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與最後
最先與最後 |
最先與最後 一文十分簡短,只700多字,卻突出顯示了國民性的弱點:"不為戎首,不為禍始。"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國民逐漸養成了坐山觀虎鬥的逃避性格。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抓住了學校運動會的生活片段,由競技者和看客兩者對"落後者"的反應,凸現出國人不敢面對失敗這一現實的現實,引人 深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最先與最後 [1]
作者 魯迅
原作 魯迅雜文集《華蓋集》的《這個與那個》
作者原名 周樹人
字 豫山、豫亭
偉大的 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
作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
作者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譽為"民魂"
出處
本文選自魯迅雜文集《華蓋集》的《這個與那個》,是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
原文
《韓非子》說賽馬的妙法,在於"不為最先,不恥最後"。這雖是從我們這樣外行的人看起來,也覺得很有理。因為假若一開首便拚命奔馳,則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適用於賽馬的,不幸中國人卻奉為人的處世金箴了。
中國人不但"不為戎首","不為禍始",甚至於"不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驅和闖將,大抵是誰也怕得做。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既然不敢徑取,就只好用陰謀和手段。以此,人們也就日見其卑怯了,既是"不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恥最後",所以雖是一大堆群眾,略見危機,便"紛紛作鳥獸散"了。如果偶有幾個不肯退轉,因而受害的,公論家便異口同聲,稱之曰傻子。對於"鍥而不捨"的人們也一樣。
我有時也偶爾去看看學校的運動會。這種競爭,本來不像兩敵國的開戰,挾有讎隙的,然而也會因了競爭而罵,或者竟打起來。但這些事又作別論。競走的時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個人一到決勝點,其餘的便鬆懈了,有幾個還至於失了跑完預定的圈數的勇氣,中途擠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為跌倒,使紅十字隊用擔架將他抬走。假若偶有雖然落後,卻盡跑、盡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為他太不聰明,"不恥最後"的緣故罷。
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恥最後"的人的國家,無論什麼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文章簡介
本文構思清晰,先用《韓非子》中的一句話入手,從書面走向現實,用生活實例進行論證鋪墊,最後以一連串的排比句與議論句結尾,鏗鏘有力,直接明了,體現出魯迅雜文"投槍、匕首"的特點。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反對道學空談,反對封建傳統中的"明哲保身"主義及權利主義,對生活中及革命道路上的鍥而不捨、勇往直前者進行讚美,與奧林匹克精神中的"重在參與"有異曲同工之處。
"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這句話如今已成為魯迅最為著名的名言之一,並激勵着全國人民奮勇拼搏、創造輝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