈達到最高潮。在舞蹈過程中,時時輔以手鼓、長鼓、邊鼓以及大鑼、小金、 洞簫、短笛和朝鮮族鎖吶等樂器伴奏。象帽舞蹈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中的精神風貌和民族氣質,是朝鮮族在長期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

象帽製作工藝

象帽的特殊製作工藝決定了象帽舞的表演方式。最早時象帽由鋸成一半的葫蘆製作而成,將一個木棒插於其底部,然後用牛皮繩綁上長長的窗戶紙固定在木棒上。目前,舞者頭上所戴的帽子種類繁多,大多由硬塑製成,其彩帶也演變為一種"玻璃紙",因特點不同而分為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長、中、短象帽因其彩帶的長短不同而得名,短者僅1米多,長者達12米,目前最長者已有28米。其它的則因彩帶、帽子的材質和裝飾不同而得名,如羽象帽是將10根白鷺羽毛捆在一起,扎在象帽尖頂上形成甩動的帶子而得名;火花象帽則是在長帶子上綁上了幾十個螢火蟲,表演時仿佛 螢火蟲上下飛舞,極為絢爛奪目。

現狀和傳承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每逢節日、婚禮農閒以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由於象帽舞蹈是獨特的朝鮮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據調查,早在1949年,汪清縣就組建了象帽舞表演隊,由象帽舞第一代傳人梁泰榮傳授象帽舞技藝,每逢節日、 婚禮、農閒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1954年農樂舞作為朝鮮族具有代表性的群眾文化藝術,經過眾多演藝家的辛勤勞動,以象帽舞的藝術形式搬上了舞台,並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象帽舞是朝鮮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目前已發展到第六代傳人,其舞蹈形式也從最初簡單的田間娛樂發展到現在由專業的文藝團體進行演出,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儘管如此,它的發展卻面臨舉步維艱的局面。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受到衝擊,象帽舞的傳承和保護也面臨着很大的困難,一方面有較高造詣的專業舞蹈人才老化、高齡化,骨幹人才流失、斷檔;另一方面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文化受到衝擊,很少有人專注地練習"象帽舞",專業人才越來越少。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民族藝術, 汪清縣現在每年都要舉辦象帽舞培訓班,培養象帽舞蹈後備人才,同時還廣泛開展象帽舞表演活動,推廣和普及象帽舞。

乞粒舞

流傳於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着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乞粒舞是朝鮮族群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集朝鮮族民間舞蹈"雙層舞"和"乞粒"活動中的舞蹈精華於一體,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風格。該舞蹈在"七五"期間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收錄,經國家民委、文化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認定,全國僅傳承於本溪。

歷史溯源

本溪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傳承於 本溪東部桓仁縣的橫道川和六道河地區。境內山巒起伏,森林茂密,交通閉塞,獨特的地理區域環境構成了乞粒舞獨特的民俗民間文化生態和傳承的特殊環境。作為朝鮮族民族民間舞蹈的起源,有證可考,最早記錄本溪及周邊地區民族民間舞蹈的可上溯到漢代。在桓仁及周邊歷代貴族官宦的墓葬中,出土了約5世紀前後的多種壁畫,形象的描繪了當時的舞蹈情況。"雙層舞"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的產生同朝鮮族群眾喜歡的"拔河"活動有着密切的聯繫。"拔河"的日子,定於每年 農曆正月十五,從籌備到結束,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拔河"活動,大體上為三個階段:集資階段、制繩階段和比賽階段。在比賽階段,由於前來參賽的人和圍觀者太多,"啦啦隊"的歌和舞,一時難以發揮作用。於是,就讓七八歲的孩子,站在大人的肩膀上,連唱帶舞。拔河結束後,勝利者抬着獎品--巨索,讓站在肩上的孩子們高歌狂舞,通宵達旦。後來人們給這種表演形式,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就是今天所說的"雙層舞"。 "乞粒"活動就是乞求米粒的活動。在貨幣還沒產生的時候,朝鮮族群眾以米代替貨幣,進行商品交換。 "乞粒舞"的起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朝鮮族聚居區域裡,每當要辦一件大事或搞一次大型活動,就要由村裡有地位的頭面人物牽頭,組織能歌善舞的人,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擊鼓奏樂,到富戶人家或商號、店鋪的門前表演,請他們出來資助;另一種則是為了建造、修繕廟宇,廟裡 和尚手裡拿着銅鈸,邊敲邊念着經文,到各家各戶化緣。直到現在,乞粒舞的指揮者,手中也是拿鈸而舞。

藝術特色

乞粒舞是自娛性民間舞蹈。它不僅吸收了拔河比賽時"雙層舞"之精華,而且也把"乞粒"活動中的歌舞部分融於其中,從而形成獨特的表演形式。乞粒舞有着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完全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每逢佳節喜慶之時,參加表演的人數眾多,場面宏大,這就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引導舞隊進入表演場地。從舞隊入場至走出各種隊形變化,直到舞之盡興,表演程式相對穩定。在"做周"、"回甲節"、"回婚節"等朝鮮族活動時,因受表演場所及參加人員的局限,就沒有入場、走隊形的必要。因此,表演程式相對發生變化。因地制宜,因情而變,形成了乞粒舞表演形式的主要特點。乞粒舞的表演(以節日表演為例),需要在寬敞的場地進行,男女老幼皆可參加。每次表演,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但長鼓手、圓鼓手必不可缺。場面熱烈,陣容強大。入場時,舞隊的前面,是頭戴"相帽"的小伙子和老人,他們不停地搖動着帽子上的彩色長綢。緊跟其後,便是整個舞隊的總指揮,一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手中拿着 銅鈸,邊走邊擊打着節奏,引導着舞隊出場。依次是兩個圓鼓手和兩個長鼓手及舞隊中的男女青年和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在舞隊最後面,是表演"雙層舞"的男演員。在他們的肩上,站着一個小孩,小孩的手中拿着彩綢(或鮮花),不停地舞動。在"雙層舞"里,也要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居於長者應在的顯赫地位。舞隊出場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圓圈,圓鼓手、長鼓手、男女青年和老年,依次下到場中,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技藝。高潮過後,表演者又會在總指揮的銅鈸聲中,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隊退出。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周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周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里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

傳承價值

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乞粒舞具有久遠的歷史,是 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脈。同用於祈神的"踩地神"農樂舞和用於自娛的農樂舞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它具有鮮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形態。其舞蹈形態複雜,動作洗鍊,技藝高超,因此在 朝鮮族舞蹈中享有獨特地位。作為中國舞蹈大家族的一員,體現了朝鮮族民間舞蹈獨特的藝術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以其獨特的地域性和廣泛的群眾性,豐富着中國民族民間的文化藝術,是朝鮮族舞蹈農樂舞獨特的藝術分支。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衝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着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