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有哪些與劉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劉晏

來自網絡的圖片

有哪些與劉晏相關的軼事典故?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劉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華(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人,唐代經濟改革家、理財家。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

劉晏幼年才華橫溢,號稱神童,名噪京師,《三字經》有「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之語。劉晏歷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度支使、鑄錢使和鹽鐵使等官職,封彭城縣開國伯。劉晏實施了改革榷鹽法、改革漕運和改革常平法等一系列的財政改革措施,為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寶應元年(762年)六月二十七,唐代宗李豫任命通州刺史劉晏為戶部侍郎兼京兆尹,擔任度支使、轉運使、鹽鐵使、鑄錢使等職。

建中元年(780年),劉晏遭楊炎的讒言陷害,被敕自盡,享年六十五歲。唐德宗李适後來劉晏追贈鄭州刺史,加贈司徒。《全唐文》、《全唐詩》錄有劉晏的作品。

目錄

軼事典故

神童聞名

劉晏自幼天資穎悟,少年時期十分勤學,才華橫溢、名噪當時,七歲舉「神童」,八歲時唐玄宗封泰山,因獻《頌》,唐玄宗召見後,大加讚賞,授秘書省太子正字,據《東明縣誌》記載,劉晏十歲那年,「一日玄宗御駕勤政樓,大張鼓樂百妓,羅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狀,瀛州方丈,令小兒持絳節出入歌舞」。這時劉晏被唐玄宗詔於樓中,「使貴妃施粉黛如巾櫛」,打扮停當,玄宗目視劉晏發問,「正字,正得幾字?」劉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話一語雙關,不僅說出了「朋」字的字形結構特點,還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黨相互勾結的時弊,真不愧是有風趣的字諫。接着貴妃又讓劉晏針對勤政樓下百戲爭新和王大娘頭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詩。劉晏應聲吟道:「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尤自嫌輕更着人。」博得了唐玄宗、楊貴妃和嬪妃等人的一片讚頌。為此,唐玄宗賞賜了劉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領黃紋袍,神童劉晏一時名噪京師。從此他利用職務之便,勤奮苦讀,博覽群書,四處求教,對他後來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響。

宋代王應麟在他的《三字經》里寫道:「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己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為者,亦若是」。把他樹立為當時青年才俊學習的榜樣。

勤於政務

劉晏的安排細緻到如下所述,各道的巡院都招募快騎。每隔不遠的距離就設置驛站,各地物價高低和其他情報,即使在很遠的地方,沒幾天劉晏就能知道,這樣就能夠調節物價高低,讓全國物價沒有大起大落而保持平穩,他自稱能如同看見在全國流動的錢。每次上朝,騎在馬上都用鞭子計算財政的情況。天一亮就開始辦公,到半夜才休息。即使休假也不會休息。公事不論緊急與否,劉晏都是當天處理完。

劉晏所住的修行里十分樸素簡陋,伙食儉樸,家中沒有小妾和婢女。由於劉晏任要職時間長了,朝廷中如日中天的宰相和其他高官顯職多是劉晏的門生。長江、淮河一帶的茶葉、柑橘、奇異的珍寶、美味的食物等,劉晏總想着搶先於當地進貢到京城,導致即便當地截斷交通,禁止在當地進貢前運出,劉晏總能搶在各地進貢到京城之前出高價買到。因此妒忌怨恨的人就更多了。劉晏對各地有名人士沒有不贈送答謝的,其中敢說話的人,劉晏都用好處打點,使他們不會說關於劉晏壞話。因此議論者大多數落劉晏是在耍弄權術保持地位。大曆年間沿用舊政,國家軍隊行政開支都靠劉晏,不曾檢點節制。

