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最底層的10億人

最底層的10億人

雖然全球經濟空前繁榮,但仍有10億人口被甩在了發展的行列之外,淪為全球經濟社會中最底層的10億人,而這其中有70%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長期陷入停頓或衰退,而且至今看不到改進的希望。這些人和這些國家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方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構成了世界不穩定的因素。本書剖析了制約這些國家發展的各種陷阱——戰亂陷阱、自然資源陷阱、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以及小國劣政的陷阱,提出了幫助這些國家擺脫困境的建議。

目錄

最底層的10億人

作 者: (英)科利爾 著,王濤 譯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7-1

字 數: 175000

版 次: 1

頁 數: 171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508612041

分類: 圖書 >> 經濟 >> 經濟理論

定價:¥30.00

內容簡介

最貧窮國家為何日益衰敗?如何起死回生?

雖然全球經濟空前繁榮,但仍有10億人口被甩在了發展的行列之外,淪為全球經濟社會中最底層的10億人,而這其中有70%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長期陷入停頓或衰退,而且至今看不到改進的希望。這些人和這些國家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方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構成了世界不穩定的因素。本書剖析了制約這些國家發展的各種陷阱——戰亂陷阱、自然資源陷阱、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以及小國劣政的陷阱,提出了幫助這些國家擺脫困境的建議。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壯大,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將越來越多地捲入到全球減貧事業當中,本書對於國人了解全球貧困狀況、貧困的優撫機制以及當前國際上有關減貧的各種建議和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保羅·科利爾(Paul Collier),牛津大學非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部主任及英國政府非洲委員會顧問,非洲經濟問題的世界頂級專家之一,《掙破戰亂陷阱》的作者。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問題何在?

第1章 落後與崩潰:最底層的10億人

第二篇 陷阱

第2章 戰亂陷阱

第3章 自然資源陷阱

第4章 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

第5章 小國劣政的陷阱

第三篇 中場:全球化能拯救嗎?

第6章 錯過的順風船:被世界經濟邊緣化的最底層10億人

第四篇 救助之道

第7章 為了拯救的援助

第8章 軍事干涉

第9章 法律與章程

第10章 扭轉邊緣化地位的貿易政策

第五篇 為最底層的10億人而奮鬥

第11章 一份行動方案

媒體評論

這是一部創新之作,它富有洞察力地思考了經濟學和政治學之間的諸多空白領域。

——索羅斯(George Soros)

本書是對當代發展問題極有深度的思考和重大的挑戰。

——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 ,美國前財政部長

保羅·科利爾為我們貢獻出了一本討論發展問題的傑作。他的分析和建議有理有據,行文的方式也異常出色,那些關心最貧困的世界且能為他們做些事情的人們定會樂於閱讀本書。

——歐內斯特·塞迪略(Ernesto Zedillo),耶魯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墨西哥前總統

保羅·科利爾的書很有份量:他清楚地向我們說明了在世界上最貧困的10億人身上正發生着什麼,為什麼會發生,以及怎樣才能使他們在一個財富不斷增長的世界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機遇。他的觀點應當作為政策討論的核心。

——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Nicholas Stern),倫敦經濟學院教授,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書摘插圖

第一篇 問題何在?

第1章 落後與崩潰:最底層的10億人

第三世界縮小了。40年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一直是如何解決10億人的富有世界與50億人的窮困世界之間的對峙。由美國所制定的、規劃了直到2015年經濟發展進程的千年發展目標,就將對這一問題的考慮融人其中。然而很顯然的是,到了2015年,這種將發展概念化的方法就將成為明日黃花。貧困世界的50億人中有大約40億人生活在增長速度很快的國家之中。發展的真正挑戰還是在於那些正被甩在後面且常常瀕於崩潰的貧困國家所包括的最底層10億人。

最底層的貧困國家與21世紀共存,但它們所處的現實卻猶如身處l4世紀:內戰、瘟疫、蒙昧。它們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亞,其他則散落在世界各地。回顧20世紀90年代,甚至是在介於冷戰結束和「9·11」事件之間的黃金10年裡,這些國家的收入也下降了5%。我們必須學會將熟悉的數字顛倒過來:整整50億人已經繁榮昌盛起來,或者至少從發展態勢上看是如此,而有10億人卻深陷在最底層的泥潭之中。

這個問題,不僅對掙扎在生死邊緣上的10億人來說意義重大,對我們而言同樣非比尋常。在21世紀,物質生活的安逸、全球化的傳播和經濟的獨立,都使這些混亂的巨島越發容易受到傷害。而現在問題就已經很麻煩了,當最底層的10億人從一個日益雲波詭譎的世界經濟中被分離出去後,再想將其融合只會變得更難,而不是更容易。

這也是一個官方商業發展歷程和民間發展歷程都不去正視的問題。官方商業發展是由援助機構和獲得工程合同的公司所推動的,它們會帶着雖死不僵的官僚作風來捍衛自己的觀點,因為它們喜歡事情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一種對包含了5/6人口發展的定義,使自己獲得了走遍天下的通行證,準確地說,是走遍除去最底層10億人之外的地方。在最底層,生存環境尤為艱辛。每一個發展機構都在委派員工去乍得和老撾任職的問題上犯難;而像巴西和中國一樣的國家卻總是散發着迷人的魅力。世界銀行在每一個主要的中等收入國家都建立了龐大的辦公機構,卻沒有派出過一個人長駐中非共和國,所以也不要指望着官方商業發展會心甘情願地改弦易轍。

