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曲澤洲(1914—1988),果樹學家、園藝教育家、棗樹專家。畢生致力於農業高等教育和果樹科學研究。主編了《果樹栽培學》等教材,編譯出版了《現代果樹科學》、《果樹環境論》等著作。他對中國的棗樹研究成績卓著,提出了棗樹起源於中國,酸棗為棗的原生種的論點。主編了《中國果樹志·棗樹卷》。

目錄

人物經歷

曲澤洲,1914年3月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農學院園藝系。同年,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研究生院學習,1938年6月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農學院、東北大學農學院任教。1949年後任河北農學院(1958年改為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主任、副教務長、教學實驗農場副場長、副校長、中國棗研究中心主任及北京農學院副院長等職。

曾任中國園藝學會理事,河北果樹學會理事長,北京市果樹學會理事長,中國農史學會顧問,農業部科委委員,農業出版社顧問,北京市政府果樹顧問團團長;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河北省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常委,河北省科委副主任、顧問,「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委員,「九三學社」農牧漁業部副主委、「九三學社」保定分社副主委等。1985年7月6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學術研究

曲澤洲早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就立志要研究中國的棗樹,並發表了「北京棗品種研究」等學術論文。半個世紀以來,他在棗樹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認識棗

曲澤洲在研究了大量古代文獻的基礎上,並經過多年的實際調查,發現酸棗的類型中均有介於酸棗與棗的中間型,果實比酸棗果大、核小、肉厚、味酸甜,如甜溜溜老虎眼、牛奶子、蓬蓬籽等過渡型酸棗品種。此外,他還分析了大量出土文物中發現的棘(酸棗)的果實和核。例如,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及湖北江陵西漢墓出土的標有棘的果實與核,根據現在的分類依據,其果形為卵圓形,核為紡錘形,先端有3—4毫米長的突尖,認為在2000多年以前,當時所稱的棘(酸棗)即是現在的栽培棗,說明當時的酸棗已開始向栽培棗演變了。古代從野生酸棗中逐級選優而演進為栽培棗。為證明這一推論,他帶領研究生對棗和酸棗的染色體、同工酶以及花粉進行了研究。結果證明酸棗的染色體數目、同工酶酶帶以及花粉的形態等均與棗近似,提出了酸棗為棗的原生種的論點。 曲澤洲認為,從植物區系及其起源看,酸棗本屬於稀樹草原樹種,屬於泛熱帶植物類型。山東臨朐發現了距今1200~1400萬年中新世酸棗葉化石,說明至少在1200萬年以前我國就有酸棗的分布。據《詩經》(公元前約10世紀)等文獻記載,我國棗的栽培歷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漢代棗的栽培已遍及我國南北各地。70年代在河南密縣莪溝北崗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碳化棗核和干棗,據14C測定其年代至少有7240±80年,說明我國早在7000年前就已採集利用棗果了。而羅馬時代塞坤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公元23~79)的《自然歷史》(Historia naturalis)中才始有棗的記載,這比我國古文獻棗的記載至少晚了10個世紀。另外,其他歐洲各國文獻也認為中國棗樹栽培最早,據此,曲澤洲提出棗起源於中國無可非議。

主編《中國棗樹志》

曲澤洲認為,果樹資源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從1950年開始,他就率領師生跋山涉水,調查河北省的果樹資源,並主編了《河北省果樹志》梨樹卷及蘋果卷。1959年,他為主編《中國棗樹志》,曾組織了由全國18個省市40多個單位參加的全國棗樹資源調查,並在1983年《中國棗樹志》審稿會上,對國內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品種進行了核對及澄清。根據對全國18個省市的調查,我國棗的品種為749個,並有近百個酸棗類型和品種。在此基礎上,由全國百餘名棗樹科技工作者參加編寫的《中國棗樹志》於1992年出版發行。作為《中國棗樹志》的主編,曲澤洲雖未能親眼見到該志書出版,但他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棗樹研究

從50年代開始,曲澤洲對棗樹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了多方面研究,他研究了棗樹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年周期的生長動態、棗的枝芽類型及棗樹的花芽分化。報道了棗樹花芽分化的特點為當年分化、多次分化和隨生長隨分化。在棗樹開花特性研究中,發現棗品種間的開花時間分晝開型和夜開型,棗的花粉發芽氣溫為24~26℃,相對空氣濕度在70%~80%,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有利於棗樹的授粉受精。調查了棗的座果率,認為棗花量大,但座果率低,增產潛力大。在棗的果實發育研究中,提出棗的果實發育分為迅速增長期、緩慢增長期及熟前增長期。研究了棗樹生長發育規律與環境條件的關係,認為棗為喜溫樹種,表現為萌芽晚、落葉早;棗樹抗旱耐澇、抗風,在pH值5.5~8.5的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長。研究了棗樹與光照的關係,提出棗為喜光樹種,在相同管理條件下,同齡品種間植株產量的構成決定於光合強度。通過對棗樹年齡時期的調查,他把棗樹的一生劃分為生長期、生長結果期、結果期、結果更新期和衰老期。棗樹的經濟壽命可達80~100年。通過對棗樹生長發育的研究,為棗樹的豐產栽培技術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栽培技術

