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最終幻想》(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FINAL FANTASY)是由日本SQUARE公司於1987年12月18日推出的FC平台角色扮演遊戲。該作是《最終幻想》系列作品的第一作。[1]

遊戲講述了玩家扮演的光之戰士,為了拯救世界展開冒險的故事。[2]

目錄

遊戲介紹

《最終幻想》是一款由日本SQUARE遊戲公司製作發行的角色扮演類電子遊戲,它是史上最暢銷的系列電子遊戲之一,從任天堂FC遊戲機上的《最終幻想》一代開始,至今已經走過了20餘年的歷史。在那個時候,正是FC紅極一時的年代。充斥市場的是以《勇者斗惡龍》為代表的所謂"勇者派"RPG。

那時的史克威爾公司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開發遊戲的廠商。在做了幾個遊戲都沒有轟動後,製作人坂口博信決定做完最後一個遊戲改行。而那個遊戲就被命名為《最終幻想》。不曾想,遊戲一經推出就備受玩家的注目。[3]

背景介紹

遊戲設定於一個有三塊大陸的奇幻世界。這個世界元素之力由四個元素水晶的狀態決定,每個水晶支配地、水、火、風四元素中的一種。《最終幻想》的世界居住着多個種族,包括人類、侏儒、矮人、龍和機器人。多數非人類種族在遊戲中只有一個「鎮子」,雖然有時能在人類城鎮或其他地方發現個別非人類。在遊戲情節開始四百年前,一群人使用風之力製作了飛空艇和一個巨大的太空站,觀者他們的國家隨着風之水晶變暗而衰落。兩百年後,颶風讓以海洋文明為中心的神殿下沉了神殿,水之水晶變暗。地之水晶和火之水晶隨後也變暗。一段時間後,賢者預言四位光之戰士將拯救一度陷入黑暗的世界。

遊戲劇情

遊戲以主角,四名年輕光之戰士出現而開始,他們攜帶着一個暗化的水晶。在開始,光之戰士來到了科利尼亞王宮和卡歐斯神殿遺蹟。在從邪惡騎士加蘭多手中救出科利尼亞公主後,科利尼亞國王建好了可以讓光之戰士通向東方布拉伯港口鎮的橋。光之戰士在布拉伯港口打敗了海盜,解放了這個城鎮,並得到了可由自己任意使用的船。之後戰士們完成了一系列任務並來到了外海。

在來到幾近廢墟的默門多鎮後,戰士們擊敗了吸血鬼並得到了一顆寶石,並以此打開了通向賢者沙達洞窟的道路。從沙達處獲得土杖後,戰士們深入地之洞窟冒險,並擊敗了地之卡歐斯立奇。光之戰士之後獲得了獨木舟,併到達格魯格火山,擊敗了火之卡歐斯馬利里斯。在從冰之洞窟拿到浮游石後,戰士們得以乘坐飛空艇來到南大陸。在從試練之城拿到證明勇氣的老鼠尾巴後,龍王巴哈姆特提升了戰士的能力。戰士們把妖精從妖精瓶中放出來後,拿到作為回報的空氣之水,戰士們得以擊敗在海底神殿水之卡歐斯克拉肯。在請學者烏尼解讀一個刻有文字的石板後,戰士門得知這是魯非語。魯非人給了戰士們通向浮空城地亞馬特的方法,戰士們在這裡擊敗風之卡歐斯地亞馬特。隨着四卡歐斯被擊敗,水晶恢復了光輝,卡歐斯神殿通向2000年前的入口開啟。戰士們在這裡發現了加蘭多,原來加蘭多被四大卡歐斯送到了過去,而加蘭多又用這種方式將卡歐斯送到了未來,用這種方式形成永生的時間迴環。光之戰士擊敗了混沌,繼而打破了這種循環,返回了家鄉。然而在循環終結後,光之戰士改變的未來仍然是傳說以外所未知的故事。

特色系統

對戰方式

野外地圖迷宮中移動時,玩家將會隨機遇敵人進行作戰。遊戲的戰鬥為第三人稱回合制,戰鬥每一回合開始前,玩家將通過菜單為各個角色下達攻擊、發動魔法、使用道具或是逃跑指令。攻擊命令的目標以組為單位選擇,玩家可以指定角色攻擊某一組敵人,而該角色會隨機攻擊此組敵人中的一個。當玩家擊敗全部敵人時,會得到金錢經驗值,同時還有一定幾率獲得怪物掉落的道具。

遊戲模式

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主角在不同的大陸中冒險,體驗主角的成長過程。遊戲中大部分時間用來和城鎮居民對話,並通過搜集信息來知道更多的地點、事件與秘密。玩家需要對這些暗示做下記錄以便之後參照。

交易系統

遊戲中交易只有一種,NPC交易。玩家與各商店NPC對話,消耗「G」就能獲得物品。

玩家團隊

該作是一款單機遊戲,沒有多人遊戲中通常都有玩家團隊設定,玩家隊伍在遊戲開始時就必須確定,確定後無法更改,詳細請在遊戲中確認。

遊戲評測

該作是在任天堂8位機上所發布的《最終幻想》系列鼻祖,遊戲的世界架構簡單,摒棄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勇者斗惡龍》系列所採用的第一人稱視角戰鬥畫面,而是創新的推出了自主開發的第三人稱回合制戰鬥畫面,第一次讓玩家看見了主角的樣子和招式。而諸如「飛空艇」、「職業轉職」等設定也為以後《最終幻想》系列甚至很多RPG遊戲指定了一個發展的方向。雖然畫面粗糙、世界觀和任務情節比較單調,但是這樣一個里程碑式的遊戲,眾多卻點已經不能掩蓋其自身所發出的光芒。(太平洋遊戲網評)

遊戲由坂口博信親自開發,並有別於《勇者斗惡龍》的一款跨時代作品,該作在情節上設定了一個2000年的時間環,儘管這一設定引發玩家很多不解,但這也成就了遊戲總是令人回味無窮的原因之一,遊戲劇本獲得了1987年的最佳劇本獎。(新浪評[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