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那縣
簡介
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國設北地郡,置朝那縣(寧夏彭陽古城鎮境內)。漢代屬安定郡。
北魏神龜元年(518年)廢朝那縣,在陽晉川(今紅河川)置黃石縣(今寧夏彭陽溝口鄉境內),為長城郡治。
大業二年(60年)改長城縣為百泉縣,屬平涼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涼郡為原州。百泉縣屬之。 武德八年(625年)百泉縣駐地由陽晉川遷至茹河川(今寧夏彭陽白陽鎮境內)。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置東山縣(今古城鄉境內),屬鎮戎州。
元代至元十年(1273年),改東山縣為廣安縣。五年後升廣安縣為廣安州,屬開城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廣安州併入開城縣,屬陝西布政司平涼府。
明成化十年(1474年)在今古城鄉置廣安州。弘治十五年(1502年)廣安州併入固原州。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固原,在今彭陽縣境北部置固北縣,1938年撤銷。
1983年10月劃固原縣的彭陽、王窪2區共15個公社設置彭陽縣至今未變。
西魏大統元年(公元535年)置。治所在今甘肅靈台西北。隋廢。西魏、北周時,曾為安武郡治所。[1]
歷史名人
曾開中國針灸醫學的先河,以醫學寶典《針灸甲乙經》而蜚聲古今中外的皇甫謐,就是安定朝那人;皇甫謐,字士安,幼年名靜,自號玄晏先生。魏晉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和針灸醫學家。出生於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成長於三國魏,成名於魏晉,病故於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享年六十八歲。皇甫家族是漢朝至魏晉時期西北的名門望族,"累世富貴",祖輩世代為官。先祖皇甫棱、皇甫旗父子二人,先後擔任過西漢度遼將軍和扶風都尉。皇甫旗傳皇甫節、皇甫規。節傳嵩。皇甫嵩官至漢廷太尉,其嫡曾孫就是皇甫謐。但是,皇甫家族在兩漢之交的XXXXX中逐漸衰敗,皇甫謐過繼給皇甫規一枝的堂叔為子,跟隨堂叔從老家去新安(今河南省澠池縣境內)務農為生。這是皇甫謐一生之中,唯一一次離開故里。在叔母任氏的教導下,皇甫謐從20歲才開始發奮讀書,"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成為遠近聞名的飽學之士。他於40歲重返故里奔喪,從此再未離開過家鄉。他後來得了風濕症,後半生一直病魔纏身,但仍然"手不輟卷"、"披閱不怠",被人稱為"書淫"。他甚至於把地方上能找到的書都閱讀完了,而不得不向皇帝借書看。晉武帝本來就知道他的大名,早就敬慕於他,便贈送一車書給他。一個窮書生敢向帝王家借書,而皇帝又贈書給一個鄉間的讀書人,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段佳話。
史書記載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安定郡是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從原北地郡析出設置的新郡,上隸涼州刺史部,下轄21縣,朝那為其屬縣之一。安定郡的治所當在高平城(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今寧夏同心縣以南的寧夏固原市大部,還包括今甘肅省靖遠縣、會寧縣和平涼市所屬各縣,均是該郡的管轄範圍。
朝那縣地望今又何所指呢?經查《史記·孝文本紀》有這樣一段記錄:"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那塞,殺北地都尉邛。"可知朝那塞應是秦長城一處關隘,因位為朝那城,故名為朝那塞。反之也證明朝那城應地踞長城朝那塞之內側近處。或者朝那城就是朝那塞。
現在彭陽縣境內靠近秦長城有一個古城鎮。古城者,說明它年代久遠,故名。而且位於該鎮境內靠近長城內側(南側)又有一處古城遺址,仍較為完整保存下來。1979年,曾在古城公社古城大隊出土西漢初年銅鼎一尊,鼎上清晰鑄有"朝那"等銘文,已被考古界定名為"朝那鼎"。後來考古工作者又在古城遺址發掘發現文化層深達4米,下層為漢代磚瓦的堆積層。這是古城即漢朝那縣城址的考古印證和實物佐證。所以1984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王樹林到古城實地考察後,他結合史料記載與考古實證,確認今彭陽縣古城鎮境內的古城遺址,就是漢代安定郡朝那縣城的故址,這一結論早被我國史學界所公認。譚其驤老先生是最早在其研究成果中反映這一新觀點的人。
古史和地方志對於朝那城位置的記載,在方位上也是基本一致的。唐《元和郡縣圖志》記:"百泉縣,西至州九十里,本漢朝那縣地,故城在今縣理西四十五里。"這裡所說的百泉縣即今彭陽縣;州即原州,今固原市原州區;故城即今彭陽古城鎮之古城遺址。百泉(彭陽)至原州(固原)九十里,之間半程的四十五里處即朝那"故城",與今里程也基本上是相合的。《水經注》也記:"朝那故城在今平涼縣西北與固原州西南接壤地也。"(清)《通鑑》胡三省注:"漢朝那城在原州花石川"。而古城川亦稱花石川。新中國編修的史書和新方志,如《寧夏通史》、《西海固史》和《固原地區志》、《固原縣誌》、《彭陽縣誌》等,均一致認為今彭陽縣古城鎮境內的古城遺址,就是漢朝那縣治所在,它的管轄範圍包括今彭陽縣全境和周邊鄰縣的一部分地區。
考證朝那地望還有一個重要證據,即"湫淵"。因為《漢書·地理志》中說到朝那縣境內"又有湫淵祠"。湫淵,大湖也。早在秦漢時代就被列為國家級祭拜名山大川、大湖的名單之中,所以在湖岸建有專供祭祀的祠廟,因湖名曰"湫淵祠"。《史記·封禪書》中早有記載:"湫淵,祠朝那。"後來各種史志均稱之為"朝那湫"。從以上史料不難看出,朝那縣境內有湫淵和湫淵祠。祠廟是人工建築,年久易湮,但山川湖泊等自然面貌是難以滅跡的。作為大湖,其變化無非是水面積和水深、水量的大小而已。
今彭陽縣古城鎮境內有一個名叫湫淵的大湖嗎?(明)《嘉靖固原州志·古蹟》記:"東海,在州東南四十里""東岸有廟","即古朝那湫。"在同一志書中又收錄學政李誠撰寫的《重修朝那湫龍神廟記》記文一篇。文章開篇就寫道:"開城州東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環焉。""春秋時秦人詛楚之文,投是湫也。漢唐載在祀典"。不僅固原本地方志如是記載。再考之北魏《水經注》也記有"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唐之《據地誌》亦載:"朝那湫祠在原州高平縣東南二十里。"還有(清)《平涼府志》指朝那湫即固原:"東南四十里"曰"東海子"。古人對朝那湫的記載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大致方位和里程還是一致的,即朝那湫,在今固原以東的三四十里和今彭陽以西約五六十里之間的地方。
從朝那縣古城遺址與湫淵遺址的互證,再從考古發掘實物的印證,結合對正史、古文獻和地方志書等有關資料的綜合分析以及當代學術界集體攻關所形成的各種權威性大型辭書、工具書中一致的公認,古朝那縣治就是今彭陽縣境內的古城遺址是無可置疑的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