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朝圣(宋红军)
作品欣赏
曲阜朝圣
怀着庄重崇敬的心情,我来到了曲阜,虔诚地拜谒了孔庙、孔府与孔林。肃立大成殿里,徜徉杏坛周围,静默孔子墓前……我一次次地轻叩历史的门扉,一步步地走近尊崇的孔子,感悟曲阜的历史和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陶冶和洗涤。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因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影响极其深远,曲阜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曲阜,因一介圣者的存在,而名扬天下,孔子也因曲阜的存在而永垂不朽。
说心里话,当踏上曲阜大地的那一刻,我不仅有一种神圣之感,更有一种敬畏之情。我们一行先去参观游览久负盛名的孔庙。孔庙就在我们下榻的宾馆附近,乘坐电摩几分钟就进入景区,来到万仞宫墙下。青石砌就的宏伟宫墙上,有清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万仞宫墙”四个红色大字悬刻在宫门上方,古朴凝重,苍劲有力,不由得使我肃然起敬。
天空碧蓝如洗,古色古香的孔庙在浓荫翠柏的掩映下,显得雄伟而深邃。孔庙和孔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规制绝似北京的故宫,九进庭院整齐、对称地贯穿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
穿过万仞宫墙,孔庙门外第一座石坊“金声玉振”映入眼帘。其建于明嘉靖年间,源自孟子对孔子的赞颂,意指孔子思想有如奏乐,以铜钟大音始,以玉磐悠扬终,庄严而平和。钟磐古远,加之牌坊下人声喧哗,我很难怀想孟子所说的意境。但我记得,《论语》中记载过一次玉振之声,击磐的正是孔子本人,那年他五十五岁,去鲁国周游来到卫国。击磐时,刚好有个挑着草筐的汉子路过,他听出来,孔子是在用磐声抒发着“没人理解我”的孤独。
从大门步行不远,即到十三座御碑亭,存有数十块御碑,一座座斑驳的石碑均为历代皇帝所写,多为赞颂孔子的功德而立。突然,一块大石碑跃入我的视线。我走近一看,碑上刻着“孔子手植桧”。碑旁有一棵参天古树,古树郁郁葱葱,长得十分茂盛,这棵树原来是孔子手植的。碑文介绍,这棵树是原来的古树萌发新芽长成,又名再生桧。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脚印飘落在空旷寂静的地板砖上,竟产生了一种朝圣的感觉。甬道平展而宽阔,但走在上面,我总觉得自己在步步登高,一重又一重大门在视线遥处层层敞开,仿佛永远没有终点。过了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庙坊、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我看到了杏坛。我仔细端详着这个亭子,这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只见方正亭子围有石栏,黄瓦朱栏,檐角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闪着近乎透明的白光。站在杏坛,我的思绪漫游至久远的春秋时期:那时,孔子正在此讲学,众弟子正襟危坐,聆听着孔圣人的谆谆教诲。琅琅的读书声似乎萦绕耳畔,让过往的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杏坛左右是大成殿的两庑配殿,开间极长。庑内几十个红漆的神龛一字排开,每龛供奉着三或四块红底金字的牌位,所有牌位都用相同的楷体写着名号。我在其中看到了:左丘明、董仲舒、诸葛亮、韩愈、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文天祥、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
庑内窗户紧闭,带着浮尘的光线透过窗棂的方格,斜斜的将廊屋分割为明暗两部分。我站在阴影里,看着光雾中的神龛在眼前延伸,直至缩为小小的一点,隐入朦胧。伫立许久后,我向被黑暗吞没的神龛尽头走去。
廊内游人稀少,脚步回响。我知道,这长廊浓缩着孔子之后两千五百年的中华历史,每迈过小小一步,就已经是几代人生老病死的距离。
隔几个窗户,便有一扇开启的庑门,阳光倾泻而入,将昏暗的廊道切成一段黑一段白,远远望去,就像一道无限铺展的铁轨。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华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漫长轨道,身侧比肩而立的牌位,就是一块块接力奔跑的站牌,或者说,是一截截托举中华不倒的坚硬脊梁。
随后,我们来到了大成殿,这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它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殿前有10根龙柱,每根龙柱上镌刻两条龙,上下对翔,升腾盘绕戏一颗珠子,神态各异,跃然石上栩栩如生,甚为壮美,我不禁佩服古代工匠精湛的手艺。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塑像,身穿帝王衣冠,手持笏版,双目遥望,威严中略带温和。仰视着孔子像,我顿时有了想哭的冲动。
从孔庙东侧门出来,不远处是孔府。孔府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庭院布局十分讲究等级观念,是儒家思想的又一体现。经过历代扩建和维修,孔府不断扩大规模,至今成为全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群,号称“天下第一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府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虽不是特别高大,但雕梁绣柱、富丽堂皇,俨然是封建王朝时达官贵人的府邸。站在圣人家门前,一抬头就能看到金碧辉煌的匾额上金光闪闪的“圣府”两个大字。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等,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甚是威严。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以上三个大堂,层层叠进,很是森严,足见孔府的圣威和显赫。
中居即内宅,是内眷的住房。在男女有别的封建社会,妇女一般是不能到前厅去的,外人男子也不能进入内宅,连下人送水都不能越雷池一步,因此隔着院墙有一水槽直通院内,仆人只能将日常用水倒进水槽,让水流进院内的水池内,这一设置还保存完好。内宅墙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张着血盆大口要把太阳吞下去。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得贪赃枉法。让人在感叹孔府先祖的智慧的同时,也充满了敬畏和慑服。这对于现在的官员,是不是也有借鉴和启发呢?
最后一进是后花园,又名铁山园。内有太湖石假山及各种奇花异草。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说是五柏,实则是松。由于年代久远,或雷劈或电击,松分成五瓣。这还不算奇,奇的是在五瓣松之中又长出槐,有人说是因为,松分五瓣之后有只鸟飞过,在五柏的中心位置撒下一粒槐树种子,于是又长出槐,为世所罕见。
下午,我们到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这里寂静沉默,超凡脱俗,我甚至能听到心灵在这一刻的悸动。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地,里面松柏挺立,石刻遍地,陵墓多达十万多座,石碑多达4000多块,是世界上最大的碑林。
然而,孔子墓没有预料中的高大,静静地坐落在孔林的西北部。矮矮的院墙隔开一片小小的天地,似乎自成一个时空。在这里陪伴他的,只有儿子和孙子,孔鲤墓、孔伋墓与孔子墓错落在一起,竟形成了被后人称为“携子抱孙”的墓葬格局。
肃立在圣人墓前,我仿佛跨越今古时空隧道,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与孔子对话,完成一次精神交流。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们虔诚遵循的道德规范,已深深地溶铸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以未来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从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取精用宏,让中华文化记忆唤起中国梦的共鸣。我想,只要人人心中存在着希望,一代接一代奋力前行,终会抵达月朗风清的彼岸。
仰望孔林的天空,我以感恩、敬畏的心面对那些悠长的历史情怀和深厚的文明沉淀,渐渐地,恍惚听到从大地深处传来一阵阵符合古琴韵律的声音,树木伸展根系时与泥土摩擦的沉闷声音,嫩芽膨胀迸裂的清脆声音,茎枝吸水拔节的空灵声音……
伫立良久,我轻声喟叹。圣人,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我买了一个花篮,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孔子墓前,并致三鞠躬,以表达对这位圣人的敬仰。深深一拜,我的身后,朝圣的人们络绎不绝。[1]
作者简介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