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月牙湖(史国泽)

月牙湖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月牙湖》中国当代作家史国泽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月牙湖

月牙湖何以“月牙”呼之?——几经考证,却出之以“典”。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月咏叹并非少见。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山高月小水茫茫”;“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秦时明月汉时关”;“胡风夜夜吹边月”;“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天山明月云海间,玉门胡窥青海弯”;“因令朗月当空燎,不使珠帘下玉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深虑残月晓风长”;“云破月来花弄影”;“烟笼寒水月笼沙”;“秋风清、秋月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月落乌啼霜满天”;“莫使金樽空对月”;“百年几见月当头”?“月寒山色共苍苍”;“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秦娥梦断秦楼月”;“长空雁叫霜晨月”;“雁飞残月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人们为什么脉脉含情、孜孜不倦、缠绵悱恻地咏月呢?因为乌云、细雨、阴天、夜晚、月亮等皆是织愁、排忧、抒怀、宣泄人生感慨的环境(何其芳语)。

于是,北大周吴两位先生在其《世界通史》中对月亮曾点评道:“月亮充满忧愁、悲伤、眼泪、期望或智慧。”——虽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却道出天人合一、人月共鸣的奥秘。

为此,历代诗人总是深情仰视明月,视月生情、与月沟通、与月相望,抒发自己那不为人知的遭遇;何况月亮充满阴柔之态;“嫦娥奔月”的传说,古已有之;更为此名,自然贴切

——南岔县政府在月牙湖上架起一座桥,宛如一道彩虹卧在水面上。桥桩的顶端都雕塑着狮子头像。在桥上的转弯处,有供游人休息的凉亭。每个凉亭那雕梁画栋的天花板上,画着人物、山水画:如《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人物。如天女散花、洛神、八仙过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游人或落座谈笑,或面对水面上的浪花凝神,或观赏绽蕾的荷花;仙翁山留下的缺憾,终于有月牙湖予以弥补。

——月牙湖岸边的杨树,像武警战士在站岗;像公安干警在执勤……一棵棵高大的树冠恰似一把把展开的伞,为游湖朋友驱暑散热、吸纳清新的空气。伫立在这青翠浓郁的绿荫下,如沐春风、如吃冰激淋、如冷水浴,非常惬意。

——游人或席地而坐、或闭目养神、或手握钓竿;其观察水面摆动的鱼漂那屏息凝视的神态,大有不钓尽月牙湖之鱼而不罢手之慨。

——月牙湖就像天女般静卧在陡峭嶙峋的石壁脚下,湖边柳树的枝条宛如少女的发辫,轻拂着水面,更显出她那阴郁和沉之美。

每当艳阳高照,月牙湖水面就像滚动一层金子;夜晚的月牙湖如一条银鳞巨鲤在游动,水波粼粼、涟漪串串;丽日蓝天下,月牙湖仿佛清风掠过草原,绿油油的草地上滚过一阵波浪;还依稀像青丝绸在抖动摇曳,令人爽心悦目。

月牙湖的悒郁就像有所思、所望、所待,以此喻为月牙奶奶。

那么,仙翁爷爷对昔年荷花仙子的一段恋情,真就是过眼云烟了吗?

非也!她们还引颈翘首凝望着……

于是乎名曰山湖梦。

[1]

作者简介

史国泽,中国散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