自50年代起,曲澤洲就對棗樹的豐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研究,80年代又研究了棗樹的需肥需水規律,提出棗樹施肥的關鍵時期為秋季基肥及早春追肥,棗樹的需水臨界期為花期。通過對棗樹修剪反應的研究,提出了棗樹對修剪鈍感,修剪量要輕,冬夏結合修剪有利棗樹的豐產穩產。研究了提高棗樹座果率的技術措施,如花期噴赤黴素,適期「開甲」可提高座果率。在研究棗樹豐產栽培技術的基礎上,在「六五」和「七五」期間,他主持了「棗樹豐產林標準」的制定和「棗早實豐產技術的研究」等國家攻關項目,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培養人才

曲澤洲自1938年至1988年的半個世紀中,一直從事農業教育。他學識淵博,勇於實踐,始終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沒有自己的果樹專業教材,當時引用前蘇聯庫林金(И.И.КурЪЫИН)等編著的《果樹栽培學》為教學參考書,不太切合我國的生產實際。1959年,曲澤洲組織華北地區有關農業院校,編寫出了我國第一部高等農業院校教學參考書《果樹栽培學》,因教材理論聯繫實際,受到大專院校師生、科研和生產單位的好評,後改為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80年代,又由他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果樹栽培學總論》及《果樹栽培學各論》(北方本),使我國果樹專業有了全國的統一教材。教材充分反映了國內外科研生產的新成就。

教學科研

曲澤洲認為,農業教育必須面向生產、面向農村,脫離實際的教學培養不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人才。1950年,他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在河北農學院教學實驗農場建起了2000畝果園,成為教學生產實習及科學研究主要基地。他經常帶領青年教師和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結合生產進行教學。自1952年至1956年,他帶領師生進行資源調查,基本上摸清了河北省的果樹資源。在他擔任系主任期間,制訂的教學計劃中特別強調實踐性的教學環節,他經常深入到教學實習和生產實習現場,與學生、工人同吃同住。他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在果園一干就是十幾天,給廣大教師和學生樹立了榜樣。他謝世前一年,在訪問美國後回來的匯報中,他建議學校把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成果再提高一步,強調對大學生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多參加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他要求研究生和科研課題組對科研工作要嚴肅認真,尊重客觀實際,只有這樣,科研成果才有真實性,才能指導生產。他要求青年教師和學生,既要注意基礎理論學習,又要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在實踐中增長才幹。他教育青年教師和學生,要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曲澤洲在半個世紀的園藝教育工作中,培養了上千名大學生和十幾名研究生,不少人在教學、科研、生產以及行政管理中成為骨幹力量,其中李錫文成為中國植物唇形科、樟科權威,植物分類學家。曲澤洲晚年在兼任北京農學院副院長期間,為北京農學院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深入生產第一線

曲澤洲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為果樹生產服務,他走遍了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的山山水水,調查研究,指導果樹生產。1964年,他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邀請,前去考察果樹生產情況。在兩個月的時間裡,他跑遍了天山南北,先後到了烏魯木齊、庫爾勒、吐魯番、鄯善、阿克蘇、庫車、喀什、石河子、瑪納斯、奎屯、伊寧等地。每到一地他都要調查適宜的樹種、品種、栽植距離、水肥管理狀況、修剪反應、病蟲害種類等,最後寫出了3萬字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果樹生產考察報告,在樹種品種的發展、園地的選擇、栽培技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受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自治區領導的好評。

曲澤洲十分強調群眾觀點,每到一處,不辭辛苦先到現場調查研究,了解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群眾座談果樹生產情況,然後再有的放矢地進行講解。他語言樸素,深入淺出,深受群眾歡迎。1974年,定興縣舉辦果樹冬季修剪培訓班,請他講課,他利用兩天時間走遍了河北省定興縣的主要果產區,調查了解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他平易近人,熟悉群眾,無論在果園,還是在群眾的炕頭上,所到之處,均留下歡聲笑語。最後在南旺果園,他結合定興縣果樹冬剪中存在的問題講解應採取的措施,群眾一致反映:「說到我們心裡去了」。雖然僅有四天的技術培訓時間,但當他在返回學校時,廣大果農則依依不捨,夾道歡送。

