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
朔(拼音:shuò)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戰國金文 ,陰曆每月的初一稱為「朔」,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現為一月之始。天文觀測進步後,人們通過觀測日的視運動來計算「朔」。每月農曆初一,月球恰好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等的時刻,此時地面觀測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這時的月相叫「朔」,又稱新月。由於「朔」為一月之始,所以「朔」也引申出「初始」等義。又由於「朔日」是看不見的,因此「朔」也引申出「幽暗」之義。後來把「北方」「北風」等也稱為「朔方」「朔風」等等。[1]
目錄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部】 朔·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古文:𣍮 《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並音槊。《說文》:月一日始蘇也。《白虎通》: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書·舜典》:正月上日。傳: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於邦國。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又《儀禮·大射禮》:朔鼙。註:朔,始也。 又《禮·禮運》:皆從其朔。註:朔,亦初也。 又《玉篇》:北方也。《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傳:北稱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在甲骨文及早期的金文中尚未發現「朔」字,可以證明,「朔」字的出現是較晚的事情,大約在戰國時期。金文「朔」寫作圖1,小篆將「月」移至「屰」右部。「朔」在造歷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環節,而「朔日」又無月相,肉眼看不見,古人無法憑藉對月球的直接觀測來確定,只能根據月滿時日推算而得知。清人王引之《經義述聞》說:「一月之始謂之朔日,或謂朔月。」據此,大致可以說,至少西周時代就已用「朔」為每月之首日。 關於「朔"字,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這樣說解的:「月一日始蘇也。從月,屰(nì)聲。」「從月屰聲」的構形,「月」為形符,說明「朔」字的意義類屬與月相關,這很清楚;「屰」是「逆」的初文,此處是否為聲旁,各學者意見並不一致。有學者作了這樣的解釋:「(朔日)從地球上看不見月光,漸漸小亮直到滿月全亮,月光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按邏輯是順;從滿月全亮又慢慢虧缺,直到看不見一點月光,月光由多到少,由大到小,由有到無,按邏輯是逆。屰是逆的初文,故朔字用作聲符表示月相的逆行變化。」不過月亮繞地球公轉,周而復始,空間上無起點也就無終點,方向上無所謂「順」也就無所謂「逆」(屰),「朔」與「屰」之間的意義聯繫不明顯。
金文中的「朔」字之用有二:除用作「朔日」即月初一之日外,也用作「朔方」,即北方之義,與後世文獻相同,銘文有「穆穆魯辟,徂省朔旁(方)」金文中,「逆」字也用作「北方」。對「朔」字的「北方」之義,張世超等《金文形義通解》說:「此義源於西周時期之『逆』。」又於「逆」字下云:「考梁十九年鼎『朔旁(方)』,字已作『朔』,則典籍之用字實始自戰國。『逆』者,相對也,背也,反也,以南為正,則北稱『逆』矣。故『逆』為本字,而『朔』者假字。」「北方」之義的「朔」,是否為假借字,可再討論,但其與「逆」字的用法能夠相通,是「朔」也應當有「不順」「逆迎」之義,從「屰」得聲亦從「屰」得義。 如果再從月相的形成過程來看。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有兩次是與地球、太陽同處在一條直線上,這兩次的月相分別叫做「朔」「望」,也許正因為此,陰曆月也叫「朔望月」。同處在一條直線上,「朔日」之時的月亮,所處的是地球與太陽之間,從站在地球觀測月相的角度說,這時地球上的人們觀測月相是逆着太陽光的;而「望日」之時的月亮雖也與地球、太陽同在一條直線上,但它所處的是地球的外側,而這時的地球則是處於太陽與月亮之間,因此,從站在地球測月相的度說,地球上的人們是順着太陽光來觀測月相的。這一「逆」一「順」,既是語言上的反義詞,又是月相觀的上的正反方向。《周禮·天官·宰夫》「萬民之逆」賈公彥疏:「逆者,向上之言。」《周易稗疏·數往者順》也說「自上而下謂之順,自下而上謂之逆。」月亮總是以相同的一面對着地球的。如果從月亮面對地球的角度來說,月亮那光亮的半球,在「朔日」與「望日」這兩天亦正好是一反一正:即「朔日」之時的月亮,其光亮部分是「背」(反)對着地球的,而「望日」之時的月亮,其光亮的半球是「正」(順)對着地球的。月亮上的這一「反」正好與地球上的一「逆"一「順"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