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曾約農

圖片來自知乎

曾約農(1893年一1986年12月31日),生於湖南湘鄉荷葉鎮(舊屬湘鄉),是清朝名臣曾國藩的嫡系曾孫。自幼博通經史,卓爾不群。

目錄

出國留學

1909年(清宣統元年)弱冠即考取第一屆庚子賠款赴英留學,在倫敦大學攻讀礦冶,獲博士學位。在倫敦留學期間,曾約農就和堂姐曾寶蓀約定:「立志貢獻自己為國家、為世界致用,約定互相努力,互相幫助,以求達到這目的。」他很誠篤地堅守了這一約定。1916年(民國五年)學成回國。

教育貢獻

曾約農抱着科學救國的鴻鵠之志,終身未婚,將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他信守先祖曾國藩的家訓,遠離官場,生活樸實而淡泊。

歸國後,他和堂姐曾寶蓀於長沙首先創辦藝芳女校。1920年(民國九年)9月,英國哲學家羅素、美國哲學家杜威應湖南教育會的邀請來湘講學,曾約農為翻譯,毛澤東為特約記者(《大公報》聘)。是時,曾約農正守母孝,鬢髮蓬鬆,粗布長衫,土氣十足,聽眾見之駭然,但翻譯卻甚好,眾人稱讚,羅素與杜威大為誇獎。抗日戰爭初期,曾約農積極聯絡田漢、茅盾、徐特立、左舜生等人,組織成立了湖南抗敵總會宣傳委員會,主動參與抗日救亡活動。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王東原出主湘政。湖南省政府決定合併省立農、工、商三專科學校,成立克強學院。在王東原三顧敦請下,曾約農出任首任院長。作為院長的曾約農平常總是一襲長衫,遇有典禮則加件馬褂,他不穿西裝,凡事以身作則,三年院長期間,成績卓著。鑑於曾約農在文化教育界的聲望和地位,國民政府先後聘其為中央政治委員會教育專門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資源委員會專門委員、軍事委員會廬山暑期訓練團教官、考試院湖南第一屆高等檢定考試委員會委員兼系主任試官、湖南資送留學考試委員會試官、湖南初高中畢業考試委員會委員兼系主任試官、湖南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湖南大學教授等職,擴大了克強學院的影響。

1949年轉赴台灣,受聘為台灣大學教授,後於1955年被東海大學董事會推舉為東海大學首任校長。1956年「台灣」當局派其為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席代表,以其博識宏論蜚聲國際論壇。1973年,東海特聘他為終身榮譽校長,並將校門口連接到教學區的主要道路命名為約農路。1986年12月31日,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九十五歲。

曾國藩家族的故事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

眾所周知,曾國藩是無比牛逼的人物,曾經率領湘軍打敗了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後來他創立了兩淮鹽票。

這裡面有個細節,外人很少知道,但曾國藩的外孫知道的很詳細。

在那個年代,鹽票非常寶貴,每張票價二百兩,後來賣到兩萬兩,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兩,當時,家裡只要有一張鹽票的,就可稱為富翁了。

但是曾國藩就下了死命令,曾氏一家人都不准領取,而且在他死後的很多年,曾家也沒有領一張鹽票。

你想想,以曾國藩的權力,重新做一些字號和花名,讓自己的家人領一、兩百張鹽票,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且照章領票,表面上並不違法。

但是曾國藩就這麼死心眼

後來曾國藩死的時候,極其清廉,只有少量的銀子,除了老家的老屋外,並未在省城裡面建造一間房子,沒有留多少財產給子女。

可是後來曾國藩家族過得怎麼樣呢?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個家族是中國近二百年以來最成功的家族,沒有其一。

有人曾經統計,曾國藩家族八代中,沒有一個敗家子,三代之後,依然人才不斷。

比如曾孫曾昭權是美國麻省理工學士、湖南大學機電系主任;曾約農,台灣東海大學校長;曾憲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除此之外,女兒孫女這一系,那人才更是了不得。

外孫聶雲台是上海總商會會長,開辦中國第一家紡織廠,還有好多開國元勛都跟曾國藩家族有聯繫

所以,關於一個家族的興旺,留錢是最沒用的,必須傳遞一種精神,而這種前輩們精神上的寶貴財富,才是最能夠保證後代一生的高貴和富有的[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