曲澤洲晚年雖患心臟病等多種疾病,但他仍不辭辛苦,深入生產第一線。1979年,他隨農業部果樹考察團訪問日本。考察了日本的着色系富士的生產情況,並引進了日本的着色系紅富士,為我國蘋果品種的更新換代做出了貢獻。1986年到邢台地區考察果樹生產,途中因痔瘡發作大量便血,當地領導勸他就地休息,但他仍堅持工作,圓滿的完成了考察任務,使當地領導和科技幹部十分感動。他常常乘車往返于山區果園,道路顛簸,對於一個心臟病患者十分不利,同志們勸他少外出工作,他卻表示,為了事業,即便倒在工作崗位上也是值得的。直到他生命垂危的前夕,仍在病榻上堅持完成一部大型日英拉漢園藝大辭典的編纂工作,正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個人曲澤洲先生簡歷

1914年3月1日 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

1935年 北京大學農學院園藝系畢業。

1935—1938年 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研究生院攻讀生產園藝。

1938—1939年 遼寧省安東林科高級中學任教。

1939—1946年 任北京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946—1948年 任東北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949—1988年 任河北農學院教授、農學系主任、園藝系主任、副教務長、農場副場長、副校長等職。

1986—1988年 任河北農業大學中國棗研究中心主任,兼北京農學院副院長。

1988年6月13日 在北京逝世。

主要論著

1 曲澤洲.王永蕙.棗生物學特性觀察.河北園藝創刊號,1957.

2 曲澤洲.幾種山區果樹根系的研究.河北園藝,1958(1).

3 曲澤洲.棗樹豐產的基本經驗.中國果樹,1959.

4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上卷).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

5 曲澤洲主編.河北省果樹志(總論)(一)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

6 曲澤洲主編.河北省果樹志(梨)(二).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

7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下卷).各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60.

8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農學、植保專業教材).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9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果樹、果蔬專業教材,上冊).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10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果樹、果蔬專業教材,下冊).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11 曲澤洲.棗樹年輪的生長與年齡的關係.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2,1962.

12 曲澤洲.查霞娟.不同果樹和砧木抗澇性的初步觀察.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2,1962.

13 曲澤洲.王永蕙等.棗果實發育與細胞分裂和生長的關係.河北農業大學學報,(3):1,1963.

14 曲澤洲.王永蕙等.棗和桃等落葉果樹果實發育的研究,山地果樹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15 曲澤洲.我國古代棗樹栽培.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2,1963.

16 曲澤洲,王永蕙,周吉柱等.放射性同位素(32P)在棗樹體內的分布.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1,1963.

17 曲澤洲,王永蕙等.棗花芽分化觀察初報.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1,1963.

18 曲澤洲,張潤身,侯美榮.蘋果樹體內磷素營養運轉和分配的研究.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2,1963.

19 曲澤洲,楊文衡,李克志譯.果樹營養生理(日).北京:農業出版社,1964.

20 曲澤洲,王永蕙.桃生物學特性觀察.河北農業大學學報,(3):2,1965.

21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果樹專業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

22 曲澤洲,楊文衡等編譯.矮化栽培譯叢(專集).中國農科院情報所,1978.

23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實驗實習指導書.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24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果樹專業用)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25 曲澤洲主編,果樹栽培學各論(果樹專業用)北方本.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

26 曲澤洲,王永蕙等.棗花芽分化觀察.河北農業大學學報,(4):2,1981.

27 曲澤洲.日英漢園藝詞彙.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28 曲澤洲,王永蕙等.棗花芽分化觀察(第3版).河北農業大學學報,(5):4,1982.

29 曲澤洲,楊文衡等譯.現代果樹科學(英).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30 曲澤洲,馮學文譯.果樹環境論(日).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31 曲澤洲,劉汝誠譯.蘋果的研究(日).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32 曲澤洲主編.河北省果樹志(蘋果,三).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33 曲澤洲,王永蕙,呂增仁,閆桂軍.棗和酸棗染色體數目的觀察.園藝學報,(13):2,1986.

34 曲澤洲,王永蕙等.關於棗樹的起源問題——再談酸棗的演進和棗樹的起源問題.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35 曲澤洲,王永蕙,呂增仁,閆桂軍.棗和酸棗粗線期染色體形態的研究.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36 曲澤洲,王永蕙,張潤身,彭士琪.光照對棗樹生長結果的影響.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37 曲澤洲,王永蕙,張凝艷.用過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栽培棗和酸棗的親緣演化關係.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38 曲澤洲,彭士琪,周吉柱等.赤黴素、乙烯利及萘乙酸納對棗樹花蕾量的影響.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39 曲澤洲,王永蕙,劉孟軍.高等植物環核苷酸研究進展.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40 曲澤洲,李樹林.棗果實表面形態、結構與貯藏關係的初探.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校慶專刊(中國棗研究專輯),1987.

41 曲澤洲,陳四維.果樹生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2 曲澤洲,孫雲蔚主編.果樹種類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43 曲澤洲主編.北京果樹志.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44 曲澤洲,張建光,韓其謙編.英漢果樹學詞彙.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45 曲澤洲主編.《中國果樹志·棗樹卷》.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