民間發展歷程是由搖滾明星、知名人士和非政府組織所推動的。就其聲譽而言,它確實將關注點放在最底層10億人的生存狀況上。也多虧了民間的努力,發展問題才會被提到八國峰會的議程當中。但不可避免的是,由於人們對口號、影像和憤怒的需要,民間力量不得不將所要傳達的信息簡單化。不幸的是,儘管可以將最底層加億人的困境問題簡單進行道德化,可回饋卻不會被簡單道德化。這是一個需要幾種政策共同實施才能夠解決的問題,而它們中的一些是違反直覺的。不要期望民間力量能形成這樣一種工作議程,實際上,民間力量有時就是一種沒頭腦的熱心腸。

最底層貧困國家的政府又如何呢?時勢環境造就了極端的人事。這些國家的領導者,有時是靠武裝力量強行奪到政權的;有時則是靠從已賄得政權的人那裡將政權詐騙過來的;也有時,有一些勇敢的人,不惜一切地努力創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即使這些國家的現代政府形象有時也不過是表面現象,就像它們的領導者只是在模仿着現代政府的腳本演出罷了。這些領導人坐在國際談判桌上,比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桌上,卻沒有任何可以談判的。甚至在他們的政府已經徹底垮台後,他們的位子也還是繼續被保留着:索馬里政府已經對國家失去控制多年,卻仍然在國際舞台上「代表」着索馬里。因而,不要指望着最底層10億人的政府能夠規劃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它們總是在惡棍與英雄的爭鬥之間分崩離析,而它們中的一些還幾乎都不在其位。為了我們未來的世界可以生存,英雄們必須贏得鬥爭。但惡棍們卻擁有槍桿子和金元,而且迄今為止他們經常占據上風的。如果我們不徹底改變策略,這種情形還是會繼續。

所有的社會都曾經歷貧困。大多數國家現在都擺脫了貧困,為什麼另一些國家卻深陷其中呢?答案就是陷阱。貧困在本質上並不是一個陷阱,否則我們便仍會處於貧困之中。我們不妨暫時將經濟發展想象為瀑布和梯子。在全球化的當今世界,存在一些神話般的梯子,大多數國家都正在使用它們。但也同樣存在一些瀑布,一些國家就恰好碰上了它們。底層的貧困國家是不幸的少數,只有它們深陷泥潭。

陷阱以及被困其中的國家

很容易就能設想出這樣一幅圖景:某個國家就像我們的祖先一樣一貧如洗,在經濟上幾乎停滯,而且只有很少的人受過教育。通過艱苦勞動、勤儉節約和聰明智慧,一個社會一般都能逐漸擺脫貧困,除非它被陷阱困住。發展的陷阱已成為學術論戰的時髦領域,並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左右兩派。右派傾向於否認發展陷阱的存在,斷言只要實施良好政策,任何國家都會擺脫貧困;而左派則傾向於看到全球資本主義在本質上就會創造出一種貧困的陷阱。

發展陷阱的概念已存在了很長時間,而最近則更多的與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的工作聯繫在一起,他關注的是瘧疾以及其他健康問題的後果。瘧疾使一些國家停滯在貧困中,而因為它們的貧困,疫苗在這些國家內的潛在市場就無法保證製藥公司獲得足夠的利潤,這些製藥公司也就不會對必要的醫藥研發進行巨額投資。本書探討了四種被關注甚少的陷阱:戰亂陷阱、自然資源陷阱、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以及小國劣政的陷阱。與許多現在正在步人成功的發展中國家一樣,本書關注的所有國家都是貧困的。它們共有的特徵是它們都被這種或那種陷阱所困,而且這些陷阱還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多年過後,還是有些國家從陷阱之中脫困,開始迎頭趕上。不幸的是,追趕的進程近來停滯不前了。那些只是在近10年當中才完全擺脫陷阱的國家,如今又面臨着新的問題: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如今的全球市場對新進入者更加充滿敵意。新近脫困的國家或許已錯過了順風船,它們會發現自己正身處一個煉獄般的世界之中,在這個世界中,種種外來因素牢牢制約着增長;這將成為我們討論全球化問題的主題。當毛里求斯在20世紀80年代脫困時,它能躥升至中等收入水平的國家;而當鄰國馬達加斯加最終在20年後脫困時,卻再也無法一飛沖天了。

雖然大多數國家都避開了本書所提及的陷阱,但總計大約有10億人的那些國家卻飽受其害。在對陷阱的表述背後的是一些與定義相關的問題。例如,陷阱之一是被陸地包圍——儘管地處內陸並不足以構成陷阱。但一個國家何時算是內陸國呢?你可以通過一張地圖將這個問題想個清楚明白。但扎伊爾在卡比拉總統上台後,又可以理解地將國名改為剛果民主共和國,這個國家又如何定義呢?它確實是內陸國,但又擁有一小段狹窄海岸。蘇丹也有一些海岸,可它的大多數人民都住得離海岸很遠。

在定義這些陷阱時,我不得不多少有些武斷地劃分界限,這便造成了灰色地帶的產生。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無疑向着成功奮勇直前,而另一些卻在向着一種所謂的黑洞步步逼近。然而,對有些國家我們實在難以置評。或許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在邁向成功,我希望是如此,而我也是這樣分類的,但有一些巴布亞新幾內亞問題的專家卻對此不以為然。主觀判斷不可避免地引來爭議,但這樣的爭議卻並不懷疑下述觀點:存在一個黑洞,而許多國家正無可辯駁地一頭向其撞去,而不是正在邁向成功。你將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對這種主觀判斷了解更多。現在,請暫時先相信我的區分是能夠自圓其說的吧。[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