人物評價

李豫:①卿,朕酇侯也。②構廣廈者,審象於宏材,經萬邦者,注意於良弼。自非道符蘿蔔,名冠簪裾,何以永副虛求,式諧時望。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京兆尹判度支充勾當度支等使上柱國彭城縣開國伯劉晏。應期生德,維岳降賢,文為君子之儒,器蘊通人之量。學苞前典,志在於直方;詞蔚古風,義存於比興。自兼京劇,職總均輸。變而能通,宏適時之務;居難若易,多濟物之心。頃者戎事方殷,軍賦惟錯,率皆倚辦,每務推誠。寇難初夷,皇猷咨弼。周王佐國,必自於天官;漢代登台,咸由於亞相。宜應選眾之舉,用成亮采之功。

陳諫:開元、天寶間天下戶千萬,至德後殘於大兵,飢疫相仍,十耗其九,至晏充使,戶不二百萬。晏通計天下經費,謹察州縣災害,蠲除振救,不使流離死亡。初,州縣取富人督漕輓,謂之「船頭」;主郵遞,謂之「捉驛「;稅外橫取,謂之「白著「。人不堪命,皆去為盜賊。上元、寶應間,如袁晁、陳莊、方清、許欽等亂江淮,十餘年乃定。晏始以官船漕,而吏主驛事,罷無名之斂,正鹽官法,以裨用度。起廣德二年,盡建中元年,黜陟使實天下戶,收三百餘萬。王者愛人,不在賜與,當使之耕耘織紝,常歲平斂之,荒年蠲救之,大率歲增十之一。而晏尤能時其緩急而先後之。每州縣荒歉有端,則計官所贏,先令曰:「蠲某物,貸某戶。」民未及困,而奏報已行矣。議者或譏晏不直賑救,而多賤出以濟民者,則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憊;善救災者,勿使至賑給。故賑給少則不足活人,活人多則闕國用,國用闕則復重斂矣;又賑給近僥倖,吏下為奸,強得之多,弱得之少,雖刀鋸在前不可禁。以為二害。災沴之鄉,所乏糧耳,它產尚在,賤以出之,易其雜貨,因人之力,轉於豐處,或官自用,則國計不乏;多出菽粟,恣之糶運,散入村閭,下戶力農,不能詣市,轉相沾逮,自免阻飢,不待令驅。以為二勝。晏又以常平法,豐則貴取,飢則賤與,率諸州米嘗儲三百萬斛。豈所謂有功於國者邪!

劉昫:①總大體不苛,號稱職。 ②豐財忠良,晏道為長。琦、宏、滂、巽,咸以利彰。

宋祁、歐陽修:生人之本,食與貨而已。知所以取,人不怨;知所以予,人不乏。道御之而王,權用之而霸,古今一也。劉晏因平準法,斡山海,排商賈,制萬物低昂,常操天下贏貲,以佐軍興。雖拿兵數十年,斂不及民而用度足。唐中僨而振,晏有勞焉,可謂知取予矣。其經晏辟署者,皆用材顯,循其法,亦能富國雲。

司馬光:初,安、史之亂,數年間,天下戶口什亡八九,州縣多為藩鎮所據,貢賦不入,朝廷府庫耗竭,中國多故,戎狄每歲犯邊,所在宿重兵,仰給縣官,所費不貲,皆倚辦於晏。晏有精力,多機智,變通有無,曲盡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遞相望,覘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不數日皆達使司,食貨輕重之權,悉制在掌握,國家獲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然惟晏能行之,它人效者終莫能逮。其屬官雖居數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語言,無敢欺紿。當時權貴,或以親故屬之者,晏亦應之,使俸給多少,遷次緩速,皆如其志,然無得親職事。其場院要劇之官,必盡一時之選。故晏沒之後,掌財賦有聲者,多晏之故吏也。晏又以為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故其理財常以養民為先。在晏所統則增,非晏所統則不增也。晏為人勤力,事無閒劇,必於一日中決之,不使留宿,後來言財利者皆莫能及之。

完顏璟:理財安得如劉晏者,官用足而民不困,唐以來一人而